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然后毫不拖泥带水的告辞离开。
  武定侯看着他离开的方向好一会儿,才意味深长的对常随道:我这个便宜儿子,可真是不简单呐!
  常随恭敬的低头不敢出声。
  武定侯随意挥手:你就替我走一趟,把玉佩和话带给他。
  常随领命出去了。
  厉怀安正因为韩飞阳的过门而不入而气愤,就突然接到常随送来的玉佩和韩飞阳的话,顿时惊得魂飞天外。
  玉佩上的附带的光环已经没有了,完成了一块普通又低劣的玉佩,再加上韩飞阳所说的那句话,说明韩飞阳已经彻底摆脱了光环的影响!
  厉怀安又惊又怒,浑身忍不住的颤抖:系统,我们该怎么办?
  没想到系统比他还要愤怒:玉佩上的光环根本不是韩飞阳破除的!是谁?肯定是那个人!他接触了到了韩飞阳,然后帮韩飞阳解除了光环的影响!
  厉怀安愣了愣,才想起系统说的那个人是谁,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又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坏我好事!我一定要把他挫骨扬灰!
  金陵,官场上的贪官污吏被肃清之后,萧承轩迅速提拔了一批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官员,皇帝也派来了自己的人来接管金陵这个烂摊子。
  萧承宇想从中插一手,安排自己的人进去,然后又被路归元给吓得龟缩在房里不敢出门,眼睁睁的错过了插手的好时机。
  萧承宇越发的肯定,自己会见鬼绝对和萧承轩既然有关!可偏偏任他怎么寻找都没有找到任何的蛛丝马迹,反而让所有的人越发觉得他神经兮兮的。
  金陵的官场稳定下来后,便是对种植之法的大力推广,老百姓们都听说了青石县的大丰收,听到是九皇子和明月公子亲自来推广种田之法,顿时个个欢欣鼓舞,更加的卖力干活了。
  眼看所有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待来年春耕前将良种送到,分发给百姓们耕种,萧承轩和厉怀明都觉得金陵的事情也差不多结束,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其他人都唯他们两人马首是瞻,没有不赞同的,萧承宇一人的意见无需考虑。
  然后一群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金陵,厉怀明还带走了胡康平和胡康乐两兄弟。
  胡康平以后是要考进士做官的,现在跟着他们正好可以积累经验。而胡康乐一直都有参军建功立业的想法,跟在萧承轩的身边,对他更有好处。
  萧承轩早就眼馋胡家这两兄弟了,对此一点都没有反对,还很乐意把一些重要事情吩咐给他们去做。
  胡嬷嬷则继续留在金陵经营纺织作坊分店,还得到了邵宁来信的同意,把纺织作坊同意命名为永宁纺织作坊。
  也许是因为在金陵开了个头,也或许是因为贪官污吏实在太多了,以至让他们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发现贪官的存在。
  然后按照老规矩,把三皇子推出去参加官员们为他们举办的接风宴吸引住所有官员的视线,路归元暗中搜查证据。
  一旦证据搜查到手,厉怀明整理证据,胡康平和胡康乐带人去寻找证人,救出受害者,王副将带人去封锁知府衙门和各个涉案官员的府邸,萧承轩带着禁卫军冲进宴席上捉人。
  从头到尾,萧承宇都是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对上被抓官员愤怒的视线,才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明白了这完全是金陵事件的重演,立即愤怒的就要去找萧承轩理论。
  不料萧承轩先发制人,高兴的对他道:三哥放心,我们已经找到了所有证据,罪证确凿,辩无可辩!果然还是三哥的办法好,否则我们也不能那么快找到全部的证据!父皇若是知道了,一定会大大嘉奖三哥,三哥封王指日可待了!
  被抓的官员中有不少是投靠了三皇子的,闻言都不可思议的看向萧承宇:你竟然为了能封王而出卖跟随自己的官员?莫不是疯了?
  萧承宇:他做什么了?他明明什么都没来得及做!
  然而萧承轩这口锅扣得非常结实,任他如何掀都掀不开。
  事情传回京城,萧承轩依然是不留余力的在折子里称赞萧承宇的功劳。满朝皆惊,又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第一次萧承轩这样不留余力的称赞,众人只会认为他是因为没法将萧承宇彻底拉下台,于是以退为进,在皇帝面前表现得兄友弟恭,踩着三皇子上位。
  可第二次也是一样的发展,众人就有些狐疑了,上一次已经把大功劳让给了三皇子,这一次怎么说也该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一些吧?
  可九皇子还是把大部分功劳往三皇子身上推,怎么看都不像是聪明人会干的事,难道他还是在故布疑阵?又或者九皇子其实说的是真的?
  最后一个答案不敢想,尤其是跟随三皇子一派的人,若九皇子说的是真的,那他们跟随的究竟是怎么一个主子?
  简直细思极恐!
  所谓有一有二,自然就有三。
  随着三皇子等人查出一个又一个地方的贪污案,整个大齐都震惊了,他们震惊的并不是原来贪官那么多,而是三皇子几人难道不是去宣传推广种田之法的吗?怎么干起御史台和巡抚的活来了?
  因为萧承轩让人刻意宣传,三皇子还真在民间有了个獬豸化身的称号,所到之处所有贪官污吏无不现形。
  听说还有老百姓为三皇子建立庙宇,乞求他能来到他们所在的县府,将压在他们头上喝血吃肉的贪官都抓走。
  萧承宇完全没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收获众多民心,心情简直一言难尽。
  各个地方的贪官人人自危,听到三皇子的名号就吓得瑟瑟发抖,生怕他下一刻就出现了在他们所在的县府。
  尤其是三皇子一系的人,异常的愤怒恐惧,三皇子这是自己拿了好处,转过身就要拿他们这些为他卖命的人换取功劳!若是现在还能改投门庭,他们恨不得立即换个主子跟随。
  皇后先一步察觉情况不对,派出大量的死士和人手安排出去,还动用了不少杨家的人手去给萧承宇扫尾。
  还有人先萧承宇等人一步到达他们要去的地方,通知警告那些有猫腻的官员,藏好自己的尾巴。若是被抓住了,也不要乱说话,否则全家乃至全族的性命不保。
  这也是萧承宇明明牵涉其中拿了好处却一直没有被牵连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便是他没有直接沾手,都是吩咐下面的人去办的,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形式的证据。
  想要推脱起来,也非常简单。
  不过就算有皇后的人先一步过去提醒,一众官员也对包括三皇子在内的萧承轩等人提高警惕,可不管他们把证据藏在哪里,甚至是全部烧掉毁掉,还是被萧承轩等人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找到了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摸出了一大串。
  皇后和三皇子还损失了大量人手。
  他们做的那些防备也就是给萧承轩等人增添了一些麻烦,拖延了一点时间而已。
  有贪官不愿坐以待毙,勾结山匪想要弄死他们,首要目标是弄死有獬豸化身称号的三皇子。理所当然的成了送上门的肉包子,其他人都没有手上,胡康乐还在剿匪中立了大功。
  只有三皇子被刺杀他的那个哥儿吓得不清,好不容易克服了对美人的恐惧想要让身心愉悦一下,没想到快到关键时刻,美人没有变成鬼却是从一副里逃出一把匕首(真匕首),差点在他心口上捅了个洞!
  他感觉都要对那事有心里阴影了!
  地方上的大案一件接一件的传回京城,京中不少官员受到了牵连。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站出来参是萧承轩等人一本,斥责他们擅离职守,明明是去推广种田之法的,却干起了督察地方官的活来,请圣上斥责三皇子和九皇子,勒令他们回归本职,莫要舍本逐末。
  皇帝听完后,声音幽幽的:说起来,督查地方官员本就是御史台的职责。若非两位皇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查处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朕还以为天下海晏河清,没有贪官污吏,所以御史台才有那么多闲心去管朕今天吃了几块点心,吃了几顿饭,在哪个嫔妃里多宿了几夜,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御史台:
  众御史纷纷将愤怒的目光投向那位官员,明明这段日子他们已经尽可能的龟缩起来,就是怕皇帝突然想起这一茬,来问他们失职之罪。偏偏这厮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位官员被一众御史台的官员瞪得冷汗直冒,还是强撑着胆子高声道:还请陛下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故意包庇两为皇子放任他们胡做非为。
  皇帝脸色一沉,你竟然认为查处贪官污吏,为百姓请命是胡作非为?那在你眼里什么才是正事?视而不见还是和你一样同流合污?
  那位官员被吓得扑通一下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喊冤枉,说自己绝对没有同流合污。
  皇帝已经懒得再听他多说,挥手让侍卫将这人压下去交给刑部,勒令刑部的人必须查明这人做过的所有违法事迹。
  在场官员少有能做到完完全全清清白白的,只不过都是装作不知道而已,完全经不起查。
  众人一听皇帝这么吩咐,就知道这个人是彻底完了。不过也没有人同情他,谁让这个人太过愚蠢,被人怂恿几句就自己跳出来给人当枪使了。
  皇帝从龙椅上站起来,冷眼扫视底下垂头不敢跟他对视的百官,将他们脸上的神情一一收尽在眼里,冰冷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上:希望诸卿明白,朕的两个儿子乃是我大齐的皇子,查处贪官污吏,为百姓请命,是他们能做,也是他们该做的!
  他们离开了京城,便是以钦差的身份,代朕巡视大齐江山!推广种田之法固然重要,清理地方贪官污吏也同样重要!此次他们两人皆立下了大功,待他们回京,朕便会为他们封王。
  底下官员纷纷高呼陛下圣明,然而心思却是各异,三皇子能封王,他们一点都不惊讶,但皇家历代从来没有未彻底消除孕痣就被封王的,萧承轩会被封王,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三皇子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甚至有有不少人更看好萧承轩,至少萧承轩没有三皇子那么坑,为了能够凑够封王的功劳,连给自己卖命的属下都能卖。
  散朝的时候,不少大臣去恭贺武定侯,虽然皇帝没有直接称赞厉怀明,但厉怀明是和两位皇子一起办事的,其中的功劳肯定少不了,皇帝心里跟明镜一样。
  杨宰相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此时见武定侯春风得意,忍住上去讽刺道:武定侯果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不过可惜了你的另一个儿子,如果没有被兄长代替了嫡子之位,不知是否也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武定侯眼神古怪的看着他,看得他心里毛毛的,才听武定侯意味深长的道:杨相的儿子也不差,三少爷和顺亲王一样有福态,生出的儿子更是了不得。
  杨宰相的第三个儿子没什么大的本事,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吃得和顺亲王一样胖,有时候还会被人从背影上误认为是顺亲王。
  他还常常为此沾沾仔细,说和顺亲王有缘,和顺亲王常常一起去喝酒作乐。
  杨宰相见武定侯语气古怪,话里还暗含了其他意思,心中一沉,他是什么意思?暗示什么?还是说他发现了什么?
  不过武定侯可没闲心解答他的疑问,已经晃悠悠的跟其他官员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后宫的皇后听到消息,气得摔碎了一地的瓷器,当即写信去训斥三皇子,骂他他鼠目寸光,舍本逐末,竟然为了一个王位放弃了底下一众支持他的官员。
  萧承宇简直是有苦难言,现在就连母后都不相信他了。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很快又是一年的秋收,大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就算是在土地最贫瘠的地方,用了厉怀明提供的番薯土豆,和种植方法,也能每亩地至少有五百斤的收成。
  其中丰收的新品种非常多,就包括了番薯土豆花生和高产的棉花等常用的农作物。
  皇帝龙颜大悦,大手一挥,让人向民间征收一大批棉花制作棉袄送去前线给镇守北境的镇北军。
  高产的棉花和提高了几十倍的纺织机相结合,能快速产出大量的布匹棉袄,布料的价格一降再降,再穷的百姓也能拿出钱来买上一匹布给自己做一身体面的衣服,再也不用衣不蔽体。
  再加上高产量的粮食,百姓们终于可以丰衣足食,普天同庆。
  厉怀明一行人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全国百姓发自心里的感激。
  厉怀明收获了农神的称号,还有不少人给他建了庙宇。
  萧承的轩仁义和善体恤民意深入人心,成为了众人心中皇子的模范,尤其他和厉怀明合作默契,更被人传出有明君能臣的君臣相得之象。都称颂萧承轩为麒麟皇子。
  萧承宇也被称为獬豸皇子,传说中獬豸乃是以惩恶扬善为己任,能辨忠奸,专吃贪官污吏的神兽。
  萧承宇在这一年里,因为路归元的阻止,对种植方面没法参与多少,反而是因为萧承轩的积极宣传,给他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能辨忠奸,严惩贪官污吏的正直形象,跟传说中的神兽獬豸的品质非常相似。
  萧承宇得知百姓给他起了这么个称号的时候,气得想要冲过去把百姓们给他建立的獬豸皇子庙给拆个稀巴烂。
  凭什么萧承轩一个哥儿就能得到麒麟的称号,他堂堂皇后嫡出,还是长子,却只能得个獬豸的称号?
  明眼人只要一听这两个称号,就知道百姓心中最属意的皇位继承人是谁,自古只听说过麒麟是百兽之王,而獬豸,就算是神兽,也得匍匐在麒麟之下。
  还是他的那些幕僚将他拦住了,开玩笑,牺牲了那么多自己人,才得来的这么点民心,三皇子要是这个时候冲出去把那些庙都给拆了,岂不是在告诉天下百姓,他们误以为的獬豸皇子其实是个残酷暴戾的皇子?
  那就等于所有的牺牲都白费了
  第69章
  在八月中秋左右,路归元和胡康平也去参加了乡试,路归元顺利的拿到了解元,胡康平也进步神速,考上了前十名。
  这一次乡试,厉怀明认为路家庄的几个小子水平还不够,都压着他们让他们参加下一次乡试,因此没有像考秀才试那样,有好几个举人出自路家庄,也就没有造成什么轰动。
  可以说天下人都知道厉怀明,却少有人知道厉怀明的夫君是个举人。
  厉怀明闲暇之余还没忘了用糊涂小生的笔名继续写画本。有路归元提供全是各种男女主配角的套路,厉怀明可谓是灵感爆发,写出了不少一波三折,情节非常吸引人的励志话本。
  话本中的主人公都是深陷困境的哥儿女子,然后靠着自己的坚强聪慧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有主角是遭到夫家刁难虐待的哥儿和女子,厉怀明在话本里详细写了这些哥儿女子怎么快刀斩乱麻,彻底摆脱或者逃离夫家,在被娘家抛弃或者是没有娘家可以投奔的情况下,一个人坚强的活下去,怎么样顺利避开或应对各种麻烦和危险,然后用某些发家致富小知识,赚到银钱,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最后或者是嫁了个很好的夫婿,又或者是自己发家致富,赚了大笔钱,然后收养了许多的干儿子干女儿,这些干儿子干女儿都很孝顺给他(她)养老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