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 穿成种田文里的恶婆娘 第25节
  苗老头在旁边笑骂道,“你们三个臭小子,给我放开你们姑姑,一路上乱七八糟都买多少了。大郎,你都要娶媳妇的人了。三郎,你手里拿的那是什么。”
  大郎有几分不好意思,赶紧站好。三房的立柱立刻捏紧了手里的木剑不放手,生怕爷爷抢了去。
  “好了,爹,没事,我是不能厚此薄彼嘛。这样吧,你们男孩子呢,一人一件棉袍好了。”花几个钱能让孩子们开心的事,她向来不吝啬。
  “她小姑,上次你买的布还没用完呢,不要给他们买衣服了。”苗家大嫂挤进来说。
  家里孩子们把文姜围的密不透风,他们这些大人都只能在外围,想跟文姜说句话都难。
  “没事,大嫂,前边是间成衣铺子,买了后几个孩子回家直接能穿上。你和两个嫂子那么忙,孩子们过年穿的衣服不是还没做出来嘛。”文姜说道。
  几个小子一听,要不是在街上,他们都要高兴的蹦起来了。
  各自拉过自己的娘,不断的作揖。
  “她小姑,不能让你破费了,要不这棉袍的钱我们自己出吧。你说的也是,我家银柱也不小了,是该有件体面衣裳了,说不定过年就有上门说亲的了。”
  苗家二嫂哈哈大笑着说道,引来了街上不少行人的目光。
  文姜一看他们这群人快要把人家的路都给堵住了,赶快拉着众人动了起来。
  “不要跟我抢,这钱我来付。一人一件棉袍,快去前面那间铺子挑起来。买完了衣裳,咱们还要去买年货呢。儿子,快领着你哥哥们去挑。”
  这段时间长寿跟苗家的几个男孩子倒也玩的不错,尤其和年纪比较小一点的立柱。听了文姜的话,一马当先带着表哥们往前冲去。苗家孩子们不顾大人的阻拦,跟在长寿后边跑走了。
  热热闹闹的买买买了一天,苗家人都很激动,都觉得这是长这么大最开心的一天。
  不过高兴是真的,累也是真的。
  晚上回到预订好的客栈的时候,众人都直接趴下了。
  这一天除了给孩子们买东西,文姜还给苗老头买了一个拐杖,花了二两银子。苗老头还没到拄拐杖的年纪,只是看着街上那些穿着富贵的老爷们,拄拐杖的样子,实在是气派,忍不住盯着人家的拐杖看。
  想着以后在家里拿它教训几个不听话的小子,不比那扫帚威风。看老爷子盯着人家铺子里摆放的拐杖目不转睛的样子,文姜便给他买了下来。苗老头还有几分不好意思。
  给苗郭氏买了个银丝镯,花了三两。苗郭氏爱不释手的摸着那银镯,差点要上嘴咬,急得几个儿媳赶快上去拦住了。
  怀河镇最大的百年银饰铺子出品的,不会有假。
  另外还买了一大堆便宜的笔墨纸砚,对此文姜有个计划。
  苗家村的学堂是时候提上台面了。不过这事急不得,年后要做的事多着呢,这个往后排。
  众人在怀河镇高高兴兴玩了两天,却不知道苗家沟还有桩腻歪事正等着他们。
  前边说道花二流子一直娶不上媳妇,花婆子这两年也有一二分着急。
  可是苗家沟穷,他们家更穷,尤其他儿子还被村里那些嚼舌的妇人败坏了名声。
  在花婆子心里他儿子好的很,模样周正,个子又高,性情又好。
  这话也就花婆子自己认了,村里人对花二流子的评价可差的很。模样确实如花婆子说的,还算凑活,但是脸上常年挂着一脸猥琐的表情,走路鬼鬼祟祟。见了女人走不动道,恨不得扑上去。
  就这样的人村里没有把他赶出去都是看在花家是苗家沟的老住户罢了。
  不过花婆子很自信,再加上旁人的鼓动,便觉得苗文姜一个和离的妇人,纵使有个大作坊,她儿子也是配得上的。
  何况那小娘皮还带个拖油瓶。
  苗家从怀河镇回来的那天,花婆子也在村口看到了。
  苗家大大小小的老少爷们,肩扛手提,带回来好多年货,花婆子眼热的很。
  这要是把那小娘皮儿娶回家,明年大包小包从山外买回来这么多年货的是不是就是他们家了?
  有了这么一出,花婆子再也不犹豫了,狠了狠心,拿出了二十文钱,请了村里一个媒婆准备上门提亲去。
  第33章 [vip]
  当初与李奉文和离, 除了被限制不能给长寿改姓之外,逢年过节,长寿要回李家过年。为了能顺利和离,文姜都一一应了下来。
  也幸好李家是平常百姓家, 还是在这民风相对开放的西南边境。要是搁官宦人家, 男方家里除非死绝了, 否则怎么可能答应让孩子跟着娘走, 尤其还是个男娃。
  在长寿弱冠之前, 文姜想着必须完全依照和离书的内容来, 绝对不能让李家找茬把长寿给要回去。
  小年前一天,文姜拿了个包裹开始给长寿打包行李。给他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 包裹里塞上一些糕点,都是能长时间存放的。又给他带上了一百个铜板的散钱和一两的碎银子, 还有给福寿和荷花做的几件新衣服。
  正准备送他去苗家让苗家兄弟送长寿去李家村的时候,福寿和荷花竟然亲自上门来了。
  实在让人很意外。
  说实话,文姜对这两个孩子的感情很复杂。福寿和荷花随了李奉文的态度,向来看不起原主。
  再加上李家人有意无意在村里败坏原主的名声,两个孩子觉得有这样的娘让他们在外面很丢人。原主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养活一家人,福寿和荷花更喜欢的却是他们那个整天不着家的童生爹。
  李奉文对两个孩子并不是特别看顾, 他有时间有钱了更喜欢搭上村口的马车,去怀河镇的茶楼里听个书,去戏园子里看个杂耍,甚至去花楼里听个小曲。
  李童生要做的事多的很,并没有多少精力分在几个孩子身上。
  纵然如此, 在福寿和荷花的眼里, 他们的娘也是那上不得台面的, 比不得他们那个在学堂教书的爹。
  尤其荷花, 为了一根簪子,不惜陷害自己的亲娘,长大懂事后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对此文姜不是不气愤,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他们也就是个十岁上下的孩子罢了,跟他们置什么气呢。
  他们对不起的原主已经去世了。
  虽然这样说很让人郁闷,但是天底下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是有最宽广的心胸,无论他们做了再多的错事,依旧会包容他们。
  如果原主活着,可能对荷花恼火一阵,难过一阵,就原谅她了。
  但苗文姜不是原主,不可能毫无芥蒂。
  不过为了偿还原主的恩情,她还是决定将来这两个孩子作难的时候多少会提供一些帮助,仅此而已,再多久就没有了。
  像对待长寿一样对待他们两个,她做不到。
  文姜这几天也请人给他们做了衣服,但是并没有打算亲自递到他们手里,让长寿捎带过去就可以了。
  没想到这个时候两个孩子亲自来了,这不在文姜的计划之中。
  她愣住了,半天没动。
  还是长寿先反应过来。
  他虽然跟着娘亲来了苗家沟,但是这么长时间没有见过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和妹妹,还是有几分想念的。
  每次跟着娘亲路过李家村的时候都想去家里看看他们,但是怕娘亲不喜,也从来没提过。
  “哥哥,妹妹,你们来啦。我正要去李家村看你们呢。你看娘亲还给你们两个准备了新衣服,还有一对小银锁。”长寿热情的招呼兄妹进门。
  “娘亲。”福寿和荷花喊道。
  文姜回过神来,应了一声,便带着孩子们走向了作坊最后一进的院里。
  “就你们两个来的吗,没人送你们?”文姜问道。
  从李家村到苗家沟这么长的一段路,还要翻两个山头。虽说也没什么豺狼虎豹,有的话,早被山里人一窝蜂而上打死吃肉了。两个孩子毕竟还小,没有大人看护就这么走过来,文姜怎么能放心,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孩子。
  “奶奶身体不好,爷爷在家照顾她。爹爹去怀河镇了,就让我们自己来了。”福寿小声说道。
  对于眼前这个妇人,福寿之前很是不屑。虽然她是他的母亲,但是她带给他的只有难堪。她长得壮吃的多,每天沉默寡言,脸上也没个笑模样。在村里名声也不好,让他觉得很丢人。
  知道她和爹要和离的消息之后,福寿还一度很窃喜。以后没了她的管束,他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可是好景不长,他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没人再关心他衣服穿够了没有,饭吃饱了没。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又因为大房闹着要分家的事气病了,整天躺在床上。
  每天从学堂回来,家里也就是一口粥一份腌的萝卜条罢了。
  他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衣服已经短了一截,奶奶也没有发现。还是他自己说出来,爷爷拿钱请了村里人给他新做了一身。
  后娘进门后,对他很是亲热了一段时间。但是自从大伯一家从家里搬出去后,后娘也经常回娘家,偶尔回来也不搭理他。
  福寿很茫然,怎么没了自己不喜欢的这个娘,日子没有更好反而不如以前了呢。
  文姜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也不是特别在意。原主生养了他,用心的教导他,虽说有时候管的严厉了一些,但是这个孩子在母亲被困祠堂的时候,没有丝毫作为,还是让人有些寒心的。
  “你们两个来了也正好,试试衣服合不合身。”文姜招呼两人试衣服。
  长寿连忙去厨房拿出了家里常备的零食。
  自从作坊上了轨道后,文姜在吃食上就没有短缺过他。家里随时准备着给他充饥的糕点,还有文姜自己做的牛肉干等。
  长寿献宝一样把吃食们都拿了出来,摆在福寿和荷花面前,催促着两个人试好衣服赶紧吃。
  哎,真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啊。
  以前在李家村的时候,福寿仗着得宠,并不把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放在眼里。在他眼中,弟弟懦弱,嘴巴不讨喜,只会睁着无辜的大眼,好像他欺负了他似的。
  福寿是李家的长孙,从小会来事,把李方氏和李老头哄的团团转,要星星不给月亮。
  那时候李家也不是特别富裕,李奉文教书得的那点钱都自己花了,一分不带回家。
  大房李奉武和曹氏是病秧子,几个女儿也干不来农活。文姜一个人劳作,家里没有办法再供养两个读书人,李方氏便只让福寿去了学堂。
  李奉文在学堂教书,他的孩子可以不交束脩。可是这个年头笔墨纸砚书本都贵的很,与其供出两个半吊子,不如拼劲全力供其中一人读书。李方氏是这样决定的。
  对此文姜不是没有意见,可是她的话在李家一点分量都没有。只能私下抱着长寿偷偷落泪,还不敢让人看见,否则又是一顿责骂。
  那时候长寿抱着原主,笨拙的安慰着,“娘,我不去学堂也没事,等哥哥学会了我跟着他学是一样的。还有爹说了,他有空的时候也会教我读书的。”
  自己的丈夫和大儿子是什么德行,原主心里清楚的很,根本不敢指望他们。只能在心里暗暗发誓,再勤快一点,明年一定要再多打几袋稻子,一定要把长寿也送进学堂。
  将来是否参加科举不重要,可是总要让孩子认识几个字,读几本书,明白几分做人的道理。
  李方氏那时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两个孩子刚满6岁,正是启蒙的最佳年龄。
  家里兄弟俩,但是只有福寿自己可以去学堂,当时福寿不是不得意的,自此更是不把这个只小了自己两个时辰的弟弟放在眼里。
  将来他会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弟弟只能土里刨食罢了,他们是不一样的。
  可是没想到分开才这么久,弟弟已经跟过去判若两人。拿出来的零食好多他都没吃过不说,刚才进来的时候他也听说了他娘也给长寿请了夫子。虽然那个夫子本身还是个书生,隔五天才来一次。
  但是福寿意识到,弟弟现在跟他一样,也是读书人了。现在跟着娘亲吃的好,穿的干净,笔墨纸砚都不缺,将来说不定会比他还好。
  吃着美味的零食,他心里却有一丝丝的失落,从前的优越感慢慢散去。
  荷花不知道是心大还是眼里只有吃的,一心埋头苦吃。文姜看在眼里,把厨房剩下的牛肉干,麦芽糖,卤鸡蛋都装了起来,塞到了长寿一会儿要带走的包袱里。
  闷头吃了一会儿,荷花似乎想起来了什么,抬起头问道:“娘亲,听说你做柠檬皂卖了很多钱。那柠檬皂是怎么做的啊,你能带我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