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爽原本并不想去朝中任职,而当时的文太守害怕得罪董卓,招致董卓派兵来伐,所以便以荀家族人的安全为要挟,逼迫荀爽入京。
没成想接下来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荀爽也被迫跟随朝廷到了长安,就此死在了长安,临死也无一个族人在他的身边。
于是荀家上下闻听这个消息之后,顿时悲声大起,荀衢这个家主,也哭的是泣不成声,而荀彧、荀攸,也都垂泪不已,李琛看着这一幕,也不由得感到十分心酸,毕竟他现在也算是荀家的女婿了,一个女婿半个儿嘛!
所以在听闻这些消息之后,李琛和荀家众人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为董卓这个老匹夫伏诛感到高兴,一方面又为荀爽之死感到悲痛,于是李琛下令护兵们帮忙,先在荀家搭建起荀爽的灵堂,派人去将荀爽去世的消息传开,供各方故交好友以及各地豫州境内的士人前来祭奠。
但是荀家对于荀爽死于长安,却不能落叶归根感到很难过,于是李琛便又答应,会想办法把荀爽的遗体迎回颍阴,葬于荀氏的祖坟之中,这件事交给他了。
当这些事情安排过之后,李琛和荀彧以及荀攸再次坐下,先吩咐重赏了千里迢迢回来报信的这个细作,为其记功一次,他日再从长安归来,起步授其六百石吏。
另外李琛命他回到长安,告知任博,联络钟繇等各方名士,想一切办法,疏通关系,尽最大努力将荀爽的遗体运回颍川,至于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在所不惜!
再有让任博安排好长安的事情之后,随行一起回来,他另有重用任博之处。
送走那个长安的细作之后,李琛坐下和荀彧以及荀攸讨论关内的局势,现如今王允和吕布执掌朝纲,接下来会否还政于皇帝刘协,关中局势接下来该如何发展。
对此荀彧和荀攸都看的不是太清楚,因为毕竟他们对关中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他们认为接下来一旦王允和吕布稳定住关中局势之后,王允是有可能还政于现如今的皇帝刘协的。
而且他们还在考虑,一旦王允和吕布还政于刘协之后,各方势力接下来该如何面对长安的朝廷呢?
李琛摇头道:“你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吕布乃是匹夫也!此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乃小人也!
王允虽然主政,但是吕布却掌兵,接下来即便是王允可以掌握朝权,稳定住关内局势,那么接下来也必将和吕布有一场争斗!还政于当今圣上,恐怕是遥遥无期!所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件事!
而且我以为,现如今关中局势绝不可能很快稳定下来,董卓被杀,反倒是可能导致关中局势更加混乱。
因为董卓死的时候,其手下大将多统兵在外,其女婿牛辅、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各自领兵在外,这些人皆乃是董卓手下的骄兵悍将。
现如今董卓一死,他们又岂能善罢甘休?接下来必将起兵围攻长安,且不说王允和吕布能否执掌朝政,恐怕接下来能不能守住长安城,都是未知数!所以短时间之内,还政于当今圣上,根本不可能!
不瞒文若、公达你们,当今圣上登基,名不正言不顺,乃是董贼弑杀少帝,扶其登基,故此各方群雄,根本不承认当今长安的圣上,又何来遵从圣谕?”
荀彧和荀攸听罢之后,荀彧沉默了半晌,心不由得又沉了下来,荀彧自始至终是忠于汉室的,他历史上之所以辅佐曹操,也是想要借助曹操之力,重振汉室朝纲,始终不愿意接受曹家篡国。
而现在荀彧投效于他李琛,同样也是怀着这个目的,起初刚听闻董卓被杀的消息之后,他还很有些高兴,以为这一下有希望汉室重振了,但是听了李琛这番话之后,他意识到李琛的分析不错,在这方面,李琛可能获得的消息多,故此判断肯定要比他和荀攸的判断要准确。
李琛说的一点不错,一是当今圣上登基是名不正言不顺,乃是董卓擅行废立之事,废刘辩而立的刘协,董卓事后更是弑杀了少帝刘辩,所以刘协这个皇帝,现如今并不为天下人所接受。
而且现在各方群雄纷纷割据一方,刘焉据益州、刘表据荆州、袁绍据冀州、曹操据兖州、李琛据豫州、陶谦据徐州、还有刘虞和公孙瓒占据着幽州。
大家伙各自玩儿各自的,在自己的地盘上一个人说了算,凭什么还要听朝廷的?所以眼下即便是王允和吕布老老实实的还政于刘协,恐怕各地诸侯也不会轻易听从刘协的圣谕的。
更何况如果按照李琛所言,接下来关中绝对不会太平,只怕未来一段时间,关中会战火纷飞,长安城可能还要再遭兵祸。
于是荀彧便沉默不言了,倒是荀攸点头道:“主公所言极是,如果这样的话,未来长安的朝廷肯定还会有变数,我们不妨静观其变!”
李琛在安置过荀爽的事情之后,也不能一直呆在荀家,于是便让荀彧和荀攸先在家中处理荀爽的事情,而他趁着来颍川一趟,去了阳城转了一圈。
阳城现如今乃是李琛最为重视的铁官,在初平三年初,李琛宣布了重新盐铁专卖,规定盐铁皆由官府管制,私人不得插手盐铁买卖,一旦发现私贩盐铁,则必将重处。
而他也主动将李家的盐铁买卖归到了官府管辖之中,设立了沛国铁官和颍川铁官,沛国铁官主要铁矿石来源于相县和陈国的砀县交界一带,但是铁矿石品位不高,而且铁矿的蕴藏量也比较小,开采相对比较困难,故此产量也不算高。
但是阳城铁官方面,铁矿蕴藏量较大,而且开采相对比较容易,关键是铁矿的品位比较高,含铁量高,故此自先秦之前,这里就成为了周边一带除了南阳宛城铁官之外,豫州一带最重要的铁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