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临安!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那青砖砌就、碧水环绕的城墙之前,故宋丞相文天祥已是热泪盈眶。
大宋南渡以来百余年天下士民仰望之行在(宋以开封为都城,高宗南渡后临安称行在,战时首都的意思),金兵南侵生灵涂炭,中原遗民无不日夜渴盼着朝廷大军从这里誓师北伐,然而偏安的君臣早已忘记了家国仇恨和肩头的责任,迷醉于西湖的暖风频吹、歌舞升平,这座烟花江南的城市里终究没有走出北伐的王师,反而迎来了入寇的元兵。
伯颜率师南侵,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和小皇帝出城降元,山河破碎华夏陆沉,危亡之势犹甚春秋时“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缕”,文天祥率义军北上时,早已做好了成仁取义与国偕亡的准备。
任何人都想不到,当蒙古精兵纵横欧亚,如狂飙巨浪横扫天下的时候,东海之滨奇迹般的崛起了大汉,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兴工商、治新儒、铸枪炮、造巨舰,以更加迅猛无匹的气势鲸吞高丽、日本、南洋诸国,雄师劲旅与蒙古精兵年年鏖战,终于克广南、复四川、定江西、下江南,收复长江以南的半壁山河,今天终于能以胜利者的姿态,收复这座沦陷六年的大宋故都!
过去种种不堪回首,惟我大汉重开新天!大汉故宋丞相文天祥胸中块垒尽释,看着不远处熟悉的城市,朗声吟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一个清朗甜美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把柳永这首《望海潮》接了下去:“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
文天祥回首,原来是左侧十余步外世侄女陈淑桢和楚风携手而立,这位曾驱十万义军与北元精兵鏖战闽广、亲手阵斩唆都父子的女中豪杰,明眸中氤氲着浓浓的水雾。
陈淑桢之父陈文龙,和文天祥同为故宋状元,同为抵抗蒙元鞑虏的大英雄、大豪杰,他被俘后宁死不降,殉节西湖岳王庙,终于全忠全义。
杭州西湖便是陈文龙殉节之地,还有他的母亲、陈淑桢的奶奶,一位大义凛然的老人,也是被囚禁于这座城市,在听到儿子殉节的消息之后绝食而死,观者无不泪下如雨,这位可敬的老人在临死前,则微笑着留下了这样一句足可光耀千古的遗言:“吾儿,忠臣也。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
来到父亲和祖母殉难之地,陈淑桢如何不心情激荡?
楚风歉意的对文天祥笑了笑,转身轻轻拍着妻子温软的背脊。以女子之身统帅大军,报家国仇恨,她肩上的担子实在重了些,重得她在人前只能展现刚强的一面,直到此时此刻才流露出女儿的柔弱。
文天祥微笑着离开了,故交之女有如此完美的归宿,也是陈家忠孝节义的报偿吧?
“谢谢,楚兄,我得对你说一句谢谢。”陈淑桢温柔的靠到了楚风肩上,清新的体香竟让早已彼此熟悉的楚风微微迷醉,她盈盈秋波婉转流动看着身边的楚风,“夫君,咱们终于收复了临安,父亲和祖母泉下有灵,想必也可告慰了。”
“不,陈文龙、陈瓒、李庭芝、赵与檡……收复临安还不能告慰蒙元南侵以来牺牲的千千万万英灵,更不能让无数枉死的百姓报仇雪恨。”楚风眯起了眼睛,目光从西方的临安,转向北方,大都城的方向。
“蒙元挑起了南侵的战争,汉军的脚步就不会止于长江沿线。从葱岭到辽东,从琼州到漠北的不里牙剔,都是我汉唐故土,开封、洛阳、长安、燕京,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名城仍被北元铁蹄践踏,请夫人与我携手,将她们一一拿下!”
陈淑桢知道,自己的夫君有完全的自信,因为就在被土丘阻隔的百十步外,有着三万久经沙场的铁血雄师,北面长江之上,有着装备大量火炮的破浪巨舰,南方闽广还有许许多多的工厂,玻璃、陶瓷、棉布、呢绒、海盐、钢铁制品流水般走下生产线,变成汉军的军饷、教师的工资和官员的薪俸,更有数不清的火枪、刺刀、大炮、弹药和盔甲源源不断的制成,加上各地新兵营中走出的热血男儿,就变成了一支又一支足以战胜蒙元精兵的钢铁洪流。
是的,河洛关陕、山东河北,都将是汉军的战场!
陈淑桢挺直了小蛮腰,随着楚风的目光,一齐眺望北方。
伯颜覆灭,江南元兵只剩下长沙阿里海牙一个没有船只的水军万人队,再加格日勒图前往接应的万人队,于是第一军的四万五千兵马,登上缴获伯颜南下所携内河江船,溯长江而上过洞庭湖入湘江,直取长沙。且不论吕师夔早已暗中输诚纳款,就算出现最恶劣的情况,比如吕师夔突然发精神病要做大元忠臣,第一军的战斗力也远胜两个元军万人队再加姓吕的那跟豆腐渣相差不远的六万步骑,此战毫无悬念。
剩下的三万汉军士兵,跟随皇帝来到了故宋行在临安城外,尚未洗去满面征尘,就得到了举行入城式的命令,将士们无不欢欣鼓舞,这可是克复名城首入故都的荣誉,屡次被第一军抢了率先扩充编制而积攒的不平之气,顿时随风而逝。
临安,或者叫她另一个名字,杭州,这座美丽而伟大的城市,在马可波罗那部举世闻名的游记中得到如是盛赞:“此实为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从临安船场走出的军官们,早已无数次向麾下将士描述了家乡的美好,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谁不想亲眼瞧瞧?士兵们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恨不得一步跳进这座城市。
陆猛、侯德禄、许铁柱、张魁……这群肩膀上金星闪烁的将军们,表现还不如他们的部下。士兵们惊讶的发现,沉毅稳重的陆司令每隔一段时间就扯一扯军服下摆,哪怕军服笔挺得根本就没有一丝儿褶皱;少言寡语的海军侯司令,则突然变成了话痨子,不停和副司令李顺讲小时候在临安船场,是如何冬天打雪仗,夏天藏在刨木花堆里捉迷藏,一时间唾沫横飞,仿佛换了个人;许、张两位师长也没有了战场上指挥若定的气度,时不时的看看座钟,要不就举起望远镜贪婪的瞧着前方的临安城。
近乡情怯,近乡情怯啊!虽不算少小离家老大回,但六年前离开临安家乡的时候,还是船场中的青年工匠,现在已指挥大军转战千里,当年仓惶乘船出逃,现在作为胜利者收复家乡,真个世事沧桑!
终于,座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四十五度夹角,前者水平向右,后者垂直向上——九点整,或者说,巳时初刻。
连珠号炮响起,声震天地,就在隆隆的炮声中,临安南门缓缓开启。六年前,伯颜大军兵临城下,谢太皇太后、全太后、小皇帝出北门北面而降,文天祥等人拥卫王、益王出东门而逃,王大海则带领匠户们从东门外的船场扬帆出海;六年后,汉军击败了赫赫威名的伯颜,从当年海上行朝君臣逃离临安的东门入城,光复故宋行在!
“走吧,文部长,大汉帝国的各位将军们,”楚风微笑着,招呼他的文臣武将,“当年各位是从东门离开临安的,现在咱们还从东门入城,堂堂正正的入城!”
对,咱们光复了高宗南渡以来的半壁河山,咱们是堂堂正正的回到家乡!文天祥、陆猛诸人相顾而笑,纷纷跳上马背,抬头挺胸目不斜视,随着楚风踏进了临安东门。
他们身后,三万名顶盔贯甲全副武装的汉军将士,骑兵、步兵、炮兵、辎重兵、工程兵、医护兵,一群群一阵阵,排成了一道见不到尾的钢铁长城……
头发花白的范文虎早已等在城门洞子,待楚风马到二十步外,就一振袍袖小跑着迎上,双膝一曲跪在尘埃:“罪臣范文虎忝为临安守将,恭迎大汉皇帝率军入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汉威武!”
他这几句话实出至诚,可是不带半点儿水分。
前日溧水之战,两万蒙元残兵败将,前有五万范家军堵截,后有汉军三个师加上葛明辉八万大军穷追不舍,伯颜计穷力竭只得自戕身亡,两万残兵有的困兽犹斗,有的则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勇气,举起双手投降。
眼见不可一世的蒙古武士向自己投降,范文虎高兴得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不管什么贰臣啊反复无常啊,他早年被伯颜打败之后才降的元,现在反戈一击,迫使这许多鞑子兵投降,也算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嘛,不仅面子上有了光彩,将来在大汉君臣面前,说话也能理直气壮些。
哪晓得那群汉军冲上,一个个凶神恶煞赛过索命的牛头马面,穷凶极恶胜于勾魂的黑白无常,哇哇叫着挺起刺刀,不由分说就往元兵心窝里戳,刷刷刷一阵寒光闪过,元兵就倒了一地,有元兵见状不对想要反抗,排枪手榴弹毫不客气的就招呼过来,不是被火枪打成了蜂窝包,就是被手榴弹炸得血肉模糊不成个人形。
两万、整整两万精锐元兵,若是平日能把两浙军揍得连亲妈都不认识的两个万人队,汉军还没用到一个时辰,就把他们全送上了西天!
范文虎嘴巴张得能生吞一枚咸鸭蛋,老半天才回过神,联络军官告诉他:“伯颜部驱使百姓为人墙,战争罪行可谓罪大恶极,所部全被划为战犯,命令汉军不接受他们的投降,全体就地击毙。”
妈呀,我老范不也是战犯榜单上排前面的人物?这次要不是看准了风色及时投降大汉,将来岂不是和这些鞑子兵走上一条道了?范文虎庆幸之余又是老大一阵后怕,这才知道,以前自吹的什么“虎踞两浙雄视天下”,和如狼似虎的汉军一比,根本不够看呐!还准备凭这点家底在大汉皇帝手里讨个荣华富贵,哼哼,留住性命就算菩萨保佑了!
所以入城式上,范文虎把脑袋垂得很低,很低。
“起去!”楚风一声断喝,范文虎连滚带爬的退开,和两浙大都督府的北元伪官们站到一块,垂首肃立恭迎汉军入城。
路边茶楼上,早早占了茶座观看入城式的茶客们议论纷纷:“范大都督啥时候不是趾高气扬的?到今天成了夹尾巴狗,呵呵,他也有今日!”
范文虎虽为汉奸,十成中却有一两成逼不得已的情状,再加上兔子不吃窝边草,两浙军自己家乡总是不好意思拿出“侵略如火”的本事,所以并不像汪良臣、王积翁等铁杆汉奸那么大的民愤,就有人比较公允的道:“范文虎及时投降大汉,没一条道走到黑,既是他的运气,也是咱们临安人的运气——免了好大一场兵灾。”
无论如何,范文虎投降大汉,倒是让江南膏腴之地免遭战火,茶客们点头称是,觉得底下那位蜷缩着身子,一幅可怜相的范文虎,似乎也差堪功过相抵了,便把注意力转移到汉军身上。
小牛皮靴带着脆劲儿甩到地面,踩得啪啪直响,胸脯子高高的挺起,下巴颏儿冲着天,乌黑的步枪闪着寒光,头盔、胸甲锃光瓦亮,寒光慑人的刺刀上,似乎还带着淡淡的血迹!
果然天下强军!临安人是见过市面的,无论大宋天子禁军,还是当年伯颜南下精兵,都无法和现在的汉军相提并论,更别提一包豆腐渣的范家军了!
咦?他们拿的是什么?眼尖的茶客,看到汉军中有一群人,扛着各式各样杂色旗帜,和皇帝身后那面金底苍龙旗决不是一路货。
“大汉三年,斩唆都于同安!”一面苏录定战旗掷在尘埃。
“大汉三年,败张弘范于鼓鸣山!”一面张字大旗掷下。
……
直到最后,“大汉六年,败伯颜、斩阿剌罕等将于两浙!”最后一面羊毛大纛掷下,茶客们惊呼道:
“那是伯颜丞相的羊毛大纛!”
所有的旗帜都掷在尘埃,惟有大汉的金底苍龙旗高高飘扬,傲视苍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