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锦衣 > 第392章 真相浮出水面
  实际上,天启皇帝并没有指望过张静一今日就能将李如桢和吴襄的同党捉出来。
  这在他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这么大的案子,一定是经过了精心的密谋。
  可能会有漏洞,可只要李如桢和吴襄不开口。
  那么一切就都是枉然。
  可现在的情况是,这些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的人,当真会开口吗?
  就算开了口。
  也需要时间慢慢去查证。
  只是……
  现在这二人落网。
  等你慢慢去查证的时候,那些同党只怕早就跑光了。
  可是……天启皇帝万万没想到,张静一还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今日诛灭李家,十分突然,干脆利落。已是证明现在锦衣卫的风气,或者说,张静一治下的锦衣卫,令行禁止。
  现在,若是再查出钦案,那便是锦上添花了。
  此时,张静一道:“李如桢这个人……臣不客气的说,他就是一个废物!”
  张静一的话确实很不客气。
  这可是一个总兵官呢!
  是眼下大明最顶级的武官。
  对于这样的评价……
  大家无话可说,只等着他继续接下来的话。
  张静一则是继续道:“臣一直都在想,李如桢这样的废物,能有什么韬略呢?他若当真有本事,何至这辈子出过这么多的错误?”
  “所以……臣就一直思量,是不是有人操控了李如桢,可是……什么人能操控李如桢呢?”
  他继续娓娓动听地道:“所以,臣派人亲自询问了那些山海关的关宁俘虏。这些俘虏倒还真的提供了许多的蛛丝马迹。李如桢这世家子,一向眼高于顶,而且自视甚高,可实际上……他眼高手低,在山海关的军中,根本就极少接触俗务。”
  不接地气,几乎就是李如桢这种人的标配。
  整个大明,多少像这样的人,靠着父兄的功绩,而得到了高位。
  可是真指望这些人掌控军中吗?
  实际上……并不是。
  天启皇帝顺着张静一的思路想下去,也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大家一直认为,将士们都很信服李如桢,是因为李如桢乃是将门之后,所以他说什么,大家自然是死心塌地。
  可实际上,这陷入了某种思维上的误区。
  一个高高在上的世家子,怎么可能迅速地掌控军队呢?
  凭什么呢?真凭所谓父兄的威名?
  要这样说的话,他天启皇帝的祖宗还是开局一个碗,直接打下江山的朱元璋呢!
  张静一接着道:“根据大量的走访之后,得到的结果是,这些乱兵,反而对吴襄很是信任。因而……臣又在想,最大可能根本不是李如桢谋反,而是吴襄去寻李如桢,添油加醋,这李如桢受了鼓动,似这样的蠢货,自然最容易听信别人,自身又眼高于顶,想来也对朝廷心生怨愤,所以才做了这个出头鸟。而一切站在其背后的主谋,却根本就不是他。”
  “这也是为何,臣在狱中,对李如桢百般用刑,他都一直推说这是吴襄所指使。臣起初的时候……还不相信,认为这不过是李如桢想要脱罪的言辞,想来……陛下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天启皇帝颔首。
  便是百官,只怕也是这样的念头。
  吴襄在旁,便魂不附体的样子,惊恐地道:“陛下,这是冤枉,是冤枉啊……臣怎么敢做这样的事呢?臣只是一个游击将军,陛下……臣确实有罪,可新县侯说臣是主犯,是血口喷人啊!”
  他边说边不断地叩首,脑袋都已磕破了。
  方才还觉得张静一说的有理的人,此时又狐疑起来。
  无论怎么说,张静一说的,也不过是猜想而已。
  张静一却笑了笑道:“不错,陛下,臣有这个猜想,肯定是没有证据的。可事情妙就妙在此处……”
  张静一说着,随即道:“臣有此猜想之后,自然而然,也就顺着这个思路开始去寻找证据了,正因为如此,才摸到了背后之人……”
  “背后之人?”天启皇帝一愣。
  张静一道:“这吴襄既然抵死不认,那么……就请陛下,准许臣将一个钦犯带上殿来,这吴襄一看便知。”
  吴襄跪在一旁,脸色固然惨然,可听到有什么钦犯,却不禁瞪着张静一,此时颇有几分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气概:“不要以为……随意拿一个人……”
  天启皇帝却不管吴襄,已朝魏忠贤点头示意。
  魏忠贤会意后,忙让一个宦官出去。
  就在百官心里生出疑窦的时候。
  却见一个其貌不扬的读书人,已被人拎上了殿。
  这其貌不扬的读书人,一脸沮丧,浑身都是淤青,显然在此前,已经遭受过一顿拷打。
  被人丢至殿中的时候,他口里道:“我犯了什么罪……”
  张静一微微笑着,看了此人一眼,目光随后落在了吴襄的身上,道:“吴襄,你认得此人吗?”
  吴襄见了此人,脸色微微一变,可随后,他忙是低下头去,口里道:“这人是谁,我……我并不认得……”
  张静一随即又对这其貌不扬的读书人道:“这游击将军吴襄,你可认得吗?”
  这其貌不扬的读书人看了吴襄一眼,像是闪躲什么似的,连忙移开视线,道:“不……不认得,我是个本份的良民,到底犯了什么罪,你们为何要拿我……我有功名……”
  众臣看着这读书人凄惨的模样,尤其是他惊慌失措的样子,一时也疑窦起来。
  这个人……会是什么重要的反贼?
  这张静一莫不是随意找了一个读书人,故意来栽赃吴襄的吧。
  二人都矢口否认。
  天启皇帝也不禁犯了嘀咕。
  张静一依旧淡定自若,道:“很好,想来……你们彼此都不认得了?”
  吴襄便凄惨地道:“我已是犯了死罪,只等引颈受戮了,为何还要这样构陷我?大丈夫死便死……”
  读书人则更加慌张起来:“小生冤枉,小生冤枉,小生有不白之冤啊……锦衣卫突然冲入我的宅邸,将我拿下,口称我是反贼,对我又打又骂……啊……啊啊……”
  他抱着自己脸上的伤口,开始发出杀猪似的嚎叫。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凝重起来。
  张静一却道:“很好,既然你们彼此都不认得,那么……来人……将下一个人……给我押上来!”
  很快,外头又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而后……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便被押解了上来。
  这少年显得很是慌张,战战兢兢的样子。
  他人一到,吴襄的脸色明显的大变。
  张静一看着吴襄道:“那么,吴襄,这个人呢……”
  “父亲……”这少年一见到吴襄,便连忙上前,惊慌地道:“父亲……”
  吴襄顿时脸色可怕得厉害,既想相认,又不愿相认的样子,面上写满了复杂。
  张静一则背着手,看着这一幕父子相见的场景。
  当然,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感动,有的只是恐怖。
  张静一随即慢悠悠地道:“这个少年,他叫吴三桂,乃是吴襄的儿子……”
  天启皇帝骤然觉得有趣起来,他知道张静一不会无缘无故的弄这个人来此,于是忍不住道:“莫非吴襄谋反,还与他的儿子有什么关系吗?”
  张静一就立即回道:“大有关系,陛下且听臣继续询问。”
  张静一说着,便看向了那读书人:“你说你不认得吴襄对吧,可是……为何这个叫吴三桂的少年,却一直都在你的宅里?”
  这其貌不扬的读书人打了个颤,却是很快地反应过来,狡辩道:“我……我认识吴三桂,并不一定要认识他爹。我与吴三桂……只是……只是……朋友。”
  张静一哈哈大笑起来:“好一个只是朋友,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了。”
  张静一随即道:“陛下,臣之所以认定这吴襄乃是主谋之一,其实就是在想,既然吴襄要做这样的事,一定会提前做好准备,他和他背后之人……当然清楚既然要做此等大事,一定要想好失败的可能。须知这是谋逆大罪,怎么可能不慎呢?所以臣一查,果然就查到了,吴襄有一个儿子,叫吴三桂,而吴三桂在数月之前,就已失踪。当时吴家对外说,吴三桂是去郊外骑马,便一直未回。可这正契合了臣的猜想,那便是……这件事,吴襄早有准备,这件事成了,他自然少不得有荣华富贵,他的儿子,也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家。可一旦失败,便可推说早已失踪,至少可以给他自己留着一条血脉。”
  张静一继续道:“而他的同谋之人,显然也很清楚……吴襄做这些事,一旦事败,就可能牵累到其他人,为了确保吴襄严守秘密,自然也需要……拿捏住吴三桂,只要吴三桂在手,他们便不担心吴襄牵累到别人。”
  “因而……这吴襄希望吴三桂走失,而他的同谋之人,也希望失踪的吴三桂在他们手里,一拍即合之下,自然而然……吴三桂就在这些同谋之手了。所以……只要找到了吴三桂……就找到了同谋了!”
  ………………
  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