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退了闲杂人等,孟千姿在神棍面前落座。
这是个走廊尽头的小包间,离着大厅有点远——柳冠国包了整个酒楼,客人都聚在一处,更显得这儿安静、乃至寂静。
神棍圆睁了眼,滴溜溜看她:“你就是孟千姿?”
孟千姿还没来得及“嗯”一声,他又指着自己的眼睛示意:“你这是……天生一只眼吗?”
这属于很不会讲话了,但凡换了个人,多半当场就要掀桌子,然而正因为孟千姿不是天生缺陷,所以她并不忌讳;再加上神棍说话时的神色表情,并不让人觉得冒犯——只让她觉得这人二百五,或者天生缺心眼。
逗弄这种小角色,那还不跟逗猫弄鸟似的,孟千姿笑了笑,一只胳膊撑在桌面上,以手支颐,压低声音,语气神秘:“不是,我这只眼里,长了两个眼珠子。”
站在边上的孟劲松眼神无奈,胸腔里裹了团叹息,那心情,一如当初接到她送的眼罩和盲杖。
然而更让他觉得荒唐的是,神棍居然激动了。
是真激动,一张老脸都放出光来:“重瞳子!你居然有一只眼是重瞳子!哎你知不知道,上古五帝之一的虞舜就是重瞳子!还有传说中造字的苍颉,他是‘龙颜四目’,有重瞳的人,都是圣人哎,你知不知道?”
是吗?
孟千姿的独眼里掠过一丝茫然,她当然不知道,她之所以没说眼罩底下是三个眼珠子,纯粹是觉得太挤了、装不下。
然而她是谁啊,角色转换极自如的,手指已竖在了唇边:“嘘……小声点,别让别人听去了。”
神棍的身子兴奋得有点抖,声音随之低了八度,还真听话:“那……我能看看吗?”
孟劲松看了神棍一眼,他怀疑这人是不是有病:一个眼眶里挤两个眼珠子,一听就是胡说八道。再说了,普通人听到这话,第一反应难道不该是惊讶或质疑吗?怎么连震惊怀疑都省略了,直奔激动去了呢?
孟千姿坐直身子,食指勾起,指甲在桌面上磕了磕:“先说正事,你混进我请客的场子,想干什么?”
一句话把神棍拉回了正题。
他看了孟千姿一眼,期期艾艾:“我听说,你要去剖山取山胆,能带上我吗?”
听到“取山胆”三个字,孟劲松的脑袋嗡了一声:这么机密的事,山鬼上下只有七位姑婆、千姿和自己知道,连对辛辞都没透风,这个神棍怎么知道的?冼琼花居然把这事告诉一个外人?
孟千姿面无表情,慢慢倚住椅背:“你怎么知道我要剖山取胆?”
这神棍,还真不会看人脸色,孟千姿这语调阴沉的,换了别人都该打哆嗦了,他居然还兴高采烈:“说起来,真的是很巧啊!”
第十三章【12】
据神棍说,那天是家里的宽带出了点问题,同住的那人又是个指望不上的,于是他自告奋勇,去县营业厅办理兼续费。
缴费的时候,有个打电话的女人从他身边经过,而他刚好听到了一句。
——“是吗?千姿要去取山胆?”
听到这儿,孟千姿心里就有点数了,为了确认,她打断神棍:“你住的地方,是不是离山比较近?”
神棍猛点头:“我住的镇子叫‘有雾镇’,被山包着,据说那山,属于云岭山系,所谓‘云岭之下’……”
有这话就够了,孟劲松俯下身子,在孟千姿耳边低声说了句:“七姑婆确实是在云岭和无量山一带伴山,行踪不太固定,山里信号不好,也很难联系上。”
明白了。
那几天,自己跟留在山桂斋的几位姑婆商量着要来湘西取山胆,而按照规矩,得七位姑婆共同首肯——冼琼花这种在外伴山的,是收到了大嬢嬢高荆鸿的电话,看来她接听这通电话的时候,恰好就在那个营业厅里。
孟千姿没法指责这位七妈警惕性不高,事实上,山鬼的行话唇典,外人是听不懂的,别说只是打电话,就算在大街上扬着喇叭大吼一声“取山胆”,又有谁能了解是怎么回事?说不定以为是跟海胆一样好吃的玩意儿呢。
所以,确实是很巧,无巧不成书:冼琼花只是那么随口一说,偏偏边上站着的这个神棍,居然知道剖山取胆。
“你怎么会知道取山胆的?”
神棍的回答堪称石破天惊。
他说:“我不知道啊,我从没听说过这事。但是,冥冥之中吧,我就觉得‘山胆’这两个字,跟我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孟千姿生平头一遭接不住别人的话头,她想骂人。
这就如同——
警察问杀人嫌犯:“你为什么半夜两点钟会出现在受害者家门口?”
嫌犯答:“我不知道啊,就是冥冥之中,我想出去走走,刚好走到了那里。”
当警察傻的吗?信不信削死你?
孟千姿忽然冒出个念头,七妈让她“不要为难这人”,难道是因为这人有精神病?
现今这个社会对精神病患者,那确实是比较宽容的——以至于有些杀人案犯,千方百计想证明自己精神有问题,以逃脱应得的惩戒。
神棍丝毫没留意到孟千姿脸上的微妙变化,犹在侃侃而谈:“所以,我立刻决定,盯着她。”
孟千姿唇角掀起讥诮的笑。
盯梢冼琼花,想什么呢,七妈虽然行末,位次可是山耳,妥妥的高手,就神棍这种、招式都耍不全的,还想玩跟踪呢。
果不其然,据他说,盯了没一条街,就被冼琼花发觉了,还吃了点皮肉苦头,不过,他很快就向冼琼花证明了自己“是个一心一意搞科研的”。
孟千姿不得不再次打断他:“你是搞科研的?什么专业?什么学历?”
科学家确实可能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怪癖,但这个神棍,通身流露着招摇撞骗的江湖老千气息……
神棍说:“是啊,我从小就有志于研究这世上所有的诡异灵异事件,成年之后,我就付诸行动,跋山涉水、走南闯北、进村穿巷……到今天,走走停停的,快三十年啦。”
他介绍自己绝非以讹传讹、猎奇夸大的好事者,他本着科学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广泛采访当事人,一字一句做好笔记,亲身考察事件发生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理论,这一过程中,他还西为中用,参考牛顿、爱因斯坦、霍金等大拿的研究发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学术水平直逼大学系主任,并且他还写了一本书,就是这本书,扭转了冼琼花对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