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奇幻玄幻 > 暴富后我要盖座大观园 > 第九十八章(一更)
  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林泉觉得对这个问题分步分析,看看具体哪里有困难。
  就像如何把一头大象装进冰箱, 需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打开冰箱,第二步把大象放进去,第三步关上冰箱。
  别管能不能做到, 步骤起码先清楚, 这样才能找出应对方法。
  林泉也是这个思维。
  如何把粮食成吨运到古代。
  林泉经过思考,觉得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 先在现代买好粮食。
  第二步, 把粮食运到家。
  第三步, 穿到古代。
  第四步, 把粮食拿出来赈灾。
  确定好步骤, 林泉就开始研究每一步的可实行性。
  第一步, 在现代买好粮食,这个简单,直接去粮站或者农贸市场买就行, 以咱们国家的储存量, 这绝对是想买多少有多少。
  第二步, 把粮食运到家, 这也不算麻烦, 直接雇个车拉就行。
  第三步, 把粮食送到古代, 这个也不麻烦,宅灵直接帮忙就行。
  第四步,把粮食拿出来赈灾, 这就有问题了, 他得把粮食放哪,才能正大光明的拿出来,不引起别人怀疑?
  直接送林记?林泉摇摇头,林记突然冒出大笔粮食,肯定会招人注意。
  送到海宁的别院,充当海船拉回来的?林泉更摇摇头,众所周知,中原地大物博,外国土地贫瘠,所有的海船,都是拉着粮食、茶叶、瓷器出海去和外国换各种值钱的东西,还从来没听过从外国拉粮食的。
  真要拉了粮食回来,才引人侧目吧!
  毕竟谁听说了,不想去看看这艘傻帽的海船。
  所以海船的事不行。
  那能不能说在海宁城收粮食?林泉也摇摇头,海宁离沂州不算远,沂州旱情这么严重,海宁肯定也一样,所以海宁压根不可能收出大量的粮食,那林泉的粮食突然冒出来,说是在城中收的,谁会信!
  所以海宁假装收粮食也不行。
  林泉在思来想去后,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
  他之前为了商队落脚,在官道旁买的那两座别院!
  这两个别院,他当初是私自买的,后来他拉着商队落脚,众人才知道是他的,也就是众人对别院之前并不清楚。
  如果他突然告诉大家,其实他别院原来还藏了好几地窖粮食,这是不是也很合理。
  毕竟古人很喜欢窖粮食,甚至直到现代,农村很多人家里还储存着几缸粮食。
  林泉顿时决定这个方案可行。
  只是这个方案的前提,他的别院得有地窖,可他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别院别说地窖,连个坑都没有。
  不过没地窖,可以挖啊!
  林泉和小言说了一声自己要出门,就回到正院,拿了一把铁锨瞬,移到了其中一个别院。
  他的别院只是用来落脚的,平时没有商队时,直接大门一锁,一个人都没有,所以林泉来也没有顾忌,直接扛着铁锨在他自己的正院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就开始挖了起来。
  林泉计划的很好,两个宅院挖两个地窖,然后填上粮食,可林泉低估了挖地窖的工程量。
  一个小时后,林泉看着自己挖的一层浅浅的小坑,无语望天。
  以这个速度挖,他要挖到猴年马月?
  林泉气得直接穿回现代,从网上开始搜工具。
  经过搜索比较,林泉看上了一款地钻挖坑机,用柴油的,林泉怕耽搁时间,也没在网上下单,而是直接到市里机械市场买了一个。
  去加油站加满柴油后,林泉拿到了古代,开始挖坑。
  果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柴油挖坑机的效率杠杠的,只是一天,林泉就在两个别院挖出两个大地窖。
  同时林泉也庆幸,幸亏他这别院买的在官道边上,周围无人,要不也不敢这么痛快的使机械。
  挖好坑后,林泉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县粮站。
  古代比现代晚两个月,现代正值夏天夏收,粮站有不少农民伯伯来卖小麦的,有卖新的,刚打下来的,也有卖去年陈的,想更新一下家里的粮堆,所以粮站没加工的小麦倒不少。
  考虑到古代今年的新麦还没结穗,林泉直接买了一批去年的陈小麦,雇车分批拉回了车库,然后又和宅灵分批填在两个地窖里。
  如此费了两天忙完,林泉回到林记,带着手下商队出发了。
  *
  阮兆站在自己粮库前,看着迅速减少的储粮,愁得直叹气。
  因为旱情并不乐观,城中百姓抢粮的势头越来越重,虽然知府已经下令百姓到米行买米,一次只能买一斗,可搁不住百姓一家老小齐上阵。
  这几天米铺的卖粮速度,几乎已经是平日的十倍。
  再加上城外他要支撑两家的粥棚,这每日粮食的消耗,连他都触目惊心。
  阮兆正在门口叹气,里面清点粮仓的管事出来,“东家,里面的存粮还不够五日了。”
  阮兆听了更是发愁,果然,这事情想的比他还糟一点。
  管事见阮兆愁眉不展,凑上前,小声说:“东家,要不先关米铺吧!”
  阮兆皱了皱眉,“关米铺存粮虽然是缺粮时常用手段,可容易引起众怒。”
  虽然经常有米商在大灾时故意囤粮不卖,等着升价,可这也有风险,如果被穷饿的百姓知道,很容易形成□□事件,所以虽然众米商想囤粮,可也得每日卖,起码不能断了百姓希望。
  管事也觉得这事有风险,“那要不要降降城外粥棚的粮。”
  “这个万万不可,那粥棚林公子吩咐了,都是他出,他走前特地叮嘱我要弄好粥棚。”
  管事也知道阮记背后是林记撑着,顿时也不说话了,只是感慨。
  “林公子心善,只是这粥棚总有力竭的时候。”
  阮兆也叹气,“尽人事听天命,走一步看一步吧,反正要是真大旱来临,除非远走他乡,否则谁都逃不过。”
  其后几日,城中各大米铺依然在苦苦坚持,城中最大的米铺率先断粮了,他家铺子最多,被抢的最狠,而其他米铺,也陆续断粮中。
  就在阮兆也眼瞅着要断粮时,林泉终于带着一队车马运着粮食回来了。
  只是阮兆看着林泉带来的粮食,丝毫不见喜色。
  杯水车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