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 第1551章
  有些事,只能他来做。
  刘协用了一夜时间,写了一篇长达两千字的按语,篇幅和诸葛亮的文章接近。一开始,他自己还没想到这一点,等曹冲一边读一边惊呼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表达欲太强,喧宾夺主了。
  但是反复读了几遍后,他决定还是全文发表。
  算是这十年以来的总结,以及接下来十年的展望吧。
  曹冲赞同这个观点,只是建议单独发表。
  毕竟作为按语,篇幅太长,不仅喧宾夺主,而且头重脚轻,会压住诸葛亮的文章。
  刘协想了想,接受了曹冲的建议,让诸葛亮的文章先发。
  他这篇按语则改为评论,算是对诸葛亮的呼应。这样既能体现对诸葛亮文章的重视,又不至于夺了他的风头。
  很快,诸葛亮的文章就发表了。
  不出刘协所料,因为平实的文风,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尤其是那些读书人,甚至有人觉得这篇文章很平庸,刀笔吏的味道太重,不够高大上。
  反倒是一些读过书,但儒学造诣有限的人,觉得这篇文章有点意思,值得一看。
  几天后,刘协的文章发表了,而且点名道姓,是对诸葛亮文章的评论,一下子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很多人将之前扔在一边的文章拿起来重读,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对照着刘协的文章,揣摩圣意。
  熟悉官场的人大多知道,诸葛亮虽然和天子同年,却是由天子一手调教出来的。别说杨彪、周忠等老臣,就算是荀彧、刘巴这些中生代,也不如诸葛亮得天子信任。
  不出意外的话,二三十年后,诸葛亮一定会官至司徒,成为大汉民生的掌舵人。
  某种意义上,他的态度就是天子的态度。
  更何况天子亲自写了文章,如此明显的表示,如果还看不明白,还是别在官场上混了。
  有动作快的人,拿到文章的第一时间赶到司空府,向周忠表示祝贺。
  诸葛亮是周忠推荐给天子的。诸葛亮得到天子的器重,周忠这个举主自然与有荣焉。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周忠即使现在致仕,也是荣宠无忧,绝不可能落到张喜那种田地,甚至会超过司徒杨彪。
  周忠欢喜得合不拢嘴,拿着文章读了又读。
  仔细研读之后,他上书天子,表示对天子改变政策的支持,并提议改元。
  天下已安,太平已至,不宜再用旧年号,当改元以示百姓。
  刘协读了之后,对周忠的支持表示赞许,却不同意改元。
  天下初安,太平已至,但中兴的历程远远没有结束,百姓的生活也远远没有恢复大乱以前的光景,甚至度田都尚未全部完成。君臣当继续努力,以破釜沉舟的精神,推进改革,争取二十年后,将人口、经济恢复到最盛之时,才算是达成初步目标。
  收到回复后,周忠有点尴尬,但他很快就把这点尴尬放在一边,大赞天子不忘初心,身为司空,他愿意紧跟天子步伐,加紧推动新法,为接下来的发展立纲纪。
  周忠表态,其他的公卿大臣不甘落后,纷纷上书表态。就连一向淡泊,没什么存在感的太尉贾诩都发了言,体现了君臣一心的和谐局面。
  除此之外,太尉府还向都护府、州郡驻军发出通报。
  即日起,战争状态结束,各地驻军当牢记保境安民的责任,除了必要的训练、演习之外,严禁扰民,以配合朝廷休养生息的政策。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尾声
  建安十年春三月,好客之海东岸。
  周瑜、蒋干并肩站在岸边,谈笑风生,不时往远处的海面看一眼。
  “公瑾,收到新年诏书了吗?”蒋干笑道:“司空大人可以衣锦还乡了。”
  周瑜微怔。“我叔祖致仕了?”
  “还没有。”蒋干凑了过来,低声说道:“但是天子已经许了他,他不用担心身后名了。百年之世,也不会像张喜一样,连个谥号都没有。”
  周瑜眼神闪烁。“这新年诏书里还说了什么?”
  蒋干转身,让人取过一份诏书抄本,塞到周瑜手中。周瑜也不多说,展开细看,一会儿就看完了。只是看完之后,他的表情并没有因此更清楚,反而有些凝重起来。
  “这么说,天子十年内西征的可能微乎其微?”
  蒋干点点头。“有些遗憾,不过这也是好事。中原是大汉根本,大战之后,百废待兴,的确需要天子坐镇,才能将新政推行到底。十年、二十年后,等诸葛孔明辈成为二千石,新政才算真正落地。现在嘛,只是播下了种子,生出了嫩芽,能不能收获还不清楚。”
  他说着,伸手指了指远处的山川。
  周瑜没有回头,但他清楚蒋干在说什么。
  他从北疆赶来,用了大半年时间,在两海之间找到了一条通路,并开辟了土地,撒下了种子。可是秋天能不能收获,现在还不清楚。四周的山民对他的到来并不完全是欢迎,不少人觉得他惊动了山神,有可能招来灾祸,时代想着砍下他的头颅,向山神请罪,然后再踏平他开辟的土地。
  正如此刻,中原虽然太平,却还有不少人因为度田被夺去了土地,对天子抱有敌意,时刻准备着推翻新政,甚至改朝换代。
  改变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就像好客之海,也不总是风平浪静,时不时会掀起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