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可如今自己两世为人,才明白冥冥之中真的有神佛之力的存在,不禁也虔诚的双手合十,在心里感激佛祖给了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也求佛祖能够保佑自己和如柏,报仇报怨。
  拜过佛祖,老太君和薛氏随执礼僧到禅房听禅,小辈们则三五成群在寺里观赏游览。
  如筝陪着如柏拜了文殊菩萨,如柏便约了如杉去后山看碑林书法,如筝回头看看如婳和如棋已经去的远了,便带了如书和丫鬟们沿着寺中小路游览风景。
  不一会儿,姊妹俩发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菊花,正说笑欣赏时,却听旁侧小院子里一阵喧哗:
  “施主,不是我赶你走,我们护国寺的外院禅房虽然是给施主们白住的功德之地,可您这天天熬药夜夜捣砧,搞得其他施主们都睡不好,长老这才让我请您出去,若是您愿意,鄙寺愿意奉上白银十两,施主还是……”年轻执礼僧的声音突然被一个清澈的声音打断:
  “不必了,小师傅……”那人长叹一声:“是我给贵寺添麻烦了,可要我不捣药,不熬药,还不如要我的命呢。”那人冷笑一声:“没想到偌大的京城,竟没有我叶济世片地存身,罢了,告辞!”
  听了她的话,如筝心里一顿,她记得前世京城曾经出了一位江南名医,不到三十岁便进入太医院,三十岁成为院判,据说前途不可限量,似乎此人就是叫叶济世,再加上刚刚听到那人浓重的江南口音,如筝心里更是确定了七八分。
  想到这里,如筝心里一喜:没想到在寺里游历一番还有如此奇遇,当下便迈步走入小院,如书不解其意,也紧紧跟着。
  一进院,便看到一位年轻的寺僧面带愧意站在一侧,他身边一人背对着门口的方向正迅速地收拾着什么,那人一袭青衫,看上去十分单薄,想来他已经困苦到连冬装都难置办了,却还要天天制药熬药,这样痴迷也难怪会成为一代名医。
  此时,执礼僧已经看到了如筝她们,上前合十为礼:“女施主有理了。”
  如筝也合十为礼:“小师傅有礼。”
  那人听到声音回过头,正对上如筝打量她的目光,便也对着如筝一揖,却不说话。
  如筝定睛看着他:不过二十四五岁的年纪,身上带着江南人特有的清瘦和温雅,面容很普通,扔到大街上恐怕也找不出来,只一双眸子灿若寒星,让人一见难忘。
  这便是享誉京师的名医么?如筝按捺下心里的激动,对着二人福了福:“这位先生有礼了,小女子刚刚偶然经过,无意中听到小师父和先生的对话,本不想干涉寺中事务,但听小师父的意思,好像是这位先生在京师无暂居之地?”
  叶济世敛眸,叹了一声:“确实如此,在下是江南人士,来京师考医科,无奈……”
  如筝知道,医科也算是科举的一种,只是每五年逢夏季才考一次,考中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太医院为吏目,因为考的人少,又只能做个不入品的小官,故很不受重视,如今离夏季还有几个月,此人便已经开始准备了,可见对此次考试必是十分重视。
  想到这里,如筝笑到:“如此,小女子到有一事相求,不知先生可愿意?”
  叶济世笑到:“愿闻其详,只是我如今落魄潦倒至此,只怕没什么能帮小姐的。”
  如筝笑道:“此事先生若愿答允,不但小女子感激先生,也可暂解先生燃煤之急。”看他神色一动,如筝又到:“小女子的舅父,自幼时便体弱多病,缠绵病榻至今,京师的医生也看了不少,却一直没什么起色,小女子闻听江南多名医,看先生如此沉迷医术,想必也是精于此道,故欲求先生到我舅父家看诊,为他调理身体,如果先生愿意,小女子愿修书一封,让先生在我舅家医馆坐堂,如此也可解先生后顾之忧,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听了她的话,叶济世惊讶地眉毛一扬:“小姐如此厚待,济世哪有不肯,只是小姐金枝玉叶,想必贵亲身份也极其贵重,在下不过一介游医,小姐如何能信我?”
  如筝笑到:“先生过谦了,小女子一直都信一句‘业精于勤’看先生衣衫单薄,必是暂困于京师,却还要买药制药,想必对医术十分痴迷,当然不会是平庸之辈,故小女子愿意请先生为舅父看诊,只是不知先生愿不愿一试?”她突然想到前世听到叶神医傲气的名声,心里一动,又道:“还是说,先生觉得京中名医看不好的病人,自己也没有把握……”
  她此言出口,叶济世神色一变,冷哼了一声:“如此,叶某便却之不恭了!”
  如筝见激将法起效,马上趁热打铁,找执礼僧借了纸笔,修书一封交给叶济世,让他到舅父家开的仁信堂找大表哥崔明轩,叶济世谢过仔细将信收好,背上药箱,依然是那一袭青衣,两袖空空地离开了护国寺。
  如筝谢过了执礼僧,带着如书和丫鬟们出了小院。
  姊妹俩又逛了一会儿,如筝看如书一直咬着嘴唇若有所思,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不禁笑到:“小妮子,和我还用装么?想问我为何如此信任那人?”
  如书两眼放光,马上点点头:“是啊,大姐姐,快告诉我吧。”
  如筝笑着刮了一下她俏生生的小脸:“其实,我也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罢了,只是那位医者……莫名便让人有一种信任的感觉,连衣服都没钱买却要日夜钻研医术的人,想来也不会是庸医俗物。”想了想又回头叮嘱身后的丫鬟们:“此事不要外传。”
  众丫鬟们仔细应了,如书也点点头:“我明白了,大姐姐。”
  如筝看着远处随风轻摆的黄菊,心里暗暗祝祷:希望自己今生这个决定,能够改变舅舅前世早逝的命运,但愿……
  眼见日头渐高,如筝便带着如书沿着来时之路往回走,正谈笑间,却听一阵幽幽的箫声自旁边的松林内传出,如筝前世习琴,虽然是为了取悦苏百川,却也渐渐爱上了音律,如今听箫声清雅,曲子动听,最重要的是此曲自己前世今生都没有听过,不由得驻足静听。
  细细听来,更觉得箫声清幽,曲意高洁,仿若红梅傲雪,寒香铺面而来,曲转高音,又如白梅笑对朔风,风骨清隽,听得如筝心神一荡,不禁叹了一声:“此曲只应天上有,九宵纶音落凡尘。”
  如书笑到:“大姐姐,还魂了!”
  如筝笑着瞪了她一眼:“我不过是叹一声,到被你小妮子嘲笑。”
  如书笑着挽住她:“若这么喜欢,不如到这松林里面见见吹箫的人可好?”说着便要拉她进去。
  如筝笑着把她拽回来:“说你小,你就真莽撞上了。”她伸手拍拍她头:“你听那箫声虽远,却声声清晰入耳,哪是女子的气力能够达到的呢?吹箫之人必是男子,咱们这样冒失闯进去,你的闺誉不要了?”
  如书笑着吐了吐舌头:“也是呢。”
  如筝佯怒瞪了她一眼,又道:“只可惜……不知此曲之名。”
  如书思索了一会儿,突然笑到:“大姐姐,这曲子我听着耳熟,仿佛三哥哥用羌笛吹过呢,我记得他说叫……啊,对了,是叫《梅花》的。”
  如筝心里一喜:“他可知是何人所作?”
  如书摇摇头:“这倒没听他说,只知道是近期才流传在京师学子们之中的曲子,不过三哥哥那里必有曲谱,改日我讨来给你。”
  如筝喜到:“那便多谢你了,我必让秋雁做了新点心谢你。”
  如书也笑了:“一言为定!”
  姐妹俩说说笑笑走远了,松林中的箫声却突然停下,吹箫之人将湘竹长箫收到腰间,回身单膝点地:“师父。”
  松林边的中年人一身玄衣,笑着走入林中:“不错,如今在百步之外便可察觉为师的脚步了,放眼武林恐怕除了为师和你大师兄再无人能杀你,为师也能安心传位了。”
  跪在地上的少年人却一脸无赖:“师父过谦了,师父要弄死徒儿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大师兄要弄死徒儿也不过是下一道手令即可,徒儿还嫩,还想多学几年呢,门派还是在师父的英明指导下才能发扬光大,与日月同辉……”
  中年人唇角抽了抽,一脚踹在他肩上:“少胡沁,先给我扎一个时辰马步去!”
  少年笑着应了,马上起身蹲下,脸上笑容悠闲的仿佛不是在练功,而是对月品茗一般。
  傍晚,定远侯府的车队缓缓离开了护国寺,如筝给旁边打盹的如书盖了件披风,自己抱了手炉敛眸坐好:果然一日便返回了呢,看来前世那一出真是特地为了我们而唱的……
  她这样恨恨地想着,在袖套里撕拽着手炉套子上的流苏:薛氏……
  作者有话要说:今日家中有事,更新甚晚,诸位大人见谅
  别离敬上
  21春宴(一)
  日子就这样流水般过着,正月忙忙碌碌地过了,二月里如筝把心思全扑在了新开的东夷倭物铺子里,铺子倒也无风无浪地运转起来了。
  如筝还是每日按时向老太君请安,如书和她走的更近了,徐姨娘那里却还是没有消息,如筝也不急。
  如婳依然每日像孔雀一样骄傲地美丽着,女儿节上冷嘲热讽排揎了其他几位姊妹一顿,如筝懒得理他,如棋唯唯诺诺,如书却差点和她动了手,亏得如筝手快拉住,才没酿成大祸,这一来,如婳倒和如书结上了梁子,连带着对如筝也没有好脸色,如筝也懒得再装,只是淡淡维持着,却也没什么大的冲突。
  三月里一天午后,崔明轩着人送了信,说崔侯的身体经叶济世调理已经好了许多,今春花开之时竟然没有再犯喘症,如筝欢喜的拉着崔妈妈在院子里蹦跶,吓得秋雁打翻了手里的水盆,沁园里一片笑声。
  正嬉笑间,却听门外一阵泠泠笑声:“大姐姐这里好热闹,我可是来的巧了。”
  如筝回头,见是如书笑着立在院门口,赶忙走过去挽了她的手:
  “不过是秋雁不慎打了个盆子,到叫你看了笑话儿去。”这样嗔怪着,如筝拉她进了屋:
  “怎么今儿下午过来了,你不是要陪着你姨娘刺绣么?”如筝笑着把她带到里间桌边坐下,又叫夏鱼上茶。
  如书笑到:“我自然是到大姐姐这里找好吃的来了……”瞄着夏鱼出去了,又压低声音说到:“还有个消息要告诉大姐姐。”
  如筝看她神色便叫丫鬟们远远守了,问到:“何事?”
  如书坐正身子,神秘兮兮地说:“我刚刚收到消息,说是今年三月十二春日节,太子府要设宴宴请各家亲贵,父亲母亲也要去,二哥哥是嫡子,想来也要去的,只是不知除了带上那位大小姐……”如书说着冲静园的方向努了努嘴,一副不屑的样子:“还会不会带谁去……”
  如筝听了心里一动,前世每逢这种场合,薛氏便会以她身体不好为由不让她参加,甚至都不会通知她,今日这个消息看来还是来自徐姨娘的眼线……
  如书见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不多留,告辞出去了,如筝赶紧张罗着给她带上新制的糕点,笑着送她出了院子。
  送走了如书,如筝便斜倚在里间榻上想心事:前世的自己便是这样被薛氏养在深闺里,看似百般宠爱,却对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以至于他这个侯府嫡女直到出嫁都没能真正融进京城贵女的圈子里,更不必说出嫁后的贵妇圈子了,今生她不想再这样任人摆布,却又不能就这样贸然跑去求薛氏带自己去,一时无法,只得暗叹自己今生依然是步履维艰。
  不料没等她想出对策,老太君却先将她召了去,当着薛氏的面,让如筝准备参加此次春日宴,如婳也笑称今年终于能和大姐姐作伴参加了,如筝假意推辞了几句,也应了下来,待薛氏走后,老太君又细细叮嘱了她要当心的地方,便叫她回沁园准备。
  从慈园出来,如筝还似在梦中,她知道这必是老太君为她说了话,心下感动之余,也颇有几分忐忑,不知自己能不能应付这样的大场面,转念又暗下决心: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在京城贵女圈子露一露脸。
  如筝回到沁园,便招来崔妈妈和众婢子细细准备了起来:衣着既不能太简朴也不能太扎眼,要既能衬托自己容貌,又不可压了更尊贵的太子妃等人的风头,首饰也要得体,千万不能逾制,再加上侯府因和凌家的关系被视为恭王一党,正是太子一派的政敌,此次赴宴更要谨言慎行,一时沁园竟如临大敌般的紧张忙碌起来。
  几日忙碌,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二,一大早如筝便被崔妈妈叫起,匆匆吃了早膳,便坐在妆台前细细打扮起来:
  如筝虽未及笄,离十五岁也就还有几个月了,又赶上春日宴这样的大场面,便也让待月细细地梳了个大姑娘惯梳的元宝髻,用两条金镶绿松石的链子扎了,发髻正中缀了个金莲花点翠的分心,鬓边垂发上坠了两颗赤金镂空碎镶紫水精的挑心点缀,显得富贵又活泼,虽然像他这样的京城贵女便是用一两支短流苏的步摇也算不得太逾距,但保险起见,她还是舍了,只带了一支梅花素金的簪子。
  因是宫宴,如筝也细细匀了一层薄粉,颊上轻扫了胭脂,又用同色的胭脂点了唇,便起身接过早已备好的樱色交领挑绣折枝百合的短袄配白罗绣七彩草虫纹的马面百褶裙外衣,仔细穿好,因早间天凉,又加了一件素面滚藕色云纹襈边的青色披风,便匆匆带了也是精心打扮过的浣纱和待月,向二门走去。
  行至二门上,略微等了一会儿,便见薛氏带着如婳施施然走了过来,如筝赶紧上前见礼,便随薛氏出了门。
  母女三人上了薛氏的绿呢帷车,跟着骑了马的林侯和如柏,朝着皇城左近的太子府行去。
  车行在青石路上,如筝觉得车内闷热,便将披风解下,放在一边,薛氏看着如筝笑到:“筝儿是大了,这一身装扮亮眼又得体,看来必是精心选了的。”
  如筝心里一沉,脸上却笑盈盈地:“母亲夸奖了,筝儿哪会打扮呢,这还是丫头婆子们一起帮着参详的,女儿容貌平常,也只能靠衣装略加点缀,也好不失了侯府的面子,哪像妹妹,平日里便是明丽无双,如今仔细打扮了,更是把满京师的世家女子都比下去了。”如婳听了她的话,虽然知道她未必十分真心地夸赞自己,心里却也受用,当下甜笑到:“大姐姐谬赞了,我也是靠母亲参详着打扮才勉强能见人呢,话说回来,姐姐怎么不用钗呢?”
  如筝笑看着她头上的红宝石步摇,指指自己头上梅花钗:“这不是?”
  如婳凑过去仔细看来,笑到:“大姐姐怎么用个这么普通的钗啊。”笑容里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之色。
  如筝笑到:“这便很好了。”
  说话间,车子已行至太子府门口,丫鬟们不能入府,伺候着薛氏和小姐们下了车,便返回车内等候,薛氏带如筝如婳在内侍的引导下前往内院拜见太子妃,男客们便都留在了外院等着参见太子。
  如筝跟在薛氏身后慢慢行着,低眉敛目,不敢出一分差错,穿过几个回廊,眼前豁然开朗,入目的是一座开阔的庭院,四周被各色鲜花环绕,院中已经摆好了矮凳和长几,想来这里便是太子妃招待春日宴之处了。
  此时,内侍退下,几名宫装婢女走到近前,施施然下拜:“恭迎定远侯夫人,夫人和小姐请随奴婢就座。”
  薛氏笑着应了,带着如筝如婳随宫女行至一排长几后坐定,便和旁边相熟的贵妇人轻声寒暄起来。
  如筝略微抬起头打量着周围,她们来的尚早,周围只是稀稀落落坐了几家子官眷,如筝一一看去,发现谢氏和琳琅也在座,却不好离座去找她们,只得起身遥遥冲着谢氏福了福,谢氏慈和地笑着,琳琅则笑着冲她摆摆手,被谢氏一瞪,又缩回去了。
  如筝失笑,却听见身旁如婳周围笑声渐起,却已经聚了一大群官家小姐说笑着,如婳左右应酬着,一副如鱼得水的样子,看上去竟然是这群贵女的核心,如筝看到了自家表姐薛瑜,再有一些便不认识了,不由得感叹自己前世懦弱幼稚,生生被她抢尽了定远侯府嫡女的风头。
  如筝低下头,脸上带着得体的笑意,一遍一遍告诉自己:不急,不急,早晚有一天,她要把她们母女欠自己母女的,一样一样讨回来!
  渐渐地,周围笑语声渐稠,命妇和各家小姐们三两一群说说笑笑,如筝又从人群中发现了霜璟,正互相笑着遥遥见礼之时,突然院门口人影一闪,一个身着青衣的内侍走入,扬声道:“太子妃到,恭王正妃到~~~”
  众命妇小姐忙离座,按品级分排站好,向着主位方向恭敬拜下:“臣妾(民女)恭迎太子妃,太子妃万福。”
  太子妃走到主位前站定,抬手道:“众位夫人不必多礼,请起请坐。”
  太子妃一个眼神,旁边内侍便宣布开宴,端着珍馐美馔的宫女将五彩花蔓寿桃的瓷盘一一摆放在各长几之上,众家命妇起身谢了宴,重又落座,春日宴正式开始。
  觥筹交错间,如筝抬头看着主位上盛装的太子妃和恭王妃:今日的太子妃顾氏盛装之下明艳贵气,如筝晓得,这位顾家嫡长女,也是当今皇后的侄女儿顾夙淳,十六岁时便由皇后做主嫁给太子为正妃,虽不甚得宠,却因为后族嫡长女的身份地位稳固无比,前世的如筝出嫁后,也听了不少这位太子妃的事,据说是个极厉害好妒的主儿,搞得太子府里各位良姊和妾侍们风声鹤唳,而且直到前世的最后,如筝也没听到太子立侧妃的消息。
  这样一位厉害人物,又与自家政见不和,如筝不敢多看,生怕入了她的眼被责怪了僭越,便将目光转向一旁的恭王正妃凌氏,与太子妃异曲同工的,这凌妃也是宫内凌贵妃的侄女儿,正是这一辈凌氏的嫡长女,凌霜璟她们的长姊,说起来,如筝还是可以叫上她一声大表姐的。
  听老太君说,自家这个大表姐从幼时便机智多思,曾被人笑称是“女诸葛”最难得还温婉多才,因凌贵妃的缘故,自小便与恭王青梅竹马,及笄后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恭王妃,据说与恭王伉俪情深,在明德帝眼前也极有体面,此时她柔柔地笑着,不时附和着太子妃的话,完全看不出两人的母家政见相左,如筝不禁感叹这些宫内的贵妇们活的也不易,不也是明争暗斗么,当下转头看向旁边坐着的两位侧室:
  22春宴(二)
  左侧坐着的恭王侧妃便是自家大表姐,琳琅之姐崔潋滟,她出嫁时如筝还小,对这位表姐印象不深,只记得她极温柔,如水般清纯明澈,早早便嫁入了恭王府,成为位分仅次于凌妃的侧妃,虽不如凌妃得宠,却也被恭王看的很重,视她为益友,难得的是这样却未被凌妃忌惮,反而深得其喜爱,视如姊妹,她装束不同于其他命妇贵气华丽,只穿了一袭淡藕色的长衫,配着青色织锦挑花云肩,简素清雅却略显单薄,此时她看如筝看着自己,柔柔一笑,笑容如五月春风,让如筝心里一暖,也甜甜笑了。
  此时太子妃身边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将众人的目光拉了过去,只见太子妃旁侧一位盛装女子陪着笑,整个人让如筝想起一个词“花枝招展”,不用问也知道,这位便是太子妃身边唯一一个尚有几分体面的妾侍,出身皇商薛家的太子良姊薛氏了。
  此时的薛氏一边笑着为太子妃斟酒,一边和几位命妇说笑取乐,当真是八面玲珑,太子妃看着她笑到:“你也别光顾照顾着我们,也坐下用些酒菜。”薛良姊笑着应了,却依旧在她身旁伺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