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 第190章
  他们不敢想一州刺史之上的前途到底指的是什么,但对刺史的显贵却很了解。
  在当今的关东之地,刺史多出自高氏元从勋贵,比如邺城所属的相州,刺史便是高欢的连襟段荣。
  这番话若是别人来说,或许会被当作戏言,可高澄的身份决定他能够兑现这个承诺。
  张德兴夫妇激动地跪拜谢恩,被高澄扶起,说道:
  “希望张均田能不忘初心,始终牢记在渤海王府时,回答我的一番言语,我虽远在洛阳,却也会关注你的消息,莫要让我失望。”
  说罢,看了一眼张氏,继续道:
  “有如此贤妻,是张均田的幸事,你们之间的家事我不应该管,纳妾也是常理,但若敢抛弃糟糠,休妻再娶,我拼着受人非议,也要为尊夫人做主,将你囚往洛阳。”
  张德兴连道不敢,张氏则满眼的感激。
  丈夫为官,自是好事,但张氏偶尔也不免担心,丈夫为了前程,与高门权贵联姻,交给自己一纸休书。
  微末时恩爱的夫妻,发迹以后是否还能相守,纵使了解丈夫的为人,人心善变,张氏也没有把握。
  如今有高澄撑腰,往后无论张德兴站得多高,也不能嫌弃自己的年纪、出身与相貌。
  高澄回到渤海王府时已经挺晚了,他没有急着用膳。
  唤来邺城渤海王府的管事,要来五百匹绢布,本想明日白天送往张德兴府上,让全邺城的百姓都知道,自己喜爱张德兴这样廉洁奉公的官员,以作表率。
  不能只让贪腐之人过上好日子,廉洁奉公更应该值得嘉奖,有了物质保障,这份坚持才能长久。
  五百匹布也不算小数目了,相当于二十分之一个高敖曹,当然,这个计量单位是奇怪了一点。
  但转念一想,财不露白,考虑到张德兴时常外出公干,家里只有张氏带着一个婴孩,光天化日送五百匹布进门,不是平白给她们母子招祸吗?
  这与高澄的初衷不符,于是吩咐管事让他每月送两匹到张德兴家中,若是将来张德兴外调,再另做安排。
  翌日,高澄下令召集河北各地州郡均田使往邺城述职。
  还没等来各地郡田使,博陵崔氏各房家主与崔暹、崔季舒、崔昂却早就等在府外候见。
  高澄与博陵崔氏,尤其是第二房有仇,以如今三崔在高澄麾下所受的信重,这话听起来荒诞,但确实如此。
  其中关键,在于崔孝芬这个人。
  崔孝芬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自小因才学受到孝文帝元宏的看重,孝明帝时又送女入宫,与胡太后结下姻亲,历任要职,与众多宗室大臣交好。
  相较于清河崔氏在北魏历史上人才辈出,崔暹、崔季舒、崔昂之前,博陵崔氏就一个崔孝芬在撑场面,此人在族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也许是世家大族习惯两头下注,更有可能是崔孝芬与宗室的私交让他失去了判断。
  洛阳叛乱后,牵连其中被高澄处死的就有博陵崔氏曾经的头面人物,崔孝芬。
  不独崔孝芬一人,他八个儿子中,除长子崔勉、次子崔宣猷、三子崔宣度不在洛阳,得以幸免外,其余五人都因牵涉叛乱,而被斩杀于阊阖门外。
  剩余三子被押往晋阳后,受到高欢的安慰与厚待。
  坏事都是高澄干的,与贺六浑有什么干系,他可是个老好人。
  听说博陵崔氏各房家主亲至,高澄若有所思,想来是三崔成功说服了各房家主,他赶紧出门亲自迎接。
  众人来到厢房入座,说明来意,果然是特意来邺城向高澄献上隐户名册。
  博陵崔氏开枝散叶,以其中四脉声望最高,分别是大房、二房、三房、以及安平房。
  大房嫡系有崔伯谦在高欢麾下获得重用、而高澄麾下三崔之中,崔昂是二房嫡系、崔暹、崔季舒是三房嫡系。
  四脉中有三脉为了嫡系的前途,愿意交出隐户,安平房暂时没有子弟如这四人一般被高氏父子倚重,也不愿独立于其他三房,招高氏记恨,将来有了杰出子弟,却因此前途受挫,反而不美。
  有这四脉主导,高澄将要括检隐户的消息传至河北后,博陵崔氏其余诸房也随即整理名册,今日一同献上。
  高澄闻言大喜,当即吩咐家仆准备宴席,款待博陵崔氏众人。
  送走博陵崔氏一行,没多久渤海高氏、封氏、刁氏等族也在高乾的带领下,往邺城向高澄献上隐户名册。
  又是一场宴饮,宾主尽欢,席间高澄向封氏众人言说身在晋阳的封隆之、封子绘父子的近况,又对渤海刁氏悔恨自己当初不该杀刁整。
  孙腾、封隆之曾因元明月交恶,高欢不得已将两人分置,高澄为了六镇勋贵与河北士人之间的团结,委屈自己迎娶元明月,以期消除两人的隔阂。
  果然,自从元明月嫁给高澄,孙腾、封隆之当即和好。
  人家元明月都当了高澄的小老婆,再彼此仇视,岂不是说明还在惦记着小高王的家眷?
  至于刁整之死,那就要说回河北反抗尔朱氏大起义,高敖曹部将刘叔宗当初与兄长刘海宝占据沧州,响应高敖曹。
  刁整却袭杀刘海宝,抢占沧州。
  高澄夺沧州时,为了拉拢高敖曹,给他出气,顺手便杀了刁整。
  渤海刁氏却不敢因刁整之事记恨高澄,看来高欢前段时间领二十万晋阳胡兵往河北走上一遭,效果极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