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奇幻玄幻 > 大唐捉妖司 > 大唐捉妖司 第259节
  一个禁军侍卫引着,马车缓缓朝着御书房的方向驶去,来到大殿近前,马车停下。
  周泽先一步下车,随后宁王跟着下来,不远处的台阶上,陆久已经得到消息,走下台阶,一脸的笑容,能感觉到他真的很激动,不过在努力克制。
  “老奴给宁王殿下请安,多年不见,殿下可安好?”
  宁王虚扶一把,这个陆久对他一直很照顾,不是那种流于表面的照顾,而是护着他几次,让他免受太子的刁难,躲过责罚,虽然已经时隔多年,宁王还是记得这份好。
  “多谢久公公挂怀,本王还好,看着久公公跟十几年前没有什么变化,身子骨不错,这我就放心了,御书房可还有旁人?”
  陆久笑了,脸上的褶子都笑的开了,地上吩咐人将宁王的车马牵走,这才躬身说道。
  “多谢殿下担心。”
  说着,人已经凑到宁王身前,声音压得极低,语速也不似之前那样慢悠悠地,快速说道:
  “张天师在里面,正说起月牙谷一案调查的细节,圣人震怒,老奴觉得这个时候进去正合适,怕是晚些会让太子他们过来问询。”
  宁王没废话,而是感激地朝着陆久微微欠身,这一句已经说了太多信息,能让张天师主动来御书房,至少是有真凭实据了。
  而且一会儿要找太子,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陆久一辈子在老皇帝身边才能感知到的,宁王带着笑容,看了一眼老徐。
  “周泽跟本王进去吧,老徐在外面等一下。”
  听到这个名字陆久一怔,不禁多看了周泽两眼,他已经想起来这个周泽是谁了,能被宁王带着入京,已经说明一切。
  “原来是周将军家的三子,老奴眼拙了。”
  能知晓原主的父亲,周泽微微一愣,赶紧朝着陆久躬身施礼,完全是晚辈的礼数。
  “久公公能记着家父,小子感动,不知久公公跟父亲是旧识,请久公公恕罪。”
  陆久摆摆手,看向周泽的目光没有了那份笑容,反而似乎有着感慨。
  “不错,不错,周将军也能瞑目了。”
  陆久说完,看了一眼老徐。
  老徐一张冰块脸,没有什么废话,微微颔首站在御书房门前,旁边的小太监赶紧给让开一个位置,他脸上不悲不喜,陆久不禁多看了两眼。
  似乎想到什么,不过没说什么,直接引着宁王进入御书房,刚一进来,就听到老皇帝的吼声。
  “......他怎么敢?”
  随着怒吼,一阵东西砸落的声音响起,御书案上的东西,被砸的到处都是,周泽跨过地上的折子,跟在宁王身后,一起走到近前。
  张天师只是垂着头,没有多说,不过将身子侧过去,毕竟感知到门口的一切。
  陆久快步跑到老皇帝近前,顺路将地上的奏折都捡起来,放在御书案上,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圣人快看看谁来,是宁王殿下啊,您不是一直念叨来着?”
  周泽微微垂下头,忍着笑,这个陆久公公是真的厉害,一句话提醒了老皇帝自己儿子来了,该收一收脾气,还说了名字至少别认错人。
  老皇帝抬眼,正好看到宁王跪拜施礼,微微眯起眼歪着头,似乎对眼前的人十分陌生。
  “儿臣参见父皇!”
  老皇帝摆摆手,又觉得这个动作似乎有些淡漠,赶紧起身,走到宁王近前,将人拉起来,上下仔细看了看。
  “十几年了,转眼珏儿已经离宫十几年了,你愈发像你母妃。”
  周泽赶紧偷着看向宁王,还好宁王倒是没什么过多的表情,只是微微垂头,而后面的张天师目光却没有离开宁王。
  这个发现,让周泽微微一怔,张天师对二皇子虽然也很尊重,不过只是对皇子的那种尊重,而刚刚看宁王的目光不一样,似乎带点儿别的情绪。
  “父皇还是没变,跟十几年前一模一样。”
  周泽明白宁王的一语双关,不过老皇帝却仰头大笑,双手拍拍宁王的手臂,转身回到座位,赶紧朝着陆久摆手。
  “陆伴伴愣着作甚,赶紧赐座!”
  陆久赶紧安排,小太监进来,将地上清理干净,随后摆上三张椅子,周泽有些犯难,刚刚只是跟着宁王跪拜了一下,这会儿要赐座,真的有些不自在。
  见周泽没坐,宁王赶紧躬身介绍道:
  “父皇,这位是我南屏道泸州刺史周泽,之前儿臣抵抗西周的那次大战,就是周刺史的功劳,之后更是救了儿臣一次,正巧要进京跟工部商议沱江防洪堤坝的事宜,就一起进京了。”
  老皇帝努力在搜索记忆,这个名字听着耳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
  “周泽?似乎有些耳熟?”
  陆久凑到老皇帝近前,压低声音说道:
  “明威将军周毅夫的三子,是去岁圣人钦点的状元郎,去了合江,这北境还有兵部的各位将军,争着要的黑火弹,就是他设计制造的。”
  说完陆久后退,这个音量,其实在座的几个人都听得真切,张天师此时也起身,上前一步说道:
  “不仅于此,几个月来,整个泸州地区收到清理的沉积案件近百宗,周刺史的断案能力,着实让人钦佩。”
  这个一段话,让老皇帝微微一愣,就连陆久都抬眼看向张天师。
  张天师是什么人,那是维护大唐的一根定海神针,从不参与党争,也不发表意见,今日能主动夸赞人,几十年来都是少有的。
  老皇帝不断点头,朝着跪拜的周泽摆摆手。
  “周爱卿平身,赐座!”
  周泽老老实实坐下,被张天师如此介绍,已经够惹眼了。
  现在他担心的是,张天师说出,胡华都尉的尸体,是他来解剖的,这样一来,凭着老皇帝的多疑,这事儿又不知道想到什么了。
  这边一坐下,老皇帝简单问询了几句有的没的,反正也都不在点儿上,甚至连英氏是宁王的侧妃,都需要陆久来提醒。
  宁王还算给面子,并没有说什么,问什么答什么,说到这里老皇帝话锋一转,脸上也带着几分严肃。
  “庆国公跟你外祖,曾经是过命的交情,看来你在南境对你也多有照拂吧?”
  宁王笑了,不断摇头,随后说道:
  “父皇说笑了,外祖离世庆国公都未曾派人来过,儿臣还能得到什么照拂?
  广元跟南境交接的位置,能少些税赋,我就谢天谢地了,不然流民都跑到南境来,儿臣这里压力甚大。”
  老皇帝闭上嘴,看了一眼陆久,咳了一声接着说道:
  “此次拨付粮饷,听太子说,镇北军都安排人过来接应,你那里原本就路途遥远,为何也不接应一下?”
  宁王再度笑了。
  不过这次的笑容,带着一点儿苦涩,随后抬头盯着老皇帝,没有什么避讳直接说道:
  “南境的情况,父皇最为清楚,镇南军这几年一直没有拨付粮饷,儿臣搜刮周遭的一个州府,才得以勉强维系,儿臣的折子一封接着一封,不知是没有呈上来,还是如何。
  所以这次的粮饷,说实话儿臣也没觉得朝廷能拨付,所以只是让镇南军抽调了五百人在军寨等候,毕竟按照消息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拨付了,一直没到,儿臣以为......”
  第324章 死一般的安静
  宁王没再继续,毕竟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御书房里面的这几个人都听明白了,宁王的无奈和忍让。
  没觉得老皇帝能给,给了我就接着,不给也不想催促。
  人家年年有那是人家,这里是镇南军该防着就防着,也不强求,毕竟还有太子掌控户部,到底咋样谁也说不准不是。
  老皇帝脸色不好看,宁王虽然没指着鼻子说,可里里外外都是老皇帝的不是,不过这里没一句假话,当时几年不给拨款,也真是想难为一下这个儿子,让他服软,可谁想事与愿违。
  “听张天师调查得知,在月牙谷外三里,就有一个你的军寨,会有哨卫巡查,可有此事?”
  宁王点头。
  “确有此事。”
  “那月牙谷出事那日,你那里既然有军寨驻扎,就没有看到有人被杀,没看到月牙谷中漫天大火?”
  宁王站起身,脸上的笑容全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怒容。
  “儿臣想知道,这样的猜度是谁说的?别说是禁军,就是大唐百姓被匪患掠杀,我镇南军看到也会出手相救,何况是同为袍泽?
  退一万步说,儿臣杀了禁军有何意义?那粮饷原本就是给镇南军拨付的,儿臣只要老老实实等着接收就行,这银子粮草早晚能送到。
  按照提出此问那人的思路,就算此事是儿臣所为,那儿臣除了被猜忌,被怀疑,被父皇嫌弃,甚至让父皇对镇南军猜忌,还能得到什么?”
  宁王的声音不大,但是每个字都掷地有声,老皇帝一时间有些无语,十年未曾见面,刚说了几句,这个儿子反应就如此大,他有些挂不住面子。
  阴沉着脸,盯着宁王。
  “你的意思是,朕都不能过问了?”
  周泽一阵无语,这老货除了求长生不老,还有猜忌,似乎别的都不会,连人话都听不懂。
  宁王摇摇头,此刻的他倒是非常淡然,似乎不奢求什么父慈子孝后,也没什么觉得受伤的,毕竟天家是不存在亲情两个字的。
  “父皇是君,儿臣是臣,父皇任何时候都可以问,而且什么问题都可以问,作为儿臣,哪怕是君让臣死,臣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一个人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儿臣不是一个人,身后还有二十万镇南军,儿臣不能让镇南军蒙羞,这样的猜测,儿臣更不敢信是父皇的意思。
  父皇在位数十年,爱民如子,即便是封禅被刺杀,也没有牵连当地百姓,为了巩固北境和南境,更是每年倾尽全力,如此雄才的父皇,万万不会冤枉儿臣和儿臣的镇南军。”
  周泽微微抬眼,这会儿真想给宁王鼓掌,这个高帽子戴的绝对有技术,不是单纯的拍马屁,而是将你抬到这个位置,即便心中有一万个理由,想要制裁镇南军,也都被压制下来。
  你想要制裁,那就是否定自己的前半生,想活在史书上流芳千古,做一代明君,这事儿就不能直接凭借一句话治罪,况且不过是一个怀疑,就能定罪,到底谁是皇帝?
  就这样的猜测,脚趾头想也知道,是太子和贺真人提出的,毕竟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目地,当然里面可能还有别的目地。
  比如粮饷数目上,完全不对,如此一番安排,不过是掩人耳目,想要中饱私囊,这要是只是贪墨,这事儿周泽不会觉得看不惯,毕竟太子掌控户部。
  可这个事儿,当初如若没有预判,真要是一步错,那就是步步错。
  第一,是让镇南军被冤枉,宁王获罪,镇南军会大乱,禁军中人只要控制住两个总兵,分崩离析之下,镇南军也将被瓦解分散。
  第二,就是太子阵营贪墨银两粮草,别的不说这一千多禁军需要封住口的人,会少吗?
  第三,庆家军如若在这个时候支持宁王,老皇帝自认会将他归入宁王阵营,宁王获罪他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如若不站出来,以贺老道的性格,他不会拉拢一个被掌控几十年的私家军,必定挑唆庆家军中生变,庆国公以及他的一众将领,要么因为叛乱被抄家灭族,要么被替换掌控。
  所以,这一步棋从贺真人的角度来说,他做的没错,甚至可以说是一石三鸟,不甚至是一石四鸟。
  毕竟镇南军和庆家军被瓦解,代表南境还有西部一部分都被太子和贺真人掌控,如此一来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他的囊中之物。
  如此一来,剩下的几个皇子里面,谁还有能力跟他抗衡?
  无论老皇帝是否想传位太子,今后的朝局已经定了走向,或许真的验证了那个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