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大明望族 > 第1562章
  寿哥这才露出点笑意来,道:“松江沈氏真是人才辈出。”
  又摩挲着下巴,道:“沈瑞想也该得着信儿了,不知道他的折子会写些什么……”
  第六百七十七章 山重水复(三)
  山东,济南府
  沈瑞确实得到山陕的信报没比京城晚几天,只是反复斟酌折子,迟迟没有往京中递送。
  沈瑞并不太担心安化王这场叛乱,前世历史上这场叛乱仅十八天就平叛了。
  而如今杨一清并没有被夺兵权,又有张永在宁夏镇守,肯定无虞,搞不好他这边看信报时,那边都已尘埃落定了。
  要说担心,只是比较担心丛兰。
  前世历史上是大理寺左少卿周东在宁夏清查屯田,因谄媚刘瑾敛财巨多而被安化王杀于公署。
  而今是丛兰被调去了宁夏!
  丛兰一直是沈瑞敬重的老上司,自沈瑞到登州后,文登的丛家也没少帮衬配合沈瑞执行诸事。
  丛兰为人正直,断无贪腐之事发生,去了宁夏便严查各处屯田、仓场,这自然是要得罪人的,从檄文措辞上看,清丈田亩亦热闹了安化王。
  沈瑞不免悬心,生怕丛兰被安化王趁乱杀害。
  然千里迢迢,除了飞马去信请赵弘沛帮忙关照,旁的实是有心无力。
  自檄文传来,沈瑞便知,离京中乱起不远了,故此他才没有立时写了折子递进京。
  前世历史上这场安化王叛乱最大的作用,是推动了刘瑾的下台。
  那檄文简直就是道催命符。
  所有看过檄文的人都明白这点。
  当然也包括刘瑾。
  历史上刘瑾是藏匿了檄文未让小皇帝看到,直到张永归京面圣时奉上檄文揭发刘瑾罪行,方让小皇帝决定抓捕刘瑾。
  敢藏匿檄文,是因那个刘瑾对京城掌控力极强?还是那个小皇帝真的沉湎玩乐不问政事?后人已无从猜测,而今嘛……
  沈瑞虽不知道刘瑾是否还会藏匿檄文,但深知如今的刘瑾即便有厂卫在手,终还是没达到史书上所说“立皇帝”的程度,更何况寿哥也非那史书中的“顽童”皇帝。
  这檄文,他沈瑞能拿到,旁人也一定会拿到。
  刘瑾,怕是藏不住的。
  届时不知道多少人会上书抨击刘瑾,而刘瑾,又岂会坐以待毙,必是一场“混战”。
  沈瑞手下几个新近从京中来的幕僚中,也有不少人认定此檄文一出,便是扳倒刘瑾的大好机会,极力建言沈瑞上书揭发刘瑾。
  莫说沈瑞与刘瑾原就有过结,便是没梁子,沈瑞要往上走,也必会对上刘瑾的势力。
  如今已为沈瑞谋主的谢先生一开口道:“朝中刘谢旧人被刘太监压得久了,有此良机,必会群起而攻。李王两位阁老与刘太监素有不和,亦不会干看着……”
  当众幕僚更是纷纷跟进:“正是众人合力之时,一举将阉贼拿下!”
  谢先生却冷笑一声,道:“如此局面,与当初刘谢李欲诛刘瑾时何其相似?”
  一句话如冷水泼下,众人登时尽皆默然。
  这几位幕僚皆是沈瑞升官后王华、杨廷和、杨镇、沈瑛等荐来的,在京中官场浸润多年的老幕友。
  沈瑞此番晋升,不止在山东铺开的摊子更大、需要各色人手更多,更因为位置愈高,便不能只向下向下看着地方,还要向上看着京中上层动态,时时关注京中局势。
  陈、姜、大小于几位师爷在地方庶务上精熟,面对错综复杂的朝局却是难以把握。
  这群京中幕僚的到来,着实帮了沈瑞大忙。
  尤其谢先生,乃是先礼部尚书白越身边重要谋士。
  白越是翰林侍讲学士出身,与杨廷和交情莫逆,倍受提携,乃官至尚书位,是杨党的中坚力量。
  白越故去后,其膝下三子皆庶出,学识平平,并未出仕,家中幕僚门客自纷纷散去,杨廷和就接收了其中一批人。
  谢先生来鲁既是受杨廷和所托,也是他见沈瑞年纪轻轻政绩着实耀眼,有背景、有圣眷,又肯干、又会干,实是前程可期。
  到了山东与沈瑞多次深谈,彼此都十分满意。
  而谢先生曾为九卿幕客的身份,及其学识、见识也让一众幕僚心服口服,他即成了沈瑞的谋主。
  谢先生一语提到了当初刘健谢迁被刘瑾赶出朝堂,此桩事直接改变了正德朝朝局,可谓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几位幕僚也是在京多年,不知仔仔细细将这件事研究了几百遍。
  细究起来,当初刘瑾能撵走刘谢,并不是他刘太监有多大本事,根子上,还是因着刚登基的小皇帝对于一直把持朝政的老臣们已十分不满。
  当时朝中皆刘谢李门人,上书必提刘瑾必规劝皇上,这“众口一词”,便是犯了皇上的忌讳。
  而今呢,又是满朝齐齐发力,同样“众口一词”要扳倒刘瑾,皇上心中会半分感触也无?!
  “何况这是‘清君侧’!”谢先生又补充道。
  众幕僚更是无言以对。
  清君侧,清君侧,自古臣下起兵打的多是清君侧的旗号,喊着要保护圣主,然佞臣对应的便是昏君,君王身边出了佞臣,这哪里还是什么圣主,分明就是昏君。
  如今若大家随着檄文的节奏参劾刘瑾,不正是遂了人家“清君侧”的意,在骂皇上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