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煌和公孙阎听到皇帝让他们合议对突厥和亲之事,对望了一眼。
公孙阎向太史煌走来,太史煌施礼。公孙阎也还礼。
公孙阎无比恭谨地道:以后,我与公孙兄就是同僚。虽然我比你的官大,但是既然你我以后要一起议事,那么以后你就不必对我行礼了。
太史煌对公孙阎的态度有些惊讶,又施了一礼,道:我虽然饱读史书,但也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外交经验,如果日后我有无知之处,也请丞相多多担待。
公孙阎拍拍太史煌的肩膀,道:太史公过谦了,此次对待突厥,是一步也不能走错,君主之间的礼仪,章程。都要靠熟读史书的太史公敲定啊。明日,就来丞相府议事吧。
公孙阎带有一丝深意看向太史煌,然后掉头走了。
太史煌看着公孙阎的背影,眉头皱起,心想公孙阎一直颁布一些对燕国祸国殃民的政策,他以为这一次,公孙阎不但会反对燕国与突厥和亲,甚至还会借此挑拨燕国和突厥的关系,让突厥兴兵伐燕。而这次他却站在燕国的立场,太史煌不知道公孙阎是想以操办和亲事宜的时机做什么坏事,又或者,他除了灭掉燕国,还会有更大的目标。
太史煌下朝回家,看到卫荣弧月在等待着他。
弧月,你来了。太史煌向弧月问好。
卫荣弧月虽然心中充满了悲哀,但是还是撑着对太史煌摆出一个笑脸。她不想让自己的心情影响太史煌的心情。
卫荣弧月在回去后,听说过在翠竹画舫发生的那件事。她在那一瞬间,一颗心都要碎了。她本来因为家族谋反,被灭族。后来被太史煌偷偷以移花接木之际救了出来,从此以后便隐姓埋名居住在太史府上,在与太史煌居住的过程中,她发现太史煌能听懂她琴音里的感情,她亦能感受到他的心声,她已不记得多少次为太史煌的琴音落泪。
卫荣弧月觉得,人世间所说的知己,大概就是她和太史煌这样吧。虽然他看出太史煌对她并没有男女之情,但是对其他女人同样不感兴趣。所以她觉得自己就这样做太史煌的一世知音也不错,直到她听闻太史煌为了一个女子写赋为了与那名女子春宵一度的事情。
卫荣弧月很是挣扎了几日,最后决定还是接受这个事实,准备对太史煌不抱任何非分之想,克制自己不做任何对太史煌心动的表现,以免太史煌对她感到厌恶。
朝廷准备怎么应付突厥?卫荣弧月问道。
满朝文武都同意和突厥和亲。太史煌一身疲惫地坐在塌上,毕竟为了这件事与群臣舌战了一天。
卫荣弧月倒是有点惊讶,她以为公孙阎一定会反对和亲这件事。
太史煌道:皇帝命我和公孙阎一起筹办和亲的事宜。公孙阎要我明早去丞相府议事。
卫荣弧月非常吃惊,着急道:公子,公孙阎一直把你视为眼中钉,想要除掉你。你这回与他共事,恐怕……
太史煌安慰卫荣弧月,道:放心,公孙阎现在不按常理出牌,支持燕国和亲突厥,我一直以为他对燕国有血海深仇,准备做一代奸臣灭掉燕国。现在看来,我错了,他可能有更大的深意。这几天在得知我肯定要与他为敌后,他却不来杀我,我估计,这次皇帝命令我和他一起共事还是他的计谋,这么处心积虑,肯定要利用我,他暂时不会杀我的。
卫荣弧月听到太史煌这么说,一点也没有安心,反倒为未来莫测的朝堂局势而担心太史煌。
太史煌看着卫荣弧月愁眉不展的样子,温柔地道:弧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随即吧卫荣弧月引到太史府供奉祖先的小祠堂里面。
太史煌对着祖先叩拜了一下,然后拿出他父亲排位前的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块玉佩和几张纸。
弧月,这是我家的家传玉佩,还有我们家万亩的地契,以后这些都交给你。太史煌道。
卫荣弧月大惊:公子,这么重要的东西怎能给我?
太史煌道:我以后的事情,凶多吉少。这玉佩本来是给太史家历代嫡嗣的,但是我这一脉单传,以后恐怕也不会有子嗣了。就把这些先交给你。还有太史家的田宅地契,有了这些,等我死了,你不会没有依靠。
卫荣弧月的眼泪啪嗒啪嗒地掉落在地上,公子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无法报答。
太史煌拭干了卫荣弧月脸上的泪水,道:好了,弧月,你知道我最不愿意看到你伤心。你开心点吧。
卫荣弧月又对太史煌强撑着让嘴角扯出一点笑意,虽然眉宇中依然带着忧愁,但是这一回却感到了一丝幸福。
翌日,太史煌刚刚出门,没想到公孙阎已经派人来接他。
不久来到丞相府,公孙阎亲自到门口迎接太史煌,态度无比恭敬。
公孙阎一边与太史煌交谈,一边引他来到内府。太史煌忽然瞳孔收紧,心脏停了一下。公孙阎循着太史煌的目光望过去,心中一阵嗤笑。
宗政无忧笑意盈盈地对太史煌施了一礼,道:公子,别来无恙。
公孙阎知道刚刚自己表现有些反常,便也摆出悠哉悠哉的态度,微笑对宗政无忧还礼。
今天,我们就要商议筹备应对突厥的礼制的事情了,太史公觉得应该如何应对?公孙阎问道。
丞相觉得呢?太史煌问。
我的意见是既然突厥有意臣服,就以诸侯王礼仪招待他们。公孙阎道。
突厥王子并非燕国皇帝开国分封的,突厥与燕国是地位相等的国家,应不以臣下之礼相待,我觉得应该让突厥王子位在诸侯王之上。太史煌道。
公孙阎道:礼仪典章方面,我不如太史公通晓。这些就都依太史公计策吧,以后这些都由太史公你一手操办,相信以太史公的才能一定能把它做好。
关于和亲这件事的重点,有一个人选问题,我们要从长计议。毕竟关系到突厥与燕国的外交关系,兹事体大。必须选择一个能担大任的女子过去。公孙阎道。
太史煌道:我认为必须找一个心中有韬略,聪慧过人,在关键时刻能够随机应变的女子,就像当初汉朝派遣的解忧公主一样。
公孙阎点头道:的确应该具备这些条件,那么你觉得谁比较适合?
太史煌道:我认为宗政姑娘是最适合的和亲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