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我不想提及国家的伤疤,但是六二年那种仓促的作战绝不能在我的任内发生。”萨姆·马内克肖面不改色的开口道,“尊敬的总理,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想明白这个问题了没有?总理你呢,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当然是让巴基斯提以后不会成为印度的威胁。”英迪拉甘地面沉似水的开口,她没有因为总参谋长提及印度六二年的战败就呵斥对方,哪怕她真的很生气,“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各邦,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向我建议,应该马上对巴基斯坦开战,你应该知道这种压力。这个压力要释放出去,必须要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结果才行。”
“作为印度陆军的总参谋长,你能不能保证带来我希望看到的结果,如果不能,那么早开战还是晚开战的问题就一点也不重要。”
“不,这个问题很重要,就算是我们现在开始准备,也不能屏蔽所有的干扰,事实上我们应该在喜马拉雅山大雪封山的季节发动军事行动,而不是现在,我们现在开始军事行动,如果遇到阻碍,巴基斯坦就可能会得到支援。中国人即使越过。也没有办法保证后勤,一旦后勤出现问题,军队也将变成我们的盘中餐。而如果现在调集军队准备攻击,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我们的北方邻居恰好可以得到六个月的干涉时间。”
“这么说至少要秋季才能开始军事行动?”英迪拉甘地有些失望,但也承认对方说的有道理,“看来我们的外交工作还要多多努力才行。”
“尊敬的总理,如果敌人是巴基斯坦军队,我对胜利的结果充满信心。而对于我们,也可以借用这几个月的时间好好准备,领导一支胜利的军队,而不是一群草率从事的乌合之众。仓促行动只能使自己受辱。”
这样做孟加拉的游击队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很艰难,但萨姆·马内克肖认为,只要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切都是值得的。
英迪拉甘地面对了父亲在一九六二年面临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各方都在催促她立刻拿出决断,民族主义浪潮曾经把她的父亲推向了危险境地。
第1394章 真正的大事
如若不是当初空前膨胀的社会舆论,尼赫鲁也不会做出危险的决策,问题还在于她的父亲是当时印度的一号人物,虽然在整个政府已经算是温和派,但却要为最终的结果背锅。
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军队在世界屋脊一败涂地,而当初好战的声音则转为成为了反对尼赫鲁的反对力量,好像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现在时隔近十年,同样的氛围再次在印度出现,英迪拉甘地绝对不能重蹈尼赫鲁的覆辙,萨姆·马内克肖离开之后,英迪拉甘地打电话让两位重要的部长来到总理府。
对于军队迟迟没有表现出来印度人的勇敢,本届政府的两个重要部长早有不满,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财政部长和国防部长一直主张将萨姆·马内克肖撤职,换上更加勇敢的将领来主导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
“前两次和巴基斯坦的战争当中,我们并没有让这个敌人对印度产生恐惧。”
英迪拉甘地对两个重要的内阁部长开口道,“一旦东巴基斯坦独立成功,这将是改变地缘格局的大事,很可能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不满,这个目的是我们要争取的,所以才要在财政、外交、军事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两位部长,你们是否同意这一点?”
从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对外关系是印度面对的头等大事,如果巴基斯坦是一个十分容易被击败的国家,夏斯特里总理也不会答应英国和苏联的共同调停,前往斯德哥尔摩和巴基斯坦人握手言和。
英迪拉甘地现在也取得了和尼赫鲁当初同样的权威,这自然是通过斗争得来的,尤其是之前副总理德赛的几次交锋,最终,国大党议会党团分裂。双方均自称正统,经最高法院裁决,英甘地派称为国大党执政派,德赛阵营和辛迪加派称国大党组织派。
前者坚持尼赫鲁改革的真正精神及温和的社会主义,后者标榜民主自由,反对个人专制,代表大工商业的利益并寻求与自由党和印度人民同盟接近。
土邦问题也是英迪拉甘地十分关注的问题,尼赫鲁自然是尝试解决过土邦问题,但只是拿回来了土邦的行政权,几百个土邦大君仍然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言九鼎,还可以在印度中央政府领取保障金。
她当然是希望彻底解决土邦问题,但困难和父亲尼赫鲁一样,她需要一场战争来取得全国空前的支持,才有这样的威望。
“苏联是可以争取的,英国那边我们要争取有限的中立,至于我们的北方邻居,大自然会帮助我们挡住他们南下的路线,最为重要的是美国,我们必须防备美国潜在的敌意行为,美国海军不会受到大雪封山的阻碍。”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支持西方国家。这时东方集团就批评我们,说我们脆弱。同样地,在我们支持苏联的时候,或者说,在我们可能更多地支持亚非集团国家的时候,西方世界就攻击我们。”
英迪拉甘地目光锐利,“争取苏联、防备英国、做好美国干涉的准备,如果做不到以上三点,最好的结果就是前两次和巴基斯坦的战争走向,要是局势更加紧张,也不能说六二年的惨败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