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苏厨 > 苏厨 第877节
  蔡京微微一笑:“大家不要面红耳赤地争执,也不用皮里阳秋的讽刺,就算是监察院,如今弹劾大员,也得讲求证据。”
  “你说王中正好杀,可军机处收到的条奏,却是他安抚蕃人,解民倒悬。”
  “曲野河南十万奴隶,是王中正分粮赈济,量丁授亩,此外招募蕃人所活不下二十五万丁户。”
  “这次战役,覆灭了夏人八万大军以外,却也招揽了十数万蕃人,而且所用的兵力,不是河东十二将,而是踊跃报效的当地蕃骑敢勇。”
  “如果说王中正是肆恶小人,那军机处敢问,葭芦川大捷,他的兵力何来?周师牧野,群氓反戈。此等德操,除了涪国公治夔州时发生过,青史之上都是少见。”
  “所以这件事情就显得太突兀,太矛盾,太不合理。如果王中正在河东肆虐,那为何却能得到蕃人拥戴?”
  “我觉得朝廷不该急于下结论,就跟前年河渠司开宣房口那样,尚需要详细调查,才能推断功过。”
  “还有刘昌祚,刘昌祚出界前收到的军令,是‘相机行止’,因此他强破青冈峡,继而东进橐驼口,在新的军令没有抵达之前,并没有违反旧的军令。”
  “不说青冈峡溥乐城灭敌三万,擒将二百的功绩,就单说他在橐驼口结寨,三万对八万,丝毫不落下风不说,还前后屠灭了一万三千余级。”
  “之后的追击中,就算与孙能平分功绩,也得万余。”
  “结车成城,抗击强军,不但带着三个月的军粮,还在双塠打出五口水井。诸位,这哪里是冒进失军?”
  “就算孙能援军不置,梁永能也只能灰溜溜地撤走,他还能坚持得了几天?”
  “军务枝梧,我们只能不问诛心,惟考显迹。就算将刘昌祚的被围,灭敌三万当做失败,那也只是帅臣计虑不周,变起仓促,也不能作为他背离指挥,冒进专行的证据!”
  “今日有人可以独断专行治罪刘昌祚,我怕明天就有人敢以‘莫须有’三字治罪在外统军的武臣!”
  “以文制武,祖宗本意涪国公早已剖析的明白,不是这样干的!”
  要是苏油在场,只怕会被蔡京童鞋义正辞严惊得眼球落地,这尼玛能上《宋史·奸臣传》的家伙,什么时候如此伟光正了?!
  好吧《宋史·奸臣传》本身也不太靠谱,王安石章惇都在上头,那又是另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了。
  却见蔡京转向赵顼,深施一礼:“故而臣请陛下收回之前对刘昌祚的评断,君上考评臣子,更不当以片言只语草率定夺。否则他人窥得君上所好,便会巧计钻营。”
  “臣在知制诰一职,也看过刘昌祚的章奏,所言皆是西贼势大,骑射精良,断然不可轻视之类。”
  “臣也曾经以为,他是西军当中最胆小,最畏惧夏人的人。”
  “可如今再看,原来那个口口声声夏人断不可轻的人,才是西军中最为勇武敢战的雄杰!”
  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矿藏
  靠!殿上众人这才想起来,当真如此!
  当所有人都以为夏人轻易就能对付的时候,刘昌祚絮絮叨叨叫大家小心准备不要轻敌;可是当大战真正开始之后,却是刘昌祚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硬仗!
  所言疏阔,真的是为人也疏阔吗?
  赵顼终于动容了:“蔡爱卿所言在理,昌祚连场血战,屠敌之数,过于本军,擒获斩杀将领数百人,遇强愈强,实为西军之锋锐。”
  “然其憨直矫伉,易忤于人,之前……是朕草率了。”
  “功名勇气,暴露漠南,西贼震怖,所往披靡。”
  “蔡京拟朕旨意,赐刘昌祚玉带,金鞍,命六路都经略司代朕善为抚慰,不要寒薄了功臣。”
  朝中所有人心底都暗暗震惊,不是为了赵顼的决定,而是为了蔡京!
  此子寥寥数语,竟然就让刘昌祚逆风翻盘!
  蔡京云淡风轻地敛手躬身:“臣,遵旨。”
  ……
  进入十月,宋夏间的战事突然平息了下来。
  夏人已经撤退到了灵州死守,宋人继续巩固应理、鸣沙、耀德、盐州。
  双方中间,相隔了三百里的旱海,夏人不敢出击,而宋人也停下了进攻的步伐,开始消化巩固已经取得的战果。
  六路都经略司在四个桥头堡后面,还设置了兰州、韦州、夏州三个后勤大基地。
  兰州和夏州都有煤矿,其中夏州的煤矿品位极高,还有夏人的铁冶。
  除了祁连铁,夏州铁也是夏人重要的兵器来源。
  夏州本是古五原县,五原水草丰美不说,还有传统的四大盐池。
  其中乌池白池所产的盐,一直就是这个时代食盐中的上品,就算是到明代,这里都是重要的产盐区,汉人在此地用盐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而得了个漂亮的名字——花马池。
  整个河套最精华之地,已经被苏油尽数收复,夏人所剩下的,就是三百里旱海戈壁,以及戈壁外黄河东岸孤零零的灵州,和对岸的兴庆府。
  兴庆府北面,是大面积的河渠耕地,耕地以北,就是漠北大草原。
  旱海南边的平川之地,利于车辆行动,苏油事先准备的数千辆四轮厢车终于派上了用场。
  无数的物资,从商州、兴洛仓、郑州汇集到渭州,然后通过宁夏城、萧关,随后抵达韦州,之后沿着横山北麓的平野,向西运往兰州,向东运往宥州,夏州。
  而兰州的牛羊,夏州的盐铁,同样通过这种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入大宋。
  物资的调配是疯狂的,苏油奏请赵顼,火线提拔了在陕西路转运司表现亮眼的毕仲游,专门负责四十万大军的物资调配。
  唯一一处苏油不用管的地方,就是王中正河东军一路。
  王姥姥的大名,已经让曲野、葭芦、明堂三川的汉蕃又爱又怕。
  军功也有了,好处也捞了,恩威广布三川。
  斩首八万余级,安抚五十万蕃户的大功,已经让王姥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一辈子。
  用蕃人们的话说,王太尉贪归贪,但是分地分粮,真的不含糊!
  如今的老百姓要求不高,只要你能让我吃饱穿暖,你就是青天大老爷。只要你不贪到我的头上,你同样还是青天大老爷!
  这一点上王姥姥还是分得很清的,地跟粮他又带不走,所以发得也大方。
  因此在三川百姓中的口碑非常不错——王姥姥多慈祥的人啊,对俺们好,对佛祖也虔诚,虔诚到一见到寺庙中那些金银佛像法器,都要抱回家供奉的程度……
  而且听说没?最近王姥姥还改吃素了……
  说实话,王中正对自己为什么立了这么大的功劳,为什么得到这么好的名声,到现在都还有些懵逼。
  陛下给自己的河东十二将,是根本靠不住的,唯一的用处就是趁种五干掉八万夏军之后,跟在屁股后边捡现成。
  然后涪国公说大宋要宣扬仁政,给他传了六字真言,说只要照此办理,你王姥姥以后就是曲野河南的万家生佛,死了都要变城隍爷爷那种。
  果然,六字真言一出,苦哈哈们立刻就打起了翻天印,让自己捡了第二次现成。
  结果地不够分了,自己贪污的大坑也还没能填上,王姥姥便打起了和苦哈哈们合作的主意。
  结果苦哈哈们的踊跃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加上种五那黑心冒烟的毒计,葭芦川边一把大火,烧出了五十万蕃人的朗朗青天!
  这词儿可不是王姥姥给自己脸上贴金,这是朝廷派遣石得一下来调查王中正杀良冒功一案,之后对朝廷奏报中的原话!
  当然,石得一也不是白干,回京的时候,拉了五辆厢车。
  传闻是石得一也信佛,车里是他在石州购置的佛像。
  什么材质不清楚,反正看那车辙印子,真特娘的沉!
  王中正对苏油提前给他通气还是非常感谢的,特意写了一封信问敬爱的涪国公,为什么这次征讨如此顺利?难道我就是传说中的福将?
  苏油收到信也有些无语,回信说也许……或者……因为……你特么信佛?
  十月庚辰,诏书抵达,从苏油所请,分新得地为三路。
  以兰州为治所的河西路,以韦州为治所的灵武路,还有以银城为治所的三川,九原路。
  三路转运使,都是名臣。
  河西路为苏油的四川老乡,征交趾的时候打过交道的龙图阁直学士,原知庆州赵禼。
  九原路为原知秦州、端明殿学士曾孝宽。
  苏油所在灵武路,则是原知河中府,天章阁待制范纯仁。
  三个人的履历都不简单。
  其中赵禼和范纯仁都知过庆州,按照宋代不成文的规矩,知过成都懂经济,后续进步入三司;知过庆州懂军事,后续进步入枢密。
  曾孝宽倒是没有知过庆州,但是他当过枢密都承旨,佥书枢密院事。是大宋以文官担任枢密都承旨一职的第一人。
  可以说三人都是上马可管军,下马可安民的干臣。
  范纯仁是范仲淹之后,曾孝宽是曾公亮之后。
  范纯仁和赵禼还有在陕西任职的经历,赵禼还曾经管理过郭逵的幕府,当时整个陕西的大局都是他在谋划,对横山青唐一带边情非常熟悉。
  王中正现在就在秃尾河边上新修的码头等人。
  一辆轻便四轮马车从南边行来,车前车后打着七十人的仪仗,车到了渡口停下,从上面下来了一个身穿红色官袍的胖胖老者。
  王中正赶紧上前拜见:“中正见过曾公。”
  曾孝宽一点好脸色没给王中正:“大家呼官职吧,太尉这一把火,可是把动静闹大了。石得一的调查报告,呵呵呵,花了不少银子吧?”
  王中正本来有心辩解两句,然而曾孝宽并不给他机会,看着对岸:“河岸是黑的,怎么连路也是黑的?”
  王中正蹲下身子,从地里抠出一块黑色的物体:“运帅你看,这些都是煤。”
  曾孝宽“哦”了一声:“煤矿在哪里?”
  王中正笑道:“就在银城,那里还产赤铁。运帅,原来唐代古麟州附近,有大矿,谅祚将这块地送给官家,这生意可亏大了。”
  曾孝宽冷哼一声:“三川之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不是他送与不送,而是我迟早要取。”
  “对!”王中正笑道:“还要改发易服,兴行汉制!”
  曾孝宽脸色好看了一些:“走,去看看码头。”
  码头边上是石头围起来的矮墙,约莫一人来高,这样的矮墙沿着河边的坡地向上垒砌,就跟梯田有些类似。
  不过梯田里边不是水土稻谷,全是从银城拉到这里的煤。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温泉
  西夏的冬天里,柴火是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大军的燃料急需,苏油直接在兰州、宥州、银城、韦州开采煤铁,搞起了煤铁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