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奇幻玄幻 > 走进不科学 > 第1253节
  “同时由于立体的结构,单键自然状态应该是109.5度左右——因为要支撑构体嘛。”
  “所以我在想……既然这个立体结构可以稳定,那么如果我们把其他的杂质都去除掉会怎么样?”
  “根据气体扩散定律,化合物的分解速率越高,且产物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爆速就越高。”
  “所以如果咱们能把化合物杂质去除掉只剩下氮簇……那么这种炸药的威力岂不是会更大一些?”
  看着越说越意动的于永忠。
  此时此刻,徐云的脑海中只有一排问号在起起伏伏:
  “??????”
  wdnmd哦!
  老子听到了啥?
  把化合物的杂质去除掉只剩下氮簇?
  这tmd也能想到?
  合着你们姓于的都是怪物是吧?
  众所周知。
  在徐云穿越来的2023年,cl20虽然号称亚核炸药,荣膺炸药圈四代目的头衔。
  但在实验室领域中,它却并不是威力最大的一款炸药。
  在非应用领域。
  号称第五代炸药的新物质主要有三种:
  一是基铌钛镁。
  传闻这种物质多看一眼就会爆炸,靠近一点就会融化,主要结构是铝铈浛。
  二是金属氢。
  这玩意儿的原理是在超高压下,氢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产生金属键,具有了金属特征。
  理论上它是室温超导体,导电性能极好,也可做优质的火箭燃料。
  2017年初。
  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宣布通过对氢气施加495gpa的高压,首次制得固态金属氢。
  但在同年的2月22日。
  哈佛大学又宣称由于操作失误,盛放金属氢的金刚石容器发生了刚裂,这块金属氢样本就离奇的消失了。
  截止到2023年。
  金属氢依旧和某钓鱼佬的马甲似的,看起来好像很近,但实际上却难觅其踪。
  而除了金属氢之外,第三种威力更强的炸药便是……
  全氮阴离子盐。
  早先提及过。
  所谓炸药。
  靠的就是通过断开不稳定化学键并形成稳定的键来释放分子所储存的势能,进而对外做功。
  而化学键键能如果细分,其实也就三类:
  不稳定单键/双键的100~400kj/mol、
  稳定的双键600~700 kj/mol、
  以及氮氮三键942 kj/mol(n2)或碳氧三键1072 kj/mol(co)。
  从量级上来说,其间的能量差别并不算大。
  因此在cl20问世后。
  想要获得跨数量级的威力,单纯通过化学能来解决是几乎不可能的。
  于是呢。
  化工界便把目标投放到了高能量密度材料上。
  而含能纯氮物种,便是超高能量密度材料之一、
  它包括氮簇(n4等)、高聚氮、纯氮阴离子/阳离子(n3-/n5+/n5-)等等。
  因其产物主要为氮气,放能极高,且断开不稳定n-n键仅需要自由基均裂过程,反应速率通常很快,因此综合而言其做功功率也会很高。
  当然了。
  高密度和氧平衡较好的多唑类和氧杂唑类/呋咱类也具有极高的威力。
  全氮阳离子盐的实体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8年。
  当时海对面国的空军研究实验室推进科学与先进概念部鼓捣出了这玩意儿,但由于稳定性问题一直没能脱产。
  接着在2017年。
  金陵理工大学合成了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它的爆炸威力是tnt的十倍以上,比cl20还要高上三到四倍。
  只是之前出于低调角度考虑,徐云并没有将全氮阴离子盐的事儿说出来。
  毕竟一个cl20别说原子弹了,后续的氢弹和中子弹都能推动的起。
  既然cl20有用,就没必要再提全氮阴离子盐了。
  结果没想到……
  于永忠居然在环化反应以及电子杂化轨道概念还没被正式提出的时候,靠着自己的预感就想到了这玩意儿?
  这tmd也太离谱了……
  老天有眼,这次可不是徐云自己踹的历史屁股……
  当然了。
  想法归想法。
  全氮阴离子盐在2023年都很难从实验室脱产,更别说眼下这个时期了。
  于永忠这个概念的价值,更多还是在于战略领域。
  就和气象多普勒雷达给国内雷达研究开了个路一样,全氮阴离子盐同样也指出了一个极具前景的方向。
  想到这里。
  徐云的心脏又忍不住快了几分:
  诚然。
  考虑到时间和技术,自己几乎没什么可能在副本结束前见到全氮阴离子盐。
  但别忘了。
  十多年之后,兔子们和某个白眼狼可是还会打一架呢……
  按照时间来算,到时候的兔子们应该不难掌握这玩意儿。
  倘若真是如此,那乐子可就大了……
  第621章 千呼万唤始到来!
  地下室里。
  就在徐云有些出神的同时。
  一旁的老郭则有些好奇的看向了王原和高元明,顿了几秒钟,问道:
  “老王,老高,永忠同志的这个想法……你们觉得如何?”
  王原和高元明闻言彼此对视了一眼,只见王原斟酌片刻,说道:
  “郭工,从技术角度来看,我个人认为氮簇化合物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如今我们对于小分子物质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物质的化学结构是一回事,合成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我们很早就知道了碳碳键的概念,但至多通过化学反应去引导碳碳键形成,完全做不到分子层面点对点的组合出碳碳键。”
  听到王原这番话。
  回过神的徐云也下意识点了点头。
  活了两百岁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近代科学界对化学结构的认知,最早可以追溯到1831年,也就是艾维琳出生的那一年。(这人谁啊,有点耳熟,咳咳……)
  当时李比息发现了雷酸银agonc,而且通过分析证明两种化合物均含一个ag,n,c,o原子。
  权威的大主教贝里采乌斯把这种现象定为“同分异构现象”,其中的分是分子式,构是结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
  后来凯库勒照葫芦画瓢的提出了甲烷型,这一类型说明碳碳之间也可自相成键,并进而推出乙烷的构造式。
  接着1861年,毛熊那边的布特列洛夫正式提出了化学结构的概念。
  他认为分子不是原子的简单堆积,而是通过复杂的化学结合力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这种原子的相互关系结合方式就是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他合成了叔丁醇、异丁烯、二甲基甲醇和某些糖类化合物、发现了异丁烯的聚合反应、研究了丁二烯的异构体、发现了互交异构现象、还提出了同位素的假设。
  等到了如今这个时期,化学结构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很扎实的研究成果。
  但另一方面。
  由于仪器精度……直白点说就是工业水平的限制,化学界在技术应用上却依旧浮于表层,空守宝山却无法开采。
  这就好比一个阅片无数的老司机,现实里却是个连女朋友都没有的苦逼啾啾啾。
  你在小电影里看到了再多体位,空有一身理论在手,也没法在现实上运用成功。
  不过面对王原的这番话,于永忠却再次摇了摇头,给出了另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