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历史军事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575节
  “没关系,随便找个借口嘛,你们如果有更好的理由,也可以提。”张顺看这两位表情,哪里不知道他们如何心思,不由笑道。
  好家伙,洪承畴和吕维祺闻言思索了半晌,还真没有更好的理由,只得依了张顺。
  “殿下,臣是这般谋划!”洪承畴又继续汇报道。
  “在洛河、渭河和黄河交口的三河口处设立转运站,建立粮库,专门转运往来粮草,此其一也。”
  “其次,分别在绛州、平阳、霍州、汾州介休、太原建立粮站。”
  “其中绛州、平阳、霍州和介休为转运站,太原为存储站。”
  “等太原城已下,义军一应供应皆自太原始。”
  “凡此一千二百里,皆走水路,其中损耗、费用不及陆运五分之一,节省钱粮无数。”
  “嗯,此策甚妙!”张顺点了点头道。
  本来他率中路主力军攻打山西,就存着利于其水道的心思。
  前世张顺在历史教科书上听说过泛舟之役,当年秦国曾经同样利用这渭河、黄河和汾河运输粮食。
  没想到如今过了两千年,虽然沧海桑田,河道已经淤积严重,不复昔日之盛,依旧能勉强使用。
  “那个……那个,其实舜王,臣倒还有一计!”吕维祺平时几乎不参与军机,这会儿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由张口道。
  “吕先生请讲!”张顺对他的尊重一如既往。
  “平阳府乃是苏州府外,天下第二赋税大府,土地丰饶肥沃,人口众多。”吕维祺不由提道。
  “若是义军占据平阳府以后,可以广设官吏,征发粮草、劳役。”
  “一则能够大大减轻粮草辎重运输之费,二则便于长治久安,拉拢士绅。”
  “哈哈,吕先生所言甚是,只是目前义军文官依旧不足,颇为为难。”张顺闻言笑了。
  其实他也早有如此打算,只是义军之中人手亦是紧缺,也不知道究竟能够征收多少。
  “绛州韩霖、泽州张慎言、窦庄张道俊皆是晋人,如何谓之无人?”吕维祺闻言不由笑道。
  “言之有理!”听到吕维祺说到这里,张顺也笑了。
  吕维祺话说得很委婉,但是张顺也听出来他的意思了。
  以往以“紫金梁”王自用为首的义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以后,和盗贼无疑,彻底坏了名声,故而有可能影响张顺的名声。
  与其如此,不由正好抽调张顺麾下山西籍官员,以便展开“统战”工作。
  原本张顺听了张都督的建议以后,还打算让他跟随自己,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随地造炮。
  如今听了吕维祺之言,不由改了主意,便笑道:“吕先生真是思虑周全,既然如此,那回头就抽调韩霖、徐子渊随我前往山西便是。”
  洪承畴见两人分说完毕,便接话继续道:“北路军粮草辎重,只能依靠牛马牲畜。”
  “其中一车不过载重千斤,一骡不过驮一百余斤,不如舟船远甚!”
  啥意思?
  就是北路军进攻路线虽短,却只能依靠人拉马拽,别无办法。
  “这……能不能多征用一些牲畜?”张顺想了想,没有太好的办法,那只能用牲畜顶上了。
  “要说有,其实也还真有!”洪承畴犹豫了一下道,“只是要看舜王脸面如何!”
  “此话怎讲?”张顺心想:咱们好端端的正说着粮草,又与我脸面何干?
  “榆林将领之家,多畜牛马。其中左总兵家中良马三五千匹,俞总兵家中亦有一两千匹。”洪承畴不由冷笑道。
  “其他榆林将门,各有良马数千匹不等,牛羊无数!”
  “舜王若能讨来马、骡两万匹,牛数万头,何愁粮草不济?”
  “除此之外,诸王府亦有牛马骡牲畜数万不等,可以一体征发。”
  “这么多?”张顺不由大吃一惊。
  “原本陕西官营草场数百万顷,养马一十六万,最终如何落得如此下场,还不是被他们中饱私囊、据为己有?”洪承畴不由又提醒道。
  好嘛,上次张顺打秋风,愣是在老丈人那里挤出来一营骑兵营出来,却没想到他们依旧还有如此油水。
  “这样吧!”张顺想了想道,“王府产业之中到底有多少牲畜,你派人清点明白,全数作为军用。”
  “榆林那边我再想想办法,尽量再借过来一些。若有缺额,回头还是想办法没收山西边地的牛马骡等牲畜为上!”
  第145章 过节
  一次性动员二十万人的准备工作,其中繁琐复杂远远超过张顺的想象。
  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古代社会的战争组织严重依赖将领个人能力和基层官吏和武官的素质。
  而对义军来说,经过马英娘军校的培训,武官的基本战术素养还不错。
  但是基层官吏这块几乎全盘接收大明的人员和架构,实在是令人头疼得厉害。
  什么贪污受贿、耀武扬威、损公肥私、拖延怠慢,等等五毒俱全、不一而足。
  但是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张顺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清理,便只好依托义军武力威慑,进行精细化管理。
  所谓“精细化”管理,自然包括很多繁琐的细节,耗费心神。
  比如粟一石,去壳以后仅得六斗小米。
  再比如一石小米从西安草滩口装船,运到三河口转运站以后。
  可能因为水汽蒸发,实际不足一石。
  当然也可能因为下雨淋湿或者船夫故意洒水增加重量,然后盗取饷米。
  这一桩桩一件件,忙的义军上下头都大了。
  这一日,张顺正在存心殿批复文书,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起,打断了自己的思绪。
  张顺皱了皱眉头,又继续批复下去。
  结果,不多时,又“砰”的一声响起。
  “悟空,外面什么声音?”张顺只觉得心烦意乱,不由恼道,“哪来的炮仗声?”
  “呃……是两位小公子在后院里施放炮仗。”悟空闻言跃跃欲试道,“要不俺老孙前去看看?”
  “算了,你要去了,恐怕这两个熊孩子就要变成三个了!”张顺哪里不知晓悟空的心思,苦笑着摇了摇头,放下手里的笔道。
  “算了,还是我去走一遭,收拾他们一顿妥当!”
  张顺所谓的“熊孩子”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养子张化吉和嫡子张平安两个。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一转眼,当年的两个小娃娃,一个已经两岁半,另一个也快两岁了。
  别看这两个小家伙年纪不大,却十分顽劣,经常一个不注意,就给你惹出来一通事儿出来。
  张顺走出了存心殿,向后穿过了前门,进入到后院。
  后院并不大,里面只有几处寝宫,分别安置着张顺的婆娘。
  张顺兜兜转转,不多时便望见那两个小家伙蹲在那里。
  一个一只手拿着一根线香,另一只手捂着耳朵,试图点燃面前的一个炮仗,一个正站在旁边望风。
  “干什么呢?”张顺不由上前呵斥道。
  “啊啊啊~”两个小家伙一见张顺过来,连忙丢了手中的线香,舞动着小手跑了起来。
  他们一边跑,一边笑,还时不时回头查看着张顺的动向。
  “哎呦,哎呦,你俩别摔了!”眼瞅着两个小家伙如此欢乐,本来还一肚子火气的张顺不由吓了一跳道。
  “怎么了,怎么了?”那李三娘正在附近忙活,听见了孩子叫唤忙跑了过来。
  一看是张顺,李三娘就要上前打个招呼。
  结果两个小家伙一看来了“救星”,顿时“娘亲、娘亲”的叫着扑了过去。
  “哎!”李三娘无奈,连忙蹲下去,一手一个接了一个,然后像拎小猫似的把两人拎了起来。
  “哎。你别勒着孩子了!”张顺见状吓了一跳。
  “我都养两年了,勒着勒不着,我还不知道?”李三娘闻言没好气道。
  话音刚落,李三娘发觉自己口气有点生硬,不由又改口道:“怎么了?你今儿个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哈,听到这两个小家伙在调皮捣蛋,过来看看!”张顺撒了个谎。
  “师傅刚才想过来揍他们两个来着……”悟空担心自己两个“朋友”受了委屈,连忙出卖了张顺道。
  “嗯?”李三娘眉头一挑,如同一只雌虎一般盯着张顺。
  “没得事儿,别胡说!”张顺连忙训斥了悟空一句,这才解释道,“我就是忙里偷闲,随便转转,凑巧了!”
  “真的?”
  “真的!”
  ……
  “你怕不是忙昏了头,不知道最近是什么日子了吧?”李三娘上下端视了张顺半天,突然笑道。
  最近有什么节日?
  小孩生日?
  李三娘生日?
  结婚纪念日?
  ……
  张顺原本疲惫的大脑又开始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看你忙的什么日子都记不得了!”李三娘又好气又好笑又心疼道。
  “啊?过年?”张顺这才反应过来,难怪最近府里气氛有些热闹,原来又是一年要过去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