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穿越重生 > 天汉之国 > 天汉之国 第296节
  翻看了一下记的笔记,木盈道:“明天我们沿着昌水进山,参观几个工场。第一家,就是轴承场,专门制造机器用的轴承的。贺干办说,没有轴承,机器费力就多,而且很容易坏。有了轴承,就完全不一样了。什么是轴承?轴,持轮也;承,受也。所以又叫作轴受。就在轮子里面,一面支撑着轮,一面连着轴的东西。——算了,我也说的不太明白,明天大家自己看吧。总而言这一句话,这里制造的是机器的重要零件。”
  公乘博文道:“我们要做官的人,看这些干什么?”
  木盈道:“因为这些东西极其重要。以后到地方做了官员,就有推广机器的职责。今天让大家看一看,这些机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以后几天,沿着洛水向下,看看现在能制的机器。简单来说,从这里向洛水上游,是制造机器所用零件的。向下则是制造各种机器的。”
  众人听了,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来看这些干什么。
  木盈道:“说实话,我们虽然知道机器,但哪个管机器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但宣抚这里不同,认为机器制造是比种田的耕牛之类更重要的东西。”
  郑刚中听了皱眉:“木兄,你说了半天,还是不知道为什么组织我们来看这个。”
  木盈叹了口气:“你不知道,我又怎么知道呢?贺干办说,此事是宣抚特意吩咐的。以后的官员,都要知道这些东西。到了地方,要向百姓推广这些东西。唉,宣抚让看,我们就去看好了,不必多问什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不由一同叹气。
  地方当官,无非钱粮和百姓,什么时候需要知道机器怎么造出来了?
  送走了众人,贺絪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发呆。他是宣和六年进士,济南府人。金军南下,没有与家人南逃,而是到了两淮地区。前年从两淮到了信阳军,做了罗山知县。今年王宵猎北上占领了洛阳,被辟为宣抚司干办。
  这些日子,贺絪一直组织襄阳工场的搬迁,为新场选址。并组织人力,建设新工场。
  如果不是见了制造出来的车辆和机器,贺絪也不知道这些工场是干什么的。当明白了整个制造链条,才感叹其中心思之精巧。没有这些零部件,机器很多时候不实用。有了这些零部件,机器就不同了。
  第724章 不知讲的什么
  昌河全长百里,从崤山迤逦南来,在三乡镇汇入洛水。河水湍急,两岸都是大山,水利丰富,而且容易利用。
  出了镇子,向北走不到十里,就进入大山。沿着昌河一路逆行,又走十里,就见到前面有大片房屋。
  贺絪道:“前面就是新建的轴承场了。今天下午我们就在场里观看,晚上住在这里。明天天亮继续北行。”
  众人一起称是,随着贺絪走到了场门前。
  就见一个吏人站在门前,见到贺絪等人到来,急忙上前见礼。略作寒暄,众人进了场内。
  进门不久,就见一排大房。都是砖砌,显然盖起来并没有多久,一切都是崭新的。
  吏人带着大家进了一间大房子。里面有十几排桌子,桌子后面放着椅子,看起来能坐一百多人。
  贺絪道:“这里是轴承场学习的地方,大家都找位子坐下。”
  众人何时见过这种场面?都是一头雾水,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
  吏人站到前面,道:“在下林曾,在轴承场里管着接待前来参观的人员。在场里的时间,你们有什么事,尽管找我就好了。一会吃饭。吃过饭后,按你们分的组,由人带着进场参观。”
  下面续商贤忍不住,问道:“请问,什么是轴承?你们这里是怎么做的?做了有什么用?”
  林曾听了,转头对贺絪问道:“干办,这里的日程表,你没有发给他们吗?”
  贺絪一拍脑袋:“是我的错!一时之间忘记了。”
  说完,从带的书袋里找出一叠纸,叫过各个组长来,发给他们。
  林曾对众人道:“还不到吃中午饭的时间。一会有人来,向你们讲一下什么是轴承,怎么制造的。”
  刚刚说完,一个拿着几页纸的年轻人进来,站在台子下现。
  林曾急忙道:“这是我们场里负责技术的逄官人,让他给大家讲一下。”
  说完,走到一边,从桌子里拿出一叠本子,还有一堆铅笔。把各处组长叫过来,让他把本子和笔发下去。说是让大家做笔记用,离开时可以带走。
  大家都是用惯了毛笔的,拿到铅笔,都觉得十分新奇。打开本子,发现纸质非常好,远不是外面能买到的。
  中国古代是有硬笔的,鹅毛笔、简陋的钢笔都有。不过这些属于专业工具,大多是会计人员在用。由于常用纸张的关系,社会上绝大部分人用的都是毛笔。不过在这个时代,毛笔的持笔姿势多种多样。既有后来的标准姿势,也有后世的持硬笔姿势,用起铅笔来并没有什么困难。
  逄官人走上了讲台,看了看众人。道:“大家好,在下逄泽,在场里做技术的。今天由我,向大家讲解一些轴承的基础知识。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说完,从桌子上拿了一枝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轴承”两个大字。大字下面,又写两个小字:“作用”。写完了,转身看着大家,道:“轴承的作用是支撑轴,让轴上的零部件做旋转运动,保持精度,并减小磨损的机器零件。”
  说完,又在黑板上写了“支撑轴”、“旋转运动”、“减小磨损”几个字。
  下面的官员根本不知道逄泽讲的是什么,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要干什么。
  逄泽不理会众人。从轴承的功用开始谈起,讲了轴承的种类、怎么命名、各自特点、用在机器的什么地方等等诸多知识。然后把黑板上的字擦掉,讲起轴承的结构,分几个零部件,怎么制造。一边讲,一边把重点写在黑板上。
  下面的官员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逄泽在讲什么,自己知道了这些有什么用处。
  一切讲完,逄泽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转身看着大家,问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可以问我。”
  下面鸦雀无声。
  过了好一会,杨志才小声道:“我们什么都没有听懂,怎么办?”
  逄泽有些不知所措,转身看着林曾。
  林曾见了,急忙走上台。道:“我们谢谢逄官人。好了,大家拿好纸和笔,我们去吃饭。”
  逄泽看了看众人,不由摇了摇头。也不多说,径直离去了。
  看到林曾走下讲台,贺絪走上前去,低声说道:“你们员到这样听课的人多吗?刚才我看了,下面的人根本不知道讲的什么。有的还在本子上记一下,大多数都不知道听的是什么。”
  林曾道:“若是其他行业来,这种事情也有。算了,这些都是新来的进士,哪里知道这些?到了下午,带着他们去车间转上一转,不白来一趟就是了。”
  贺絪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出了房间,众人随着林曾,到了一排柳树后面的食堂。
  在门口,贺絪道:“大家一个跟一个,排好队,不要乱了队形。前面有餐具,每人自己拿。记着,是一个餐盘,一个汤碗,还有一个勺子一双筷子。”
  说完,与贺絪一起,带着大家进了餐厅。
  这些官员是工场的客人,餐厅打饭有专门的窗口。无非是食堂分一部分菜,派几个人过来罢了。他们打完了,剩下的菜还拿回去,卖给场里的工人。
  众人跟在贺絪身后,学着他的样子,各自拿一个餐盘,一个汤碗,一个勺子,一双筷子。餐具拿到手里,分量十分轻。仔细看,才发现都是木头做的。
  公乘博文跟在贺絪后边,走到了打饭窗口前。就见里面的菜都用大木盆或者大木盘装着,种类十分丰富。不但有肉有鱼,还有种类繁多的蔬菜。
  贺絪道:“一个人吃一个荤菜,两个素菜,不要打错了。鸡蛋和鱼算是素菜,不过只能打一样。”
  里面打菜的师傅听见,急忙道:“诸位都是官人,上面交待过了,并不限制样数。想吃什么尽管打就是,只是不要吃不完浪费了。今天备的菜多,不怕你们不够。”
  贺絪笑着道:“如此就多谢了。给我一份鹌鹑烧肉,一份豆角炒肉,一份丝瓜炒鸡蛋,再来一份凉拌藕片。”
  里面师傅用勺子一一打进餐盘里,贺絪端着餐盘一直向前走。
  第725章 滚子
  李汇打了饭,学着别人到桌子边坐下。对郑刚中道:“没有想到这里做工的人吃的如此好。”
  郑刚中指了指另一边,道:“怎么可能?今天我们是客人,饭菜格外好罢了。那边工人吃的东西我看了,只有豆腐和鱼,没有肉。若天天这样吃法,还赚什么钱!”
  “原来如此!”李汇恍然大悟地点头。“我们做官的,许多人家都不能顿顿吃肉,更何况这些工人。”
  鱼不便于运输,根据地方不同,价格相差很大。像长江边,特别是鄂州一带,鱼价极贱,跟不要钱一样。而缺水的内陆地区,价钱就贵了。这里临洛水,周围人口又少,鱼价也很便宜。
  饭有三种,白米、黄米和馒头。李汇是北方人,拿了三个大馒头,就着菜吃得狼吞虎咽。他家里人口太多,靠自己一个人的官俸,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今天有肉又有鱼,当然要多吃一些。
  一会吃完了饭,林曾与贺絪带着众人把餐具放到指定的地方,走出了食堂。
  林曾道:“吃过了饭,休息半个时辰。场里地方有限,你们到刚才的课堂里去,或者就坐在外面。半个时辰后,我来找你们,一起去参观工场。”
  说完,径直去了。
  众人不知道该怎么做,都看着贺絪。
  贺絪道:“想去房间里的,就跟我到课堂去。不想去的,就在树荫下歇息吧。这里是工场,千万不要到处乱走!”
  众人称是。
  贺絪带着一部分人去了课堂,剩下的人坐在柳阴下,说着闲话。
  公乘博文对木盈道:“木兄,我们到这里做什么来了?今天那个逄官人,讲的东西云里雾里,我一句也听不懂。我见你在本子记了许多,你听懂了吗?”
  木盈道:“我听懂什么?不过是逄官人在黑板上写什么,我就记什么罢了。我自小读的是圣贤书,哪里知道轴承是什么东西!还建了这么大一个工场,也不知道有什么样的用处。”
  众人一起点头称是,个个报怨不已。从洛阳到这里二百多里路,就干这些?
  郑刚中道:“我觉得,可能宣抚的治下,以后会有很多这样的工场。让我们来看一看,工场是什么样的。他们做什么样的活,过什么样的日子。哪怕什么也看不懂,我们终究是已经见过了。”
  木盈点头:“想来是这样了。若不然,我们来做什么?”
  说完,翻自己的笔记本。道:“一会去看的,就是轴承怎么做出来的。刚才逄官人讲,这里做的轴承,一共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内圈、外圈、滚子和保持架。这东西看着简单,做起来却十分不容易。这里产的车,一般轴上都安装了两个轴承,所以走起来特别轻快。”
  公乘博文摇头:“不懂!那个逄官人讲的,我是一个字也不懂是什么!”
  其他人听了一起点头,都说没有听懂。
  郑刚中叹气。自己也没有听懂。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哪里知道讲的是什么。
  过了约摸半个时辰,林曾走了过来。让各组长整队,准备进入车间。
  队伍整好。林曾对众人道:“车间里面的工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不能够分心。各位进到车间以后,记住不要说话,默默看就好。哪怕有不懂的,也要出车间之后再问。”
  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才带着人向第一个车间走去。
  林曾没有带人按零件的生产顺序看,而是根据车间的位置,由近及远。
  第一个车间,是生产滚子的。粗加工好的滚子,送进这个车间,由工人手工打磨、测量,而后包装。每一条生产线都不长,排列得整整齐齐。
  众人分成几组,每组参观一条生产线,由组长维持秩序。
  郑刚中走到一条生产线前。就见生产线旁是几个木头做的箱子,箱子里装了许多圆滚滚的铁块。一个工人搬起一个箱子,把里面的铁块倒在面前的工作台上。这一部分的工作台是斜面,滚子倒上去,就滚到下面的槽里。槽前面比较宽,越向后越细。工人不时用手整理上面的滚子,让他们排成整齐的队伍。
  在他前面,有几个工人骑在一个架子上,不住的踩脚下的蹬,像是水车排水类似。就见滚子所在的槽里,不断有铁屑从下面漏出来。槽里的滚子,不断地向前方走。
  郑刚中睁大了眼睛,看着这机器,却看不出是什么原理。
  走到后边,槽里的滚子已经变得非常光亮,除了两头,再没有一丝锈迹。
  后边两个工人,拿起槽里出来的滚子,向面前的一个圆筒里塞。有的放到后边去,有的就放到一边的盒子里。郑刚中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分的。
  分好的滚子,前面有工人装好,又放到一台机器上,把两端磨光滑。光滑了之后,装到一个小的木头盒子里。
  在里面看了没有多久,林曾便带着众人出来。在车间外站好,对众人道:“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郑刚中忍不住,向林曾问道:“这车间做的是滚子,只是不知道,怎么后面就变光滑了?”
  林曾道:“你们看到蹬车子的人了?他们的力带动辊子,在槽子里把滚子磨光滑。”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