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铁血宋徽宗 > 第199节
  正式进入宣德十二年。
  大年初一,官家率领太子、诸王和文武百官先去天坛祭天,然后去太庙祭祖,各种繁杂的礼仪不胜枚举,主要是向天地祖宗禀报一下官家在宣德十一年间的功过得失,干了一件多牛逼的大事儿。
  翰林都不够格,是丞相们亲笔写的,祭文还挺长,十分精品,能流传千古的那种慷慨激昂,气概非凡横贯九州,直接化用了‘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这句话,乍一听就感觉比《滕王阁序》不差。
  全文高尚而傲慢,正义又豪气,有种居高临下的气度。
  平时劝皇帝的别太高兴,别飘,祭告天地祖宗时本来做到六分就能美化到十分,试图骗祖宗们说今上干的很好也要继续保佑他家。现在官家做到十分好,他们感觉无可美化,那就只好发挥文采,对咬牙切齿反对的官家亲自上阵跟人打仗都夸了一下。
  《祭文》今年:全国各地没遭灾、官家出门打仗不仅没花多少钱没损失多少兵马还一场大胜、不费一兵一卒收服了燕云十六州、官家出兵之前就决定三分天下,这可以说是一个人担任了刘备和武侯俩人的工作、还有万夫不当之勇、臣下们都尽忠职守,百姓们忠君爱国,国内外一团喜气洋洋,四夷宾服都不足以形容大宋现在的国际地位。
  林玄礼听的都怀疑这是什么奇奇怪怪的平行空间,咱今年哪有这么好。你们居然夸我亲自上阵骁勇无敌?那个说到火器研究的好的时候……说我借用了雷霆之力?
  趁机将吐槽刘清菁的书信烧了:六哥你看见都得无语。刘娘娘还想着依仗太子嫡母的身份,和王繁英掰掰手腕。我是万万没想到她对着我——这么一位凶悍矫健威武帅气的皇帝,还敢有这样的狼子野心。当然我也没想到她的狼子野心会解决的这么简单,我还没找她谈话,她先吓病了。看起来我讲故事的样子真的很吓人。二宝和三宝出力不少,俩姑娘把她一顿吓唬,嘿嘿,俩人见了我扭捏道歉不说,但是英英说了,她俩吓的刘清菁害怕我不讲礼仪,跟她来硬的。她还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呢。一场干戈化云烟,谁能想到这么简单。
  烧完之后也不觉得惆怅,在太庙的偏殿中喝茶休息时,对左右说:“今年祭天祭祖的祭文,拿来给我一份,我看看。”
  侍读:“是。”
  章惇疑惑道:“五天前已经呈上,请官家预览,官家您没看吗?”
  林玄礼回京之后批了几天奏折就又开始偷懒,说骨头疼,大腿疼,要王繁英来帮忙解决一半的工作量。这呈上来的祭文就是皇后预览的。英英说还行你没必要看,自己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没人敢在祭文上动手脚跟自己阴阳怪气,就没看。现在听着真是惊喜啊。“就算看了也可以再看一遍嘛。这样的好文章,怕是能令洛阳纸贵,朕多看几遍算什么?”
  章惇赶紧浇冷水:“祭文中为了告慰列祖列宗,一贯是报喜不报优,官家您不要全部当真。”
  可惜林玄礼此时此刻已经飘了,伸手拍了拍老头的肩膀,轻松愉快的说:“朕一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章惇:“……”看您的表情完全不是。
  张商英相信自己就要补上苏轼让出来的空缺,成为新的丞相,忽然提议:“官家,臣以为,去年官家立不世之功,开疆扩土,纵横无敌,今年可以改一改年号,以示万象更新。”
  章惇心中微微一动,明白他的意思了。
  林玄礼沉思了一会,要是改了,以后历史题上他们好记,也很酷,但朕身为一代明主,将来就算是现代社会,也得在历史课本上多占些篇幅(希望他们能识相的用朕亲笔绘制的肌肉画像)。要是不改呢,也省的想新的年号,年号不好想的,一用得用一年。
  问弟弟和侄子:“你们怎么看?”
  赵似就一个问题:“十一哥,今日是大年初一,今日才提出改元这件事,仓促间来不及啊。”
  赵森也赞同:“钱局将要赏赐的金银币都铸造好了,刚刚运抵,官家今日突然要改年号,这赏赐群臣的金银币上还是旧年号的字,不好看吧?”
  张商英依然觉得换一个年号更契合官家去年的功勋伟业,积攒十年的家业,打一次仗,接下来还得再攒十年的钱粮人口,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宣德这‘继承宣宗德政’的年号,和宣宗的绍圣‘延续神宗圣治’的年号用意相同,现在已经做到了阶段性胜利,对宣宗的德政早已继承并发扬光大,这理应告一段落。
  现在应该取一个完全属于官家自己的年号。
  他把这话婉转的一说:“给群臣的赏赐可以赐以布帛粮米,赐金币并非成例,是官家您喜欢这样。”
  林玄礼也觉得有道理,收复燕云这很对得起六哥给我留下的美好局面,往后的丰功伟业属于我自己开创的。沉吟再三:“你有拟定的年号么?”
  张商英道:“臣以为大明二字最佳。”
  林玄礼眨眨眼,心头一震:[老乡?不是吧,我说宣德,你说大明,过了这么多年才对暗号你是不是有点晚了?]
  [六哥:冷静!他看起来可不像!]
  [对对,再试探一下。]“这大明二字做何解释?”
  张商英:“《诗经·大雅·大明》曰: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大明》是叙事诗,记录了周文王出生、结婚、天命从殷商转移到姬周、占领朝歌的故事。其中饱含溢美之词。
  他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又说:“佛家经常讲,世尊现大光明示人,普照四方,遍周法界。照破三毒五蕴。”
  林玄礼觉得这不是穿越者,诗经这篇真的很有名。
  章惇示意自己不参与这个话题。
  韩忠彦想了想:“臣觉得大观更好。《易经》有云: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官家如今的仁政,盛大壮观,为人瞻仰,大观最为贴切。”
  徐绩:“岳阳楼记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林玄礼松了口气,政和倒是合乎历史事实:“政和?”
  徐绩:“臣想的是元和。”
  太子不吭声,没想出来更赞美的年号,而且这改年号的事他一说话有点怪怪的。
  六部尚书、侍郎和随行的其他官员不甘示弱,都尽力找出合适的年号,虽然入选了也没有奖励,但是很快乐。
  商议暂时告一段落,文武百官就地解散,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新年长假。
  在回宫之后,太子才悄悄说:“叔叔,我觉得大观和大明更好,元和不太切合。”
  林玄礼把这三个年号都写在纸上:“这太好的年号,我怕我承担不起,差一点呢,还觉得配不上我。太矫情了。”
  太子低声笑道:“这也没办法,叔叔您想要‘过去十年干的非常好,接下来十年要做得一样好’的意思,这两个字容纳不下这么多意思。”
  林玄礼笑道:“说的很对,你这一个假期不要闲着,还是要多读书,翻一翻古籍,看看合乎这两个字含义的,给我拿来。”
  赵森心说我这是给自己找事儿呢,还想过年好好玩几天,只练字,不读书呢。
  用作年号的还不能太谦逊,再加上喜庆的要求,那真没有:“我尽量试试,还是翰林们找的更纯熟,他们读书更多。侄儿约好了要带四姐出去看相扑……”
  林玄礼露出了可怕的嘴脸:“你还能一天从早玩到晚么?自己安排,白天出去玩,就晚上读书,要是晚上出去观灯,你上午抽出一个时辰来看看书。”
  “遵旨。叔叔,您还没召见温氏和沈氏,是有别的打算吗?”
  林玄礼摸摸脸:“我忘了。过两天再说吧,尚宫说她们俩就关起门来写书,也没做什么多余的事。”大概是出了一趟远门终于认清楚封建王朝和真实的古代社会了,交通都不发达你往哪儿跑啊,没有路没有导航,只有突然出现的劫匪。
  宫中向太后和刘皇后都病倒了,前者是年老力衰,年年都在这时候生病,后者则是出于人人都知道的原因吓病了。
  朱太后活跃起来,派人去大相国寺烧了今年的头香,自己在宫中的佛堂里拈香祷告。
  王繁英和温顺又满嘴奉承的嫔妃们聊了一会,就带着她们去给太后请安,给两位太后进献礼物,收获红包。
  虽说是瑞雪兆丰年,但城中的大雪压倒压塌了许多房屋,幸好大雪没有封路,世面上的米、炭价格稍微上扬但还很公平,百姓们可以为生。
  现在的屋子没法做到完全密封,还没有几个人因为烧炭取暖被憋死。
  外地的举子有一些已经赶到京城,提前租房子备考。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的举子,呼啦啦来了上千人,他们感觉在辽朝做官得行贿,不行贿没差事,要想给天祚帝提建议又容易牵连全家,干脆不去考辽朝的科举,在家习文练武,收田租。现在大宋的科举可以考!虽然进士授官时都要避开原郡旧址,他们宁愿几十年不能返乡,也想施展抱负。
  比起这些人,宫里宫外正式懒散成一片,有亲戚的走亲访友,等着被拜访的就在家睡大觉。
  帝后开始比着不起床,王繁英抱着枕头,苦口婆心的劝他要勤政,等过完年自己料理朝政去,她要休息了。
  林玄礼试图推出均分制,或者轮班制,均被否决。
  王繁英:“官家,平日里积威,遇事时人才肯服你。倘若你不日日勤政,一旦有什么突发情况,你都毫不知情,百官也不敢信你。而我嘛,我要闭关修行,不问世事。”
  华梅:“启禀官家,太子带着四公主来问安,他要去庆寿公主家吃酒,还要去逛逛庙会。带了二十个人。出门前来禀告官家和娘娘。”
  “跟他说注意安全,不用进屋请安。”
  “是。”华梅又悄无声息的退下。
  “大相国寺的庙会啊,我小时候就爱去,小宝也爱去。”林玄礼赖床不起,语重心长:“英英啊,我还指望你多参与朝政,让我歇一歇。皇后为天下妇人表率,你要么参与朝政,多多劝谏朕,匡正朕的行为,要么去把饭端过来喂我。”快要饿死了,就是提不起精神。
  王繁英也懒着不起床,根本不打算做天下表率,她能休息时就想尽量多休息。伸手掐住他的软肋掐了两下:“我三天没打你了?你要赖床就赖床,叫我起床干什么?圣人教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没起床的时候别叫别人起床。”
  “好吧。”林玄礼装模作样的坐起来:“拿茶来。”
  都起来喝了点茶,躺下继续赖床。
  王繁英突然念了一段清心咒:“官家感觉好些了吗?”
  林玄礼抱着厚实柔软的大红鸳鸯锦被:“啥?我只要不提起床,就觉得哪儿都好。哎?说来奇怪,我今天还真是觉得特别不想起床。可能是每个月都有几天不太舒服吧。你呢?”
  “我不起是因为你还躺着呢。”王繁英掐指一算:“嗯?”
  华梅来来回回溜达了几趟,和皇后身边的大宫女婵娟一商量,估计帝后两人肯定饿了,直接把准备好的春卷、小笼包、什锦酱菜、酥乳酪、阳春面,温室养的韭黄一小桌都搬过去:“官家,娘娘,就算要在床上坐禅,也得吃饭啊。”
  两人也不梳洗,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挪到寝室中圆桌处吃早饭,春卷里是羊肉和鱼肉混合的内馅,鲜美无比,外皮又薄又酥脆。
  忽然有内侍跑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启禀官家,苏府派人报丧,苏相公今早上…圆寂了。官家节哀。”
  林玄礼愣怔了半天,缓缓搁下筷子,虽然知道他现在大概差不多了,还时有些难过:“是谁入宫报丧?”
  “是苏过。”
  “叫他进来。更衣。”
  朝臣不能到皇帝寝宫,他赶忙换衣服梳头出门,见到有小坡之美名的苏过红着眼眶立在庭前,新年时入宫不能穿孝,只穿了一件雪白的圆领袍,外罩黑披风,立在雪地红梅之中像个胖仙鹤。
  林玄礼匆匆走过去:“三郎,东坡他几时走的?没听说他的病情有什么反复…”
  [想开点,苏轼已经比历史上多活了十几年,而且是开开心心,能为民办事,能主持朝政的多活了十几年。又在生前看到收服燕云十六州,他也算了无遗憾了。]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熟悉的人,正在一个个的离开我。向娘娘的气色也不如从前了。]
  “官家。”苏过倒没有失态,还有点气定神闲的跪下回禀:“昨夜晚间,家父自知大限将至,吃了根冰糖葫芦,写了遗表,谢陛下大恩,又告诫儿孙等人做人以忠孝立身,做事应以认真求真为主。沐浴更衣之后入睡,今早上再去请安时,已是含笑而逝。臣窃以为,预知时至,必然是圆寂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家父享年七十有六,民间对苏相公赞誉有加,他又是寿终正寝,膝下儿孙成群,人生并无遗憾。臣等请官家节哀。”
  林玄礼吸了一口冷冰冰的空气,惆怅的扶他:“那好,你起来说话。”
  苏过坚持不起来,又从袖子里掏出许多东西,一一奉上:“这是家父遗表。这是家父对官家收服燕云十六州所做诗词,尚未装订成册。这是家父为官家写的文章,以及未外流的词作。这是臣叔父苏辙,臣弟兄三人辞官的折子。臣大哥今年五十五岁,外任县令,这是他年前托人带回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待到三年孝期之后,也不愿起复为官,情愿隐居于石钟山附近。官家历年所赐之物,家父都好好保存着,如今这些东西理应送还宫中。”
  官家脸上显而易见的惆怅叹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朕只当他和章惇俩人互相怄气,都不肯先走一步,没想到,苏轼他倒是豁达。遗表和诗词我慢慢看,你们四个的折子都准了。东西么,你们分了吧。”
  苏过叩头告退,把官印留下就走了。
  苏轼最后的嘱托还是一如往昔的风趣幽默,开篇感谢了从仁宗、英宗、神宗、宣仁皇后、先帝宣宗以及当今官家对自己的重视、重用。
  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开玩笑,坦诚自从饭量不行之后就知道老之将至。
  随即是大胆的二十年展望,几大重点之一包括收服交趾国。
  又奉劝官家扶持小辽主时不要坦诚相待,千万当心遏制对方,秦晋之好时晋国反复坑秦国,貌似忠厚内藏奸诈的人太多。赵信奴如果非要娶小辽主的姐姐为妻,其人不可信,小辽主也不会同意把姐姐嫁给一个叛臣贼子。
  以及官家最重视的海运,海内存知己,海外不知道有什么人物事迹,官家派高蜜传播儒教,教导蛮夷遵循仁义礼智信和伦理纲常,会有不可预料的后果。火器的开放千万小心。最后对没机会去亲眼看看燕云十六州深感遗憾。
  “今天可是大年初三啊。”一个人在书房里坐了良久,平日侍奉左右的侍读、待诏、舍人等都放假去了。屋中有种别样的安静。虽然难过,倒是灵感如泉涌,写了一首很感人的悼亡诗:“叫谢宝送到苏家府上。代朕奠酒。”
  “是。”
  林玄礼又拿起那一摞诗词:“拿到书局刻印一千册,我要赏赐群臣,刻好之后把刻板卖给厚土商行。”
  厚土商行现在扩充了印书的业务,文化宣传嘛,自从古金温落入朝廷手中,连载的《仙猫传》改成厚土书行发行,其他小书铺盗版翻印,二人奉命写的《林真人得道记》,疯狂吹捧御炎玄静真人的书,也是由厚土商行发行,传遍海内外,制造出许多民间信仰他的人。
  书局是朝廷官方印书的机构,官家出成本价,不对外发售。
  厚土商行只对外发售。
  过了好一会,童贯回来了。
  “童贯,你干什么去了?”
  童贯一回宫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凑上前禀报道:“小人出宫去祭奠越凶了。官家只派人祭祀谢璀,臣想这越凶也算是个忠君的义士,虽是交友不慎,到底迷途知返,特意去灵前奠了三杯酒,半包猪头肉。还遇着方益鑫,和他在茶楼里坐了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