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利跪在地上,语无伦次。
刘故看了李广利一眼,捡起地上的酒杯,倒上满满一杯酒,递给对他言听计从的詹师庐:“这个酒杯是冒顿大单于击败月氏部落后用月氏王的头骨做成的,它象征着匈奴帝国的辉煌和武勋。”
詹师庐双手接过头骨酒杯,神色迟疑中带着痴迷:“冒顿大单于……我的伟大先祖……”
“你将会成为比冒顿大单于更伟大的存在。”
刘故鼓励詹师庐:“喝下这杯酒,喝下酒杯中蕴含的来自冒顿大单于的勇猛与强大!”
“好!”
詹师庐举起头骨酒杯,将美酒一饮而尽,看着王帐外的天空,稚气未脱的脸上浮现明显的醉意:“我要杀死所有和我作对的人!把他们的头骨全部做成酒杯!成为比冒顿大单于更伟大的匈奴大单于!”
“而我永远效忠你!”
面对醉意的詹师庐,刘故露出毒蛇般的笑容,看得李广利目瞪口呆,冷汗直冒。
直到此刻他才意识到他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投降匈奴可能不会有好结果,但投靠刘故绝不会有好下场!
这家伙比狼更凶残,比蛇更可怕!
第183章 暗涛汹涌
让各郡县太守多多养鸭以防蝗灾的公函很快发放到地方, 封地有发生蝗灾记录的诸侯王也同样收到了李令月的提醒。
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听从女人的命令, 即便她是大汉立国以来甚至是有史书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女皇储。
事实上,大部分郡县太守都选择性无视了这份公函,或是自信过度,认为自己的辖区不会出现蝗灾,或是觉得养鸭治疗蝗是无稽之谈,不足为信。
好在并不是所有的郡县太守都无视皇太女的命令,虽然他们重视公函的原因五花八门:或是出于对皇权的尊重,或是胸怀对百姓的责任,也有人纯粹是想借机讨好皇太女殿下和她的冠军侯丈夫。
诸侯王们这边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几乎所有的诸侯王都看完信件就扔在一边, 准备置之不理。
但是很快, 部分野心家生出了龌龊念头。
“若信函中提到的秋季蝗灾如期发生……届时,我们只要稍加煽动就能让那群愚民质疑陛下, 认为他不行仁政,获罪于天,被上天降蝗灾惩罚!”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点!这事若能利用得当便是上天助我们成就大事!”
“但陛下身边还有卫霍,即便百姓相信陛下已获罪于天, 只要军队仍然忠于陛下,我们提前准备再多的战车武器也无济于事。”
“这个问题……难办但也不难办……卫青已年近半百,身体时好时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至于霍去病……我不相信陛下在经历过被我们联名上奏‘请’他立刘姣为皇太女这件事情以后对他们夫妻依旧存在绝对信任!只要陛下对他们夫妻生出猜忌之心,大事就成了一半!”
“说得有道理!蝗灾让百姓怀疑陛下,而我们让陛下怀疑霍去病……如此一来,我们起事的时候, 陛下既没有民心又没有将军,拿什么和我们斗!”
谈到这里, 诸侯王们忍不住开始期待蝗灾,越早出现越好!越严重越好!
……
被勒令在封地思过的燕王刘旦也收到了李令月的提醒可能发生蝗灾的信函。
和大部分诸侯王一样,刘旦看完信函就把信函扔在一边,不屑一顾。
“秋天怎么可能发生蝗灾!愚民无知,恭维她是大禹转世,她还真以为她是上古圣贤君主再世能够未卜先知?呵!”
“殿下,燕地历史上确实曾经发生过蝗灾——”
负责燕国境内农业相关工作的几个官员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历史上发生不代表今年也会发生!蝗虫是天灾!天灾是天意!天意怎么能预测!荒唐!”
刘旦口气非常强硬。
燕国官员无奈,捡起被扔地上的信函,哀求道:“殿下可以不屑长公主殿下的信函内容,但她如今贵为皇储,地位本就在殿下之上,何况殿下早已被陛下厌弃……臣等恳请殿下将信函收好,以免闲言碎语传到陛下耳中。”
“难不成父皇还会因为我把四皇姐的信扔地上就削减我的封地?”
刘旦感觉可笑。
燕国官员见无法说服刘旦,只好将信件收入袖中,预备等刘旦消气后再次劝诫。
等待刘旦消气期间,负责农业相关工作的官员注意到长公主殿下的信件中建议用养鸭吃虫卵的办法预防蝗灾,一番讨论后无不觉得这个办法即便无效也不会造成浪费,毕竟鸭子肉质鲜美,鸭蛋也可作为鸡蛋食用。
“姑且试一试吧!万一有用呢?”
……
……
各地诸侯王和郡县太守因为李令月的预防蝗虫公函而各自思量的同时,长安城内,科举即将开始。
学子们收敛呼朋引伴高谈阔论的雅兴,或是躲在屋里彻夜读书,或是捧着书卷站在太学外等候大儒名士,也有学子听说太学对面的女子学堂内有见识不凡的女师长,怀着不耻下问的傲慢心态与女子学堂的女学生们攀谈,却在聊聊数语过后被折服,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