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最不喜欢看到这对自以为是的夫妻表演恩爱,总觉得他们假的很,当然,作假的最高境界是先欺骗自己,太平仿佛不经意地说道:“那这座安仁殿就留给太子妃单独住好了,她要养病,需要清静。像孙良娣这类的太子的姬妾们,就跟在太子身边照顾,太子如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枝散叶。”
皇上说:“正该如此。”
所以皇上不仅给太子迁了个宫,而是把安仁殿所有人都牵走了,除了太子妃和贴身侍候太子妃的人,任谁都想得到,日后安仁殿会很冷清。
发生这样的尴尬的事情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正好公主和皇上转移了话题,贤妃和淑妃就顺着说太子应该开枝散叶了,畅想不久就有小皇孙来缓和气氛。
唯有太子妃苦果自己咽,她自己清楚她这一次的牺牲有多大!搞砸了这件事没有把姑姑赶走也就罢了,反倒让太子在皇上那留下了坏印象,最重要的是,那个孙良娣要出头了!之前太子妃用尽各种手段一力阻止太子与孙良娣见面,阻断他们发殿感情,现在她要被禁足半年,什么破坏都不能做,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和别的女人培养感情生孩子!
宫中美女无数,没有了她的压制,除了孙良娣,太子是不是还会有别的女人?也许等她能够解禁出来,太子身边早就没有了她的位置!那她牺牲了这么多,又是为谁做嫁衣裳?!太子妃想到日后种种,已经倒吸了一口凉气,现在才真的有悔不当初之感!她要算计太平公主之前,怎么没好好想想能否承担得起失败的后果?
就在太子和太子妃心思各异,以为这件事就此揭过的时候,太平突然郑重地跪到皇上面前:“皇兄,皇妹有话要说。”
皇上一惊,不明白她为何行此大礼,“你有什么话要对朕说?”
太平竟然说:“宫中种种事端,虽然并非我所愿,可是归根结底,是因太平而起,太平自请退居封地蒲州,永不回京城,请皇兄允许。”
太子和太子妃突然间僵硬了,这不就是他们的目的吗?太平公主为什么突然自己下了这个决定?
皇上惊讶道:“什么?你要去蒲州?可是你从来没去过那儿啊!”虽说是封地选的是富饶之地,可是都离京很远。太平公主金尊玉贵,自然从来没有去过封地。
太平说:“本来今天的事情,太平也很惊讶,却没料到太子妃因为我已经病的这么重,导致沉疴难返,都说夫妻一体,妻急夫所急,恐怕太平也成了太子的心病。太平这才发现,三郎和臻儿往日对太平误会颇多,才会弄成今天这样,太平难辞其咎啊。”
她若是不这样说,不及时自我检讨,恐怕以后皇上想起来,会把这件事怪在她头上。毕竟人大都是同情弱者的,不论今天谁对谁错,太子妃率先示弱,主动承认病了,一想起来她就是个病殃殃而且被禁足的形象,难免皇上心中天平不会歪向她。
皇上说:“无论是太平还是三郎,都是朕最珍惜的家人。人生不走回头路,亲情不留隔夜仇,朕希望通过这次教训,你们从此误会解开,共同匡扶朕治理大唐,不再有分歧,你怎么会想到要走呢?”
太平说道:“这么多年来,父母手足相继离世。皇兄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我不仅视你为兄,更敬你如父。但是我知道,我的存在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就算家人并非有意这样想,却架不住门下小人以及依附势力的挑拨离间,只要我继续呆在皇宫,他们就会继续寻事生非,这个家就会永无宁日,太平不想拖皇兄的后腿,这才选择离开。”
太子很想冷笑,太平公主所谓的小人根本不是指他手下的那些人吧,恐怕这指的就是他这个太子。他与太平公主对立已久,自然立刻就听出来她的话外音。
皇上听了这些却十分难过,说:“太平你别这么说。”
太平说:“太平不想家无宁日,更不想同室操戈,我可以做的唯有离群所居,退居封地,奏请皇兄恩准太平离宫!”
皇上毫不犹豫地说:“不可以!”
太平说:“我离开那些人就不会再制造事端,皇兄也不会左右为难。”
皇上说:“朕绝对不会允许你贸然离开!”
“皇兄!”
皇上激动地说:“不必再说了!你说过视我亦兄亦父,我又怎么能舍得让我唯一的亲妹妹漂泊远方!”
太平仍然不为所动:“你还是让太平走吧,家和才能万事兴,皇宫更需要祥和之气。”
皇上知道太平一向说得出做得到,紧紧的拉住她,生怕一个不注意她真的跑出宫到蒲州再也不回来。皇上认真的对太子说:“三郎,日后你要规行矩步,万事不可以违背姑姑的意思,你们再也不能惹太平生气,听到了没有?”
李隆基今日与太平公主的交锋中已经一败涂地,这个时候皇上有任何要求,他自然都要答应下来,就算皇上让他日后万事忍让太平公主,他也无法反驳,只能不情不愿的认了:“儿臣遵命。”
皇上说:“太平你听到了,三郎保证再也不会与你作对。在朕有生之年,绝对不许你再提退居封地之事,这是圣旨!你要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