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冠 > 第328章
  梅殷眼神悲戚。
  方玉山溅射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青花儒衫。
  那么鲜艳。
  宛若鲜花朵朵盛开。
  他缓缓弯下腰,拿起方玉山的长剑,对二儿子梅景福颔首道:“景福,拔剑罢。”
  梅景福在颤抖。
  他还年轻。
  他原本是可以跑的,而且梅景福知道,就算他跑了,父亲梅殷也不会怪他,但是从生下来接受的教育束缚了他,让他没有彻底舍弃忠孝之心,所以他留下了。
  明知是死,也要留下。
  可梅景福终究是怕死的,事到临头,他发现自己没有勇气拔剑,更没有勇气像方玉山一样,对这个世界潇洒的说几句话。
  他颤抖如筛康。
  当梅殷让他拔剑时,梅景福的内心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从牙缝里断断续续蹦出几个字:“父……亲……孩儿……孩儿不……不……想……想……死。”
  一旁的朱高煦一声长叹。
  梅殷也是一声长叹,心软了,“景福,是为父选择错了,可惜事到如今,你我都没有回头路,你如果真不想死,为父便舍弃气节,苟活几日,去求朱棣。”
  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想了很久,才缓缓点头,“如果姑父想要这样,侄儿可以成全。”
  大局已定。
  一个梅景福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但如果梅殷活着去见父皇,为了梅景福的生死而祈求父皇的话,这里面的意味很大:意味着当梅殷跪下的那一刹那,父皇靖难,便得到了建文旧臣的认同。
  从今以后,父皇就是大明再无丝毫异议的正统天子!
  意义无比重大。
  梅景福脸色变了,嘴唇惨白而哆嗦。
  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父亲梅殷,将从一个忠臣于建文帝的骨鲠直臣,变成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从抢夺朱文圭开始到今日的所有事情,都变成笑谈。
  父亲梅殷,将列名史书上,被后世亿万人耻笑。
  而他梅景福,也会因此列名史书中,连那蜀后主刘禅都不如。
  梅景福怕死。
  但他自小耳濡目染,骨子里深处也有读书人的气质,有些事他可以接受,但有些事,哪怕是死,也不敢接受。
  若是接受了,忠孝两字,他无一字沾边。
  于是声音颤抖但坚决无比,“孩儿不敢,孩儿也不愿让父亲背负千栽骂名,成为后人茶话之间的笑谈资本。”
  长剑出鞘。
  然而他看着手中的长剑,却始终没有勇气自刎。
  梅殷按住了梅景福的手,“别勉强自己。”
  侧身,欲要对朱高煦说什么。
  梅景福心中一急,挣脱梅殷的手,背转身,看向洛阳江水,身躯虽然颤抖如筛糠,但看滚滚滚江水的眸子,已坚逾精钢。
  “二皇子殿下,请帮我一剑罢。”
  梅殷叹气。
  朱高煦暗暗惋惜。
  得了,终究也算是平辈的兄弟,他能压住恐惧赴死,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尊重,虽然梅家反了父皇,但终究是皇亲国戚,给他们留点面子罢。
  于是出剑。
  一剑穿心。
  梅景福捂着心口,在朱高煦抽剑之后倒下,身体犹在颤抖——那是临死之前,人类身体机能的本能反应。
  至死,梅景福都没说出任何大义的话。
  但不知道为何,相对于方玉山,朱高煦更尊重梅景福。
  梅殷不敢看儿子的尸首。
  握着方玉山的剑,伸手抚着上面的血,又抬头看着远处朱高煦旗帜鲜明的大明兵马,再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溃兵,一声长叹。
  “梅殷之败,非战之罪,天不容我尔!”
  横剑。
  朱高煦将长剑归鞘,看着即将自刎的梅殷,眼神透着佩服,说道:“姑父,如果你早些时候放下成见,以你的能力,梅家将世袭荣国公,世代富贵,为何要走入歧途。”
  梅殷沉默了一阵,盯着朱高煦,“你以为你父亲会放过我?”
  朱高煦不解,“你从淮安归来,父皇可是处处礼待于你。”
  梅殷哈哈长笑。
  许久,收敛笑声,“礼待?”
  让我老婆写血书劝降,这叫礼待?让锦衣卫日夜监视我,这叫礼待?
  别人不知道,我梅殷还不知道他朱棣怎么想的?
  道衍都想错了!
  从始至终,朱棣就没想过要让自己善始善终,要不然以朱棣的才智,他会不知道那一封血书将自己推到了他的对立面?
  但朱棣还是让宁国公主写了。
  为什么?
  因为朱棣的内心深处,就不想让自己好过,因为自己是太祖陛下最青睐的人,是被选出来辅佐朱允炆的重臣。
  自己若是好好的活在永乐朝,那就说明太祖选的接班人没错。
  太祖选了朱标,然后又选了朱允炆。
  没选朱棣。
  这岂非从侧面说明,他朱棣根本就不配当大明天子,他的靖难,就是一场谋逆——所以从靖难开始,从那一封劝降写书开始,梅殷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下场。
  他之后做的一切,都只是博一线生机,赌一个万一而已。
  可惜。
  赌输了。
  不是输给了朱高煦,也不是输给了朱棣,而是输给了朱高炽——梅殷真没想到,如此好的机会,朱高炽竟然没有趁机弄倒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