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青鸟乐队已经有下一首单曲的计划了?”托尼来了兴趣,他下笔如飞。
“是的,还是威廉的原创,叫做《与我共舞》,我喜欢这首歌多过《公路骑士》。”
爱德华拉回脱缰的话题,还抓紧机会为下一首单曲做了宣传。
“那么青鸟乐队的创作核心是威廉,对么?”托尼又提出一个问题。
爱德华回答:“是的,威廉五岁就能作曲,是个真正的天才。当然,我们不会让他承担所有压力,我们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他创作。”
威廉插嘴:“比如《公路骑士》的灵感就来自于迈克尔。他是男主人公的原型。”
迈克尔带着一点怨念接话:“而威廉是歌曲里女主人公的原型。”
“哈哈哈哈哈!”托尼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完全把这当成了开玩笑。
迈克尔非常无语,记者走后就跟他们嘀咕:“这记者到底靠不靠谱?”
“毕竟是nme的记者……”爱德华欲言又止。
“我看他完全被威廉蛊惑了。脑子不够清楚。”乔尼犀利地点评。
一周之后,青鸟乐队拿到nme的新刊,看到了他们的专访,其内容鬼话连篇:
“……迈克尔·伯德和乔尼·伯德言辞机智幽默,主唱威廉·布鲁斯友善真诚,可亲极了……”
第33章 发行专辑?
迈克尔看了一会nme,然后很快就意识到实在没什么好看的。整篇专访除了关于他们下一首单曲的内容,基本就没几句靠谱。
他把刊物随手往沙发上一丢。
威廉把它捡起来,边看这篇文章边笑:“那个记者还挺可爱,重要的是很有眼光。”
是啊,他真有眼光,才会大赞威廉的“真诚友善”。
乔尼还是有点郁闷:“所以从此我和迈克尔就姓伯德了?”
“有什么不好,”迈克尔耸耸肩,“反正你一直讨厌你的姓名,我刚好也讨厌我的姓氏。”
“你当然愿意姓伯德(bird)了,你这个爱鸟狂。”乔尼挖苦他。
“嗨,绅士们。”此刻布里茨先生上门拜访,他整个人都喜气洋洋,“你们知道吗?《公路骑士》都卖到美国去了!”
“美国?”爱德华挑了下眉毛,若有所思地问,“它在美国销量如何?”
“非常好!”布里茨先生说,“比在欧洲卖得还火爆,美国人爱死这首歌了!你们得感谢理查德,真不知道他怎么会认识那么多美国的腐败dj。”
“主要是靠您。”爱德华恭维道,“是您找到了美国的发行商。”
“哦布里茨先生,没有你我们可该怎么办。”威廉喃喃自语。
“不要随便奉承我,小滑头。”布里茨先生这么说,但从他的表情能看出他很受用,“说真的,你们该考虑下一个问题了——你们的第一张专辑。”
“专辑?”青鸟乐队甚至没想过这件事,威廉茫然,“难道不是下一首单曲吗?”
“单曲当然也要发。但是如果你们的下一首单曲依然如此畅销,就可以考虑专辑的事了。”
“专辑?专辑该有多少首歌啊?”威廉掰着手指算数。
“别担心,如果原创歌曲不够,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翻唱歌曲。”事实上,许多乐队在第一张专辑中通常都是这么做的。
“不,”威廉对此却十分坚持,“我们的第一张专辑必须全部用原创曲目。我希望它们全都是青鸟的歌。”
布里茨先生有点奇怪:“为什么?”
“就是……”威廉也说不清楚,那好像是他自己的一种执拗,“不然我觉得它就不够完整。”
这种坚持很古怪,毕竟此时的专辑还并没有整体性的概念,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堆歌曲的合集”。
即使知名歌星也不会坚持说“这张专辑里必须都是我的歌。”毕竟加上几首大众喜爱的翻唱歌曲能卖得更好。
不过威廉毕竟是威廉,天才古怪的坚持最终都由身边的人让步。布里茨先生果然退让了,他说:“如果每一首歌都达到发行标准的话,当然可以不用别人的歌。”
他拍了拍威廉的肩:“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加油写歌吧。”
《与我共舞》和《彻夜狂欢》之前已经写好,加上《公路骑士》,他们目前一共只有三首歌。
可是按照33又三分之一转黑胶密纹唱片能够承载的容量,他们需要12首歌。
所以这张只存在于他们想象中的专辑,还缺少四分之三的内容。
威廉再次开始承受巨大的创作压力,因为此时他不仅要保质还要保量。无论是否有灵感,他都要压榨自己在期限内拿出作品。用布里茨先生的话来说——这就是商业。
布里茨先生还半开玩笑地表示:“要不要回归古典界,那里的乐迷比较长情,不会因为你好几年都没有新作品而抛弃你。”
“绝无可能。”威廉斩钉截铁。都到了这一步,怎么可能回头。
威廉想起之前迈克尔带他出去兜风,让他产生了创作灵感。于是他企图如法炮制,开始将目光投向身边的其他队友。
他首先盯上了爱德华:“爱德华,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我们出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