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这两人晚上出来,她一眼就认出来了。
她上前搭话,却发现这姑娘意外的爽快。
这么晚了,身边也没有男人,说跟她走便跟她走了?
还有一旁和她一道的那个,也淡淡的表情,怎么就这么相信那姑娘,从头至尾,一点异议都没有。
她也算阅人无数,倒是一下子有些懵,总觉得这姑娘可能是艺高人胆大那种?
可看起来,婷婷袅袅的,又不像。
妇人甩甩头,也罢,自己想什么呢?做生意而已,自己竟然还琢磨上了客人了?
这般想着,就走到了那小树林里,没走几步,迎面走来一个瘦瘦的年轻汉子,那汉子先是警惕的望过来,然后眸色一滞,彻底呆住了,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妈……妈,这是您带回来的客……客人?”妈呀,咋这么好看,大晚上的,是不是遇上艳鬼了?
那妇人白眼一翻,拧了儿子一把:“废什么话,当然是啊,你把票拿出来给两位客人看看。”
说的什么话啊?没出息的,看到漂亮姑娘就这样了。
那男人下意识的搓搓胳膊,他妈这铁手太厉害了,要把他的肉揪下来了,他可不敢不听话,顺着他妈意思,他下意识的就去拽身上的包袱,然后可能是太紧张了,一不小心包袱就掉地了,包袱散开,里面有一本本子摊了开来,不仅里面的票证全散了出来,本子里面还各记着账呢。
姜娴眼睛利,立刻看到其中歪歪扭扭的写着:王得利,四月十二号,一张壹市斤全国粮票、一张张工业券……
以上密密麻麻都是这般类型。
姜娴耳朵微动,她知道林子里还有人呢,不过也没再往内,直接就问这男人:
“这位同志,这些什么价钱吖?”
第163章 买买买(二更)
年轻汉子眨眨眼,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才愣了:“你……你你都要啊?”
天呐,真的不是艳鬼吗?哪有人能这么大手笔?
姜娴也没否认:“我先看看价钱合不合适。”
价钱合适,那些个粮票油票的,她肯定都要的。
她刚刚粗略扫过的那几眼,见到其中粮票好像大多是全国粮票,这是全国通用的,还不会过期。
他们虽然是农民,但粮食看天收的,今年看起来不错,谁知道明年怎么样?有了粮票就不怕了,他们还能去买。
还有油,就凭每人每月半斤油,哪里够?
也就她大伯母会持家,这要是谁家当家媳妇儿手抖一下,多漏了油在锅里,极可能造成一大家子随时随地断油的情况。
小老六要去当兵了,虽然衣食住行国家管了,但万一要打点牙祭,交好战友呢?比起钱,姜娴正琢磨去哪里给小老六弄点票呢,没成想,就这么遇上了。
陈阑珊只在一旁默不作声的看着,她这个徒儿家的情况她知道的,是个大家庭,但一个大家庭能这么融洽,倒是挺少见的。
“呃,粮票有面票,米票,还有玉米面票,分别是一毛八、两毛二、一毛二……”
姜娴心中默算了一下,价钱其实还算公道,也就是他们平时拿粮票、油票、布票买东西时候,给的价钱再往上提那么两三分钱,最多不超过五分。
好比米票,这是实打实的细粮,难买不说,不仅要米票,还要大约壹市斤一毛八九的价钱,两毛钱也不是没卖过,而且米票数量少,他们这边面票较多。
而姜家人,姜娴发现还都挺喜欢吃米饭的,尤其是几个长身体的侄子。
那年轻汉子倒也实诚,一边说,一边扒拉那些票给姜娴看,姜娴仔细看了,其中种类还真是不老少呢。
姜娴还看到了蛋票、奶票、糖票、甚至还有月事券……果然也有那大娘说的,缝纫机票,自行车票还有一张手表券。
只不过这三大件有点贵。
缝纫机是蝴蝶牌的,自行车是大金鹿,手表是沪牌。都要一百多,其中手表券最贵,一百七十块钱。
那些吃的,用的票券没花多少,林林总总几乎包团了的情况下,也就花了姜娴大几十块钱,可是走的时候,姜娴愣是把那三大件的票都买走了。
最后,她身上的钱几乎用空了。
陈阑珊已经在一旁看麻木了,便是她陈家一直不差,她以前也算得上是富家小姐,可眼看着自家徒儿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她还是震惊了。
她哪来这么多钱的?
两人是在那大娘还有年轻汉子一叠声的热情欢送下,离开的,若不是两人推拒,两人非得把她们亲自送到招待所不可。
陈阑珊却心事重重,刚离开黑市,她就立刻追问起姜娴来:
“姜娴,你怎么买这么多东西?你哪来那么多钱的?难道是家里给的?”陈阑珊问这话的时候,语气非常的严肃。
她甚至心中有些冰冷,这姑娘长得太好看了,难不成是外界诱惑大,误入了什么歧途?
想到此,心中冰冷更甚。
这样的情况,她见得多了,可是再怎么样,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徒儿折在这种事上面。
姜娴见陈阑珊语气不对,起先不大明白,听到陈阑珊问话,她才理解,原来是师傅对她的关心。
她自然不会瞒着师傅,就把赚钱的事儿跟师傅都讲了:
“……我家人口多,这些票券不愁用不掉,至于那些大件儿,我家还有两个哥哥还没结婚呢,我帮忙给他们攒彩礼呢!”
说到最后,她声音有些弱了,主要是她真的有点心虚,其他的也就罢了,她确实是这个心思,五哥六哥要是结婚,总要三大件吧?钱还好说,可是票券难弄。
只不过,那张手表券她其实是给自己买的。
不为别的,她记得顾珩的腕表就是沪牌的,她要是能买到,那就是一对。
陈阑珊本来心是提着的,后来就被姜娴说的忍不住笑了,她忍不住仔细看了看自己这徒儿,觉得每隔一段时间,姜家姜娴都会让她吃惊一次。
为兄弟攒彩礼的女人不少,但没谁能完全靠自己,眼都不眨,就花这么多钱的。
可,姜娴就是有这种底气不是吗?
陈阑珊说不出为什么,可她心思细腻,对姜娴上心。
她总觉得,姜娴最特别之处,是她似乎在随时随地的发生惊人的变化,似乎在不经意间,她就又变了,怎么说呢,虽然有点不恰当,但陈阑珊就是觉得,姜娴像是一棵饱受过沧桑的树,在岁月之中,努力顽强的修复自己曾经的伤疤,越变越好。
这么说很奇怪,陈阑珊也没有证据,照理说姜家平稳安宁,姜娴要么娇羞活泼要么天真宁静才是,可她偏偏不。
在她的身体里,仿佛澎湃着无尽的力量。
而这一切,撇开外在环境变化不说,都离不开她强大又韧性十足的内心。
真是一个特别又奇怪的孩子。
最令陈阑珊惊喜的是,姜娴带动她做出的改变,不知不觉间,陈阑珊感觉到她原本僵冷孤寂的心都变的柔软起来,对于生活之中的一切,突然有了色彩,变得明媚又让人期待起来。
姜娴是个大力士,尤其在她心情不错的情况下。
今天,她称得上收获颇丰了。
买完票券,她们最后还是进了林子,那林子里还有人兜售其他东西,她们买到了半袋子黄豆,还有半袋子绿豆,以及半袋子红枣。
这些,加起来少说也有十多斤了,姜娴拎着它们跟玩儿一样。
不仅是这个,她还跟那妇人认识了。
起因是林子里还有人卖糕点和卤食,价钱卖得还不低,姜娴由此意动。
她寻了那引她们进去的老妇人,询问了一下那些糕点的来历,最后敲定了她回去后,可以做一些糕点来买卖一事。
她还记得那妇人最后问她的话:姑娘何以能看出她是这里面的话事人,并且还想着把自己的东西卖到l市来?
殊不知,这些对于姜娴来说,只要细心就能分辨。
第164章 欺软怕硬(一更)
姜娴是从两处看出大娘就是其中话事人的。
第一点,便是大娘母子,只有大娘的儿子,他手上有票券卖,大家都把票券交给了他去卖,而这林子里的其他人,卖的东西零散又杂。
另外一点,还是从那些票券之中看出来的,那些票券大部分是全国的,可是也也有地方上的,而姜娴看到的有l本市的地方票券,还有其他地方的,几乎这个省中l市周边的城市都有,所以姜娴以此断定,大娘家生意做的挺大。
大娘问了,姜娴便答了,她能感觉到,若是她不答,大娘估计不会跟她做“生意”。
大娘给了一个澜山县的地址给姜娴,跟她说,可以先做点吃食送过去试一试。
也是巧了,那地方距离广播站不远,以姜娴的脚程,步行半小时能到!
虽说在华国也这么久了,姜娴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巨大变化,她现在终于活的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了,而不再是一个工具,但有些事情,是难以改变的。
好比赚钱。
翌日开会,就在招待所旁边的市革委会的会议室里。
会议进程很顺利,就是因为姜娴的容貌造成了些轰动,惹得参会的好些人频频看她。
姜娴垂目只当不知,既然出来开会,她穿着极为低调朴素,只跟在陈阑珊身边认真记着笔记。
市广播站王长山站长正好就和陈阑珊等人坐在一边,他随意瞥了一眼,就见跟他隔着两人座的姜娴低眉颔首,垂着眼,笔记上一笔字写的苍劲有力,颇有风骨。
似乎,外界对她的各种视线、讨论都和她无关!
王站长观察了她大半天,见她一直如此,不由赞了一声:好气度。
要说漂亮的女孩,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漂亮成这样,又这般沉稳的,王站长没见过。
王站长心中微动,今年下半年,省里有个广播员联赛,主张是选出队伍来,去华都参加活动。
这事的起因还是刚过去不久的,a国来访华国一事,a国等几个国家带来了乒乓球队伍,和华国拟重新续上外交关系,自此国人开始越发的重视起运动,这不,下半年,要从各省选拔运动员,去参加比赛。
他们每个省,送去华都参加活动的运动员必须是最优秀的,那么配备的队伍之中的其他成员也必须是最优秀的。
若是有幸能去华都,选拔出的文工团的姑娘们负责唱歌跳舞,而广播员必须负责好一些采访工作。
王站长是b市选拔的主要负责人,因为这个事儿,他感觉自己本就少的头发,更少了。
今天,难得看到个他一眼中意的,这么漂亮的丫头,要是专业水平再过硬,倒是个好苗子。
毕竟,若是去了华都,那可是要上电视的,他们j省又不比旁的省差,怎么着都得找最好的上。
王站长寻思着这事,心中实际上已经有点看中了,决定等最近农忙大事搞完了,就好好打听一下这姑娘,为此,他还记下了她的名字。
姜娴对此一无所知,开会统共开了一天半,姜娴跟着姚站长和自家师傅见了好多人,饶是她心智坚定又认真,也忙的头昏脑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