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红楼之宠妃 > 第101节
  太子疑惑的看着曲风和,“去了他,还有纪老板,这才是真正的后起之秀,他可是将平化街的宅子给了瑞定,现如今那一整条街都是他的了!”
  “这能有什么。”曲风和道:“那宅子紧挨着王府,他也得敢住不是?关键是庆阳伯是五王爷的舅舅!”
  但是太子一想起庆阳伯那张老脸,还有他这两天腆着脸围前围后,觉得分外的恶心,厉声道:“此事莫要再提!况且父皇他……也不会答应的!”
  皇帝的确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
  只是看着太子的眼神是既伤心又失望,太子想起那天夜里在养心殿,皇帝语重心长的宽慰,他强行压下心里的不安,道:“不过离间了他们舅甥两个,也算是大功一件了。”
  庆阳伯此时正在伯爵府里偷着乐,要说早现年他们的确是混迹于市井之中的,自打妹妹当了皇妃,他便将早年那副略显得无赖的嘴脸收了起来。
  原想着这辈子就要顶着道貌岸然的面具过下去了,哪知道居然还能无赖一回,还是用在太子身上。
  以及借着这个机会拖后腿的儿子,还有看不顺眼的下人们都轰了出去,表面上又降低了不少人对他的机会,庆阳伯的心情简直不能再好了。
  瑞定也很是开心,平化街的宅子正式落在了他手里,舅舅也转入地下。
  况且求娶的姿态也已经摆了出来,现在最纠结的,便是太子了吧。
  至于皇帝,孤零零坐在养心殿里叹了口气,“他究竟是一开始就想将女儿许给庆阳伯,还是……中间有人动了手脚。”
  皇帝身边只跟着进忠一个人,他半低着头,小声道:“太子……想来一开始看上的应该是庆阳伯的庶子吧。”
  “朕也觉得他不敢。”皇帝缓缓道:“但是这事儿不管是不是有人动了手脚,太子递上来给朕的东西,连检查一遍都不肯,若是将来……”
  进忠一震,身子往后退了半步,陷入了布帷的阴影中。
  转眼便是九月初八了。
  下午,吴妃拿了东西去了虞嫔宫里。
  “就是这个?”虞嫔看着吴妃手上两块枯枝模样的东西,问道。
  吴妃嗯了一声,“瓜熟蒂落,这便是熟透了的瓜蒂。用这个催产比那些个药材要安全的多,宫里的人用的多半都是这个。”
  虞嫔看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翠萱,去端一碗滚烫的水来。”
  等到开水端来,虞嫔将瓜蒂放在滚水中,不过一盅茶的功夫,这水便成了黄绿色的清汤。
  吴妃将瓜蒂捞出,虞嫔等到水放凉,一口喝了下去。
  又是小半个时辰过去,虞嫔“诶呦”一声,一把抓住吴妃,“我的身家性命,全部托付给姐姐了!”
  吴妃反手将她牢牢握住,“又夏,去请陛下,说是虞嫔娘娘发动了;翠萱,你先去安排产婆,东西准备好之后,再去请皇后!记得!皇后一定不能比陛下先到!”
  吴妃一条条吩咐着,虞嫔见她沉着冷静,也渐渐安下心来没那么紧张了,又喝了一碗人参鸡汤,这才由宫女搀扶着进了产房。
  不多时,皇帝到了。
  吴妃迎了上去,笑道:“恭喜陛下,宫里又要添丁进口了。”
  皇帝大笑两声,转眼又是满脸的担忧,道:“虞嫔……在里面可好?”
  “放心吧。”吴妃笑道:“方才是说着说着话发动的,臣妾看她一点都不慌张,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小子出来的。”说完她又指指桌上的空碗,道:“又喝了一碗人参鸡汤,连肉都捞干净了。力气足着呢。”
  皇帝嗯了一声,放心坐了下来,“等孩子生下来,朕重重有赏!”
  吴妃也在皇帝下首坐下,道:“那臣妾就先道一声谢了。守着虞嫔等到她生了再走。”
  又说了没几句,皇后带着翠竹也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老的嬷嬷。
  “陛下,”皇后行了礼,道:“这是坤宁宫里早就备下的接生嬷嬷。”说完她一使眼色,两人就要往里走。
  吴妃急忙起身,道:“多谢皇后娘娘关心,只是里面已经有了两个嬷嬷了,一来人太多站不开,二来这一进去还得说一通才能上手,到让虞嫔心里不安了。”
  皇后瞪了一眼,正想发作,听见皇帝道:“不过,吴妃说得很是有道理,里面那两个嬷嬷是吴妃一早就准备好伺候虞嫔生产的,在永寿宫里也住了两个月了,皇后不必多事了。”
  吴妃冲着皇后一笑。
  皇后咽了咽苦水,又道:“这两位嬷嬷很是有经验。”
  这时内殿里传来虞嫔的尖叫,几人一颤。
  皇帝沉下脸,“她们手上过的死婴怕是活婴都多吧。进忠,你去太医院宣两个太医过来备着。”
  “皇后,朕记得你过年的时候说过,若是关于瑞定的流言出去一丝,你便自请封宫!”
  皇后一张脸涨个通红。
  “你虽忘了,朕还没忘!还不快滚回你的坤宁宫去!”
  皇后一阵哆嗦,几乎都要站不稳了,一头的金钗玉簪响来响去。翠竹急忙将皇后扶住,告了罪又和两个嬷嬷一起将人扶了出去。
  只是正如吴妃所料,头胎生的没那么容易,一直等到三更时分,孩子还没下来。
  “陛下,要么您先去歇歇,有臣妾在这儿看着,还有两位太医。”吴妃缓声轻语劝道:“若是您还不放心,便留了进忠在这儿,有了消息便去告诉您。”
  皇帝想起明天早上是上朝日,又嘱咐两句,这才心有不甘离开了。
  第二天是重阳节,皇宫里也有登高望远的传统。
  眼看着早朝上的政务就要议完了,太子踌躇满志,笑容满面的就等着皇帝说派他去西山登顶,祭祀烧香了。
  “今日是重阳佳节。”皇帝坐在位置最高的龙椅之上,将下面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太子一喜,心说终于到了。
  “素有登高远眺之习俗。”皇帝说了第二句,太子已经踏了半步出来。
  “朕年事已高,往年都是太子替朕上西山。”
  听到这句话,太子脸上的表情僵了。
  但是其他的几个皇子,脸上或多或少都是不敢相信的神情。
  “朕想了想,今年便让他们几个成年的兄弟一块去吧。”
  “瑞永、瑞清、瑞明、瑞启。”皇帝一个个点名,“还有瑞定,虽然你离及冠还有两月,不过一直沉着冷静,可堪大用,这次便跟着一起去吧。”
  被点到的几名皇子一一出列,除了太子脸上灰败,其他人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只是看着瑞定脸上的表情……略略带了几分嫉妒。
  沉着冷静倒不是什么特别的词语,但是可堪大用……
  几名皇子,特别是太子,看瑞定的眼神是越发的微妙了。
  只是差事还要办,几人领了圣旨,一起出宫了。
  西山在京郊,又是座不高的小山,一来一回天还没黑,几人回到宫里复命,却没见到皇帝。
  乾清宫的新近小太监海忠笑眯眯的等着他们。
  “虞嫔娘娘今日给陛下添了一位公主,陛下去后宫了,交待几位王爷先行离去便是。”
  众人一愣。
  太子很是惋惜的叹了口气,瑞定却如释重负松了口气。
  跟几位哥哥一一告辞,瑞定回头所,一路上,他想着皇帝今日的这个举动,在明面上太子的胜算是越发的小,还有自己几个哥哥,动作怕是要越来越多。
  皇帝已经快要六十了,不管成与不成便是这两年的事情,要么在他死之前争圣心,要么在他死之后夺帝位,总之从这个重阳节开始,在皇帝诚心的暗示下,京城的水怕是要愈发的浑浊了。
  还有他的三哥和四哥,现在看起来好的跟一个人似的,但是皇位只有一个,龙椅上也只能坐一个,真到了关键时刻,他们还能保持这么友好的关系吗?
  瑞定叹了口气,等到将黛玉送回扬州,他也要心无旁骛的投入这场争夺皇位之战了。
  第89章 089
  过了没两日黛玉又被淑宁接去游玩,贾府众人看在眼里,心思各异。
  几个年轻的姑娘基本都是羡慕多一些,毕竟她们能出门的机会是少之又少,一年下来怕是也出去不去一次。
  而黛玉,光九月一个月里,已经出去两次了。
  这一天,黛玉又是去了公主府。去的时候一辆马车接,回来便是两辆马车送了,大包小包的东西,纵使她屋里四五个婆子,还有二门上的婆子跟着一起拎,也是来回两趟才清干净。
  贾母那边刚吃完饭,一家子坐在花厅里吃茶聊天,黛玉进去请了安,便回屋了。
  她倒是投了个好胎!王夫人心里暗暗咒着,只是看见贾母递过来一个警告的眼神,不免收了脸上表情,又恢复了往日慈眉善目的菩萨模样。
  “公主还真是喜欢她。”宝钗笑道,随着黛玉定亲,宫里又是几次三番的请她,颦儿二字再没在她嘴里出现过。
  贾母笑的很是满意,“她生的好,嫁的也好。”
  “可不是,王府就在咱们后头一条街上,将来回来看您也方便。”王熙凤休养了一月,身子已经好了许多,只是贾母体恤她,不叫她伺候吃晚饭了。
  贾母扫了一圈,宝钗眼里满是算计,湘云眼里呢,怕是嫉妒夹杂了一点点心酸,还有自家的三个姑娘。
  迎春除了艳羡看不出什么来,探春看着黛玉的背影,眼神里慢慢的争强好胜,还有惜春,嘴角微微翘起,打量着坐在她对面的宝钗。
  贾母笑了两声,“你们几个跟她年纪相仿,闺阁里的姐妹,要好好相处。”
  几人齐齐答应了。
  王夫人脸上又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表情。
  宝玉略有惆怅的叹了口气,“林妹妹快要出门子了。”
  黛玉回了屋,雪雁带人去收拾东西,紫鹃端了热茶上来,笑道:“姑娘暖暖身子。”
  黛玉接了茶,抿了两口,听见紫鹃道:“姑娘,您不在这两天,两个姑姑要了钥匙开了箱笼,整理东西去了。”
  “嗯。”黛玉表示知道了,继续喝茶。
  紫鹃又道:“两个姑姑毕竟是宫里娘娘赏的人,在咱们家里养着供着便是,现如今她们开始做事了,到让我们有些不安里。”
  黛玉放下茶杯,道:“她们即是宫里的人,你也知道要敬着她们,由她们去吧。况且不过是些衣服等物,横竖没她们两个的时候,这一摊子也不归你管,你当好你的差便是。”
  紫鹃脸色一变,言语里立即有了哭意,“姑娘可是闹了我。”
  “你这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黛玉冷冷的反问道:“早先你在老太太身边伺候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不成?”
  紫鹃立即止了哭声,只是还时不时的啜泣两声。
  黛玉微微皱了皱眉头,“公主今儿赏的点心,说是南边来人做的,味道怪怪的,我不爱吃那个,你带了人,去给姐妹们,还有宝玉送去。”
  紫鹃脆生生的答应了,黛玉又道:“洗了脸才去。”
  等到紫鹃出门,雪雁悄无声息的进来。
  “姑娘,东西收拾好了。”
  黛玉点头,“你带着两个姑姑继续整理东西去。我穿过的衣服,用过的手帕被褥全部带走,这府上给我的没裁剪过的新布料全都留下,这两年贾府给置办的东西,能留下的都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