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奇幻玄幻 > 余生 > 第十九章
  我们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我已经睡着了,是爷爷一个人迎着月色,背着我回去的。
  后来爷爷告诉我说我在那次看戏中,差点丢掉。爷爷说他在看戏看的最入神的时候,只顾着鼓掌,竟然把我给忘了,到临走的时候,他才发现我不见了。
  爷爷一下子脑袋大了,开始满大街地找我,听说我是被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给误抱走的,那老人和爷爷一样,也是个痴戏迷,那老人一看不对劲,又匆忙跑到戏台子处,找到了爷爷。
  爷爷找到我的时候,我还在酣睡,完全不知情。爷爷非常感谢那位老人,每次提起看木偶戏的时候,爷爷总能想起她。
  我说爷爷和那老人真不愧是通道中人啊,相逢何必曾相识呢。
  ……
  而如今,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份感觉了。
  这时的月亮升得很高,人们坐在饲养室的屋子里面,兴致就像这高升的月亮一样,一直往上升,不会降。
  我们是很晚才回去的,也是电视机播放完才回去的。红卫兵打着哈欠说道,今天的电视就播放到这里。人们这才请不自愿地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
  我在回去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葛红叶,这个时候人们都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准备回去。
  葛红叶正和一个男生坐在最前面,津津乐道地谈着什么,那男生时不时扭过头,很认真地看着葛红叶,葛红叶显得有几分的羞涩。
  那男生长的很端正,身穿水墨色的衣服,乌黑的头发显得颇有几分秀气,我一看就知道是一位书生意气,文质彬彬的男生。
  屋子里面空荡荡的,显得有些凄凉,葛红叶看到红卫兵抱起电视准备往外走的时候,才动身站了起来,那男生也跟着站了起来,我看到葛红叶起身就赶紧躲开了,我生怕葛红叶看到我的时候,突显尴尬。
  我走在路上还在想那个男生会是谁,我走出饲养室的时候,父亲和玉珍正在外面等着我,玉珍叫住了我,问我干啥去了,出来这么晚,我没告诉玉珍实话,就说东西掉在屋子里面找了半天,才找到的。
  直到葛红叶结婚的前几天我才知道,原来我当时看到那个人正是葛红叶的介绍对象,那个人名叫王耿直,正如他长得那样,很耿直,王耿直是一名文学作家,写过很多诗集。
  我曾经读过他写的《致青年公民》,至今还记在心里。
  喂
  年轻人
  不
  我不能这样称呼你们
  这不合乎我的也不太合乎你们的身份
  嬉游的童年过去了
  于是你们一跃
  成为我们祖国的精壮公民
  也许你们心上的世界
  如蓝天那样
  明澈而单纯
  就连梦
  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
  那般清新……
  然而迎接你们的
  却不尽是小鸟悦耳的歌声
  在前进的道路上
  还常有凄厉的风雨和雷的轰鸣
  公民们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它的每一秒都过得既不平静
  它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
  都在跃动
  它每时每刻都在召唤我们
  投入火热的战斗
  斗争这就是生命
  这就是人生
  这是我读过的最热血的诗词,每当读起它的时候,我都会热血沸腾,汹涌澎拜。我不知道葛红叶什么时候认识了一位文学家,还谈上了这门亲事。
  王耿直不是我们村的,他和葛红叶是怎么认识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就连王支书也不知道。
  一时间,葛红叶的婚事仿佛成了大家心中的迷。
  葛红叶结婚那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我们全村的人几乎都去了,人山人海的,我们全家人去的时候,王支书和公社的人已经在那儿了。
  母亲听说葛红叶要嫁给别人,心里多少有点不高兴,母亲是在葛红叶结婚那天才知道葛红叶要嫁给别人的,之前我们谁也没告诉她。
  我知道母亲曾经想让我和葛红叶在一起,可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
  红叶要出嫁按理说应该是去男方家,可王耿直是外地人,他家是哪的,我们谁也不清楚,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文学家,写过很多诗词,更多关于他的资料,我们谁也不知道。
  我们按照村里的旧俗,把公社当成是王耿直的家,把红叶从医院抬到人民公社。这是我们村很早留下来的习俗,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算起。
  红叶医院离人民公社很近,可婚轿却绕着我们村绕了整整三圈才绕到人民公社。我和玉珍也都跟着婚轿跑了三圈,一路上鞭炮声不断,锣鼓声不断。
  我原本以为葛红叶的婚轿会很气派,结果我错了。红叶的婚轿很简单,比冬梅的还要简单很多,红叶穿着红色的衣服,戴着红布斗,坐在一辆披红带绿的板车上面,王耿直在后面用力地推着。
  村里面好多人都围着板车前面,孩子们跟在板车的旁边,孩子们觉得有趣,会帮着王耿直推一下板车,有些调皮捣蛋的,直接跳到板车上,王耿直会立马停下来,把跳上板车的孩子撵下去。
  一路上人很多,伴郎和伴娘跟在板车的左右驱赶着人们,更多的时候他们朝远处扔一把喜糖,人们一哄而散,朝扔喜糖方向跑去。
  喜糖抢完后,人们再次围到板车的前面,伴郎又扔一把花生。
  婚轿走到公社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中午,十几面锣鼓对这公社的门同时敲,两个大鼓擂得咚咚响,鞭炮声也跟着响,噼里啪啦的,把人们的耳朵震得嗡嗡乱响,也把公社门震得瑟瑟发抖。
  最显眼的是中间有一辆披红带绿的板车,红叶正坐在上面,王耿直站在板车旁边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按照习俗,王耿直应该把红叶从板车上抱起来,抱到屋子里面才算把新娘接回家。可王耿直推着板车绕村子三大圈,早已累的上气不接下气。
  人们见王耿直站在公社的门前也不动,也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们在一旁拍着巴掌说道,耿直耿直,心眼耿直,娶了媳妇,忘了来福。
  我不知道小孩子怎么知道来福的故事了,我想肯定是老人说的。
  来福是发生在我们村子里面的故事,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情,我们村里的人都知道,大人们没事了都会给孩子讲来福的故事。
  前些年的时候,村子里开了一家茶舍,茶舍的地址就在公社的后面,到现在我还能看到当年茶馆被大火烧过的痕迹。
  茶舍主要是迎接外来人,每天来这里品茶的客人很多,尤其到了晚间,经常是座无虚席,客人经常谈论到深夜。
  茶舍的吸引人之处除了茶品、茶道和静谧的环境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景致——主人养着的一只猫。
  茶舍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阿祥嫂,那时候的阿祥嫂还很年轻,她是我们村子里面的楷模。
  这只猫是一只纯白的成年猫,由于它成天见人见惯了,所以无论生人还是熟人,它都不惧。它有个习惯,时常在茶舍的门口一侧蹲坐着一动不动,既像一尊雕像、又似一名迎客的侍者。
  每当有客人光临时,它就冲着来人“喵”地叫一声,然后闭上眼睛。看着它憨态可掬的神色,生疏的客人总是会说:“这只猫真好玩儿!”而熟人则会跟它打个招呼:“来福!你又站岗啦!”——来福是它的雅号,缘于它你能招财引福之意。
  初夏的一天晚间,来福没有“站岗”,而是在门外路边的草丛里趴着打盹儿。阵阵凉风拂过,置身其间十分舒适。
  来福半个多月前才生了三只小猫儿,其中两只长得几乎完全一样:浑身白色的皮毛,唯有尾巴是黄色的;另一只则是一身黄褐色的斑纹,仅仅四个爪子是白色的。
  那天来福刚刚喂完了奶,待小猫崽睡着后,自己才溜达出来安逸一下的。
  突然,茶舍里冒出了一股股的浓烟,随即有几位客人慌忙地跑了出来,不停地喊叫:“着火了!着火了!”。
  紧接着,就听见阿祥嫂在里面高声叫着:“大家快往外跑!快呀!”
  客人们纷纷从门口涌了出来,还有几位慌不择路的年轻客人,竟是破窗而出的。
  很快,逃生出来的人在茶舍门外的空地上站了一大片,大家因受到惊吓而议论纷纷:
  “这烟大的,都快呛死我了!”
  “准是哪个缺德鬼乱扔烟头给闹的!”
  “也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人?”
  就在这时,人们看到一个白影倏地窜进了茶舍,恰与向外逃生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来福跑进去了!”阿祥嫂高声叫道。
  “唉!这只傻猫,它现在进去不是找死吗?!”站在旁边的一名女孩儿着急地跺着脚。
  随着阿祥嫂和那位女孩的话音,站在门外的人们又开始转而为来福的突然行动莫名其妙了起来。
  就在人们猜测的瞬间,又见一个白影窜出来了,它的嘴上挂着一团黄乎乎的东西——是一只小猫儿。直到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来福窜进去是为了救“孩子”!
  当来福叼着那只小黄猫儿跑到了草地里放下后,又返身钻进了茶舍里面。
  这时,茶舍了已经现出火光了,“怎么办呢?”阿祥嫂焦急地念叨着,随着她的话音,人们的目光都转向了旁边的那天土路。
  多数的人没有注意到,此刻来福又从茶舍里跑了出来,只是它的动作已不似刚才那么敏捷了,而是步履有些蹒跚。
  它的嘴上依然叼着一只小猫儿,白色的,走到草丛后放下。两只小猫都一拱一拱地往妈妈身上蹭,像是要奶吃、又像是与其亲热。
  可是,来福暂时顾不上这两个孩子了,因为还有一只小猫儿在里面呢。
  来福又窜向茶舍门口,此时里面的火已经很大了。猫是非常怕火、怕烟的动物,若是在平时,它见到了火或者烟,肯定会立即跳开,远远地躲着去了。
  但是现在,为了孩子,来福竟然连以往十分惧怕的火和烟都不顾了,它在门口仅仅停住犹豫了一下,便一头扎进了如同火海一般的大厅。
  一个青年人看见来福又进去了,惊叫道:“来福这是疯了,怎么又进去啦?!”
  正当人们望眼欲穿的时候,红卫兵和民人公社的人来了,他们拿着水桶往茶馆里泼水,随着哗哗的水声,火势很快便被控制住了,减弱了,最后终于熄灭了。
  可是,人们却始终没有见到来福再出来,想必它和那个留在里面的小猫儿是凶多吉少了。
  此刻,草地上那两只被来福叼出来的小猫儿,“啊、啊”叫个不停,不知所措地挤在一起。
  ……
  没过多久,被来福叼出来的两只小猫儿也相继死去,人们常说一场大火不仅烧掉了来福,更把阿祥嫂的一切给毁掉了。
  后来父亲也给我们家的小牛取名为来福,我想父亲是希望小牛以后长大了也能够像来福那样保护自己的孩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