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渡口,新津港。
朱富贵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但老实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在这里送别李伴伴。
在朱富贵的记忆中,自己是李伴伴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的,是赤胆忠心的好太监。
按理来说,他如今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理应在宫中享享清福了。
可正所谓好饭不怕烧的晚,好男不怕没有卵。
原来李伴伴是一个清谈高论俱竖儒,负剑挟弓有厂公的武太监!
虽然很给李伴伴一个锦衣玉食,慵懒奢华的晚年,可天子也不能剥夺人的梦想不是?
著名大航海家黑胡子就曾经说,“人的梦想是永远不会结束的”。
得知李伴伴梦想的那一夜,朱富贵辗转难眠,从凌晨三点一直辗转反侧到凌晨六点,都不曾休息。
终于,他做出了一个遵从祖宗的决定。
让李伴伴出海远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朱富贵相信,身负皇恩,怀揣梦想,继承马三宝伟业的李伴伴,一定能为我大明平定海波!
海风吹湿朱富贵的眼睛。
远眺无言,唯有泪千行。
朱富贵挥舞着绣龙手绢,向远去的大明靖海舰队送上最诚挚的问候。
而在朱富贵身边,石定忠、沙经方还有伊凡娜也都哭成了泪人。
这倒是不他们和老李太监有什么深厚的情谊,而是这次靖海舰队的医疗总兵官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挚友李复明。
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此去南洋,老李太监的养子,国子监医学系第一高材生,宝芝堂事实上的掌舵人,李复明同学自告奋勇,要让吾皇的仁慈之名在南中国海上远播。
当然,除了救治受灾的华民之外,李复明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便是照料老李的身体。
古之所谓瘴气,其实就是南方地区的热带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之流。
在靖海舰队的医疗船上,早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药品和防蚊用品。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一顶不起眼的蚊帐,其实要比所谓的特效药更能有效地保护船队。
除了蚊帐之外,驱蚊灯、防蚊服之类的东西同样也有配备。
另外还有一样重要的东西就是净化水源的简易过滤器。
干净的饮用水永远是灾区生存的必需品。
至于说各类热带疾病的特效药,自然也是携带的。
不过和上次去下关对付肺结核一样,药品再怎么充足,在庞大的人口面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战胜瘟疫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向当地华人传授相关知识。
比如说华人的“喝热水”的“老”传统,这次就应该提前八九十年点出来了。
当然,这些都是医学院公共卫生学方面的知识,李复明比朱富贵专业多了,他早就有了一套成熟的方案,世界公卫之父·朱富贵看了觉得非常欣慰。
其实随着第一代国子监学生陆续完成学业,朱富贵已经越来越少参与到一线教学了。
他和邢九六博士两人虽然联手开创了大明各个学科领域的基业,不过未来是属于年轻人嘛。
朱富贵要做的只不过是学着刘皇叔的动作,拉住李复明的手,深情地道:“李伴伴是你父亲,也是我的长兄,如今朕不能抚照他身前,你可一定要好好尽孝!”
李复明当然哭得稀里哗啦的。
抽着鼻子保证,一定会关照好李老太监按时吃降压药,吃护肝片。
不过仔细回想起来,那个时刻,哭的最伤心的还是老李他本人。
他哭得好像一个三百斤的孩子。
甚至直到现在,舰队已经远去成为数个小点,朱富贵仿佛还能听到老李的声音在回响。
他好像在喊什么“洒家晕船”,“洒家不要去见食人生番”,“洒家要去见万岁爷”之类的胡话。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伴伴,他定是不忍这天下苍生为自己的千秋伟业而凋零,故而发出胸中激荡之气。
如此忠义,当浮一大白!
朱富贵吨吨吨将可乐一饮而尽,然后转头离开。
这感人的一幕也被《大明时报》忠实的记录下来,传递到每个大明公民和海外华人的面前。
·
说句实话,让老李出去走走这事,真不是朱富贵狠心。
老李太胖了。
人家是每逢佳节胖三斤,他可是有事没事胖三斤。
最近一次年中体检,老李体重已经超过了330斤,血压更是超过了180毫米汞柱。
这样下去,朱富贵觉得他指定是不行了。
俗话说,获得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远行。
而又有什么远行能比新马泰300日游更令人心神舒畅的呢?
所以,这绝对不是把老李往火堆里推,而是在救他。
当然,顺便能以太监的特殊身份一石二鸟地在南洋实现对英帝国主义的切香肠行动,那就再好不过了。
就算最终失败,至少也能在南洋华侨心中留下好印象,结个善缘。
而且靖海舰队此去南洋还有一个任务。
当年郑和下西洋,从索马里带回了长颈鹿。
其实南洋本身也有许多有趣的动物。
比如婆罗洲的猩猩和貘,爪哇的犀牛和老虎,暹罗的大象和鳄鱼,这些都是我大明的固有财产,靖海舰队将会将它们带回来。
朱富贵早就答应了凤都的小朋友们给他们发熊猫了。
虽然暂时还做不到,但在凤都建一座动物园还是应有之义。
这个年代也没有动保组织来找麻烦,弄几个马戏团去新鲁、新苏,甚至是倭岛都护府巡回表演,也是很不错的主意。
既然文化值的产出受观众喜爱程度而变化,那么朱富贵觉得,这些动物一定会给大明带来相当可观的文化值。
当然,如今运输条件有限,也没有麻醉枪之类的抓捕利器,朱富贵估计每运回来一头老虎,南洋就要死上一百头老虎。
不过这些野生动物资源自己不破坏总会有人破坏,负罪感什么的,还是丢一边算了。
而且这个时代,打虎还是英雄,印度据说十八世纪有20万头老虎,现在估计少说也有大几万头,东南亚估计也是如此。
大明官兵在南洋打死几百头老虎,想必得到的只有欢呼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