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然。”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此时,一份紧急奏报送到未央宫。
多灾多难的黄河又一次发生了泛滥!
第132章 黄河问题
黄河发生泛滥不是稀奇事。
自有史官记录以来, 黄河流域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大泛滥,有时则是黄河决口, 更夸张的时候还会发生黄河改道!
即便是没有黄河泛滥的年景,黄河也会在部分河段发生小规模洪灾,殃及两岸百姓。
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百姓对黄河的感情因此又爱又恨,他们既依靠它耕种庄稼,又憎恨它残暴无情,治理黄河也从此成为所有对黄河沿岸土地拥有统治权的君主的执政重点。
可惜——
历朝历代的君主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始终无法驯服黄河。
每当春暖花开、黄河解冻、汛期来临,黄河两岸的百姓们就要逃上高山,眼睁睁看着黄河之水汹涌而来,无情吞没留在原处的庄稼和家园, 冲走来不及带上的财产和亲人们。
这次的情况亦是如此。
看完来自西海(青海)及河西各郡县送来的关于黄河上游区域的监察奏报, 李令月发现,今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早, 暖意让黄河提前化冻,来自黄河上游的大量未完全融化的冰凌像冰刀一样刮下河岸和河底的大量泥沙,本就浑浊的黄河水变得更加浑浊也更有破坏性,沿岸的河西百姓苦不堪言。
但这不是更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 这批因为春天提前到来而意外裹挟了大量泥沙的来自上游的黄河水会沿着河道顺流而下,将破坏从黄河上游地区扩张到整条黄河流域!
所有生活在黄河两岸的百姓都将遭遇大灾!
必须在这批裹挟过量泥沙的黄河水流到瓠子决口前想出办法!
李令月心急如焚地想着。
要知道,自元光二年(前133年)黄河决堤于瓠(今河南濮阳北),到如今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已经整整二十四年,瓠子决口始终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得到有效处理,梁、楚等地深受水害,连年没有收成。
史书记载, 刘彻在元封二年巡查诸国郡县,四月经过瓠子决口, 看到瓠子决口泛滥二十余年都没有处理好,于是派遣汲仁、郭昌率领数万军士前去堵塞瓠子决口,并亲临决口处把白马、玉璧沉到河里表明皇帝解决水患的决心,还命令群臣自大将军以下都要背着薪柴去填河的决口。
因为刘彻的强势,拖了二十几年的瓠子决口问题终于在元封二年得到解决,刘彻还特意在河堤上造了一座宫殿,称为宣房宫,又在河道北边修筑水渠,让大水能顺着大禹时代留下的疏导河流的旧河道流走。
但是——
如果她不能在因为春天过早到来而变得异常有破坏力的黄河水经过瓠子口前找到解决办法,拖了二十几年的瓠子决口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参与堵决口的军士会大量死亡,史书记载中建于河堤之上的宣房宫无法落成,沿岸百姓继续饱受黄河泛滥之苦!
最重要的是,皇帝亲临瓠子决口依然没能解决问题的消息传扬出去,将极大损伤百姓对朝廷的信心,挫败官员兴修水利、治理水患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无法想象的恐怖后果!
[黄河的泥沙量注定它不是你们这个时代的人能够驯服的,不论你对它做什么,都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终徒劳无功!]
系统感受到李令月的焦急,主动出声,言辞间充满交易的暗示。
李令月没有理睬系统。
她站在堪舆图前,看着堪舆图上形状冗长扭曲宛如长龙的黄河,自言自语道:“这是上天对父皇的考验,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必须接住这场考验!如此才能上对得起天意和父皇,下无愧于黎民百姓!”
“殿下,黄河泛滥是历代无数贤德君主费尽一生都没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没有人会因为您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责怪您。”
内臣们看公主手持奏章站在堪舆图前眉头紧锁无限忧心,忍不住宽慰她。
李令月闻言,摇头道:“即便天下人如你所言不因此事怪罪我,我也无法原谅我自己。治理黄河是父皇的夙愿,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希望,我怎么可以在这种时刻退缩回避!”
“殿下,您还是——”
内臣们感受到她的决绝,欲言又止。
李令月让他们退下,站在占满整面墙壁的堪舆图前,冥思苦想。
[你为什么不向我求助?!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只需要你付出一定的代价!]
系统再次跳出来,对李令月喋喋不休地游说。
[如果不能快速解决问题,黄河沿河的百姓将会死伤惨重、尸山遍野!而且,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四月很快就会到来!即便你能凭自己的聪明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这个时代的低效,你的解决方案也很难在四月份结束以前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和我做交易是你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我索要的代价相较于我给你的好处是那么的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