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全书 > 都市言情 > 似锦华歌 > 第391章
  杂菜,就是现成有什么除肉以外的菜,往里放上一些,与肉一起搁大锅子里烩,再加上当地特有的一种酱料。
  说不上好吃。
  也说不上不好吃。
  蛮特别的口味。
  不知不觉,两人就光盘了。
  “咦,你没咳了?”
  “热乎。”
  “你这毛病……真稀奇。”
  屋子里真热乎。
  都不想出去了。
  睡觉的土炕底下被挖空,里面烧些柴火,整个屋子都带着热乎起来——当然咯,这要收费。
  走了那么好些天,进来时只见到梁州的一角,对于外面再感兴趣,却抵不住热炕头的实在。
  为了方便,更为了安全,他俩还是只要了一间屋子。
  李砚悄悄红了耳根子。
  她只求,李砚别再莫名其妙消失不见。
  从梁州到淮安,已经有很远一段距离,她要一个人回去,风险系数还是很高很高的,如果真是那样,她准备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叫花子。
  应该安全……吧?
  吃饱喝足,也睡好了。
  翌日。
  起了个早。
  伸了个懒腰,喊上李砚上街去。
  梁州城已经热闹起来了,因为他们有早市,城门口一带,附近的庄子或村上的农民,他们会带一些自己的农副产品来赶集,卖点东西,再买点东西,那些赶路的商旅,一向也是得起个大早。
  除了早市,这里还有午市,就是在午后,热闹的地方在西边,多是正儿八经的商行。
  没有宵禁,倒也没有晚市。
  梁州天寒的时候,较多,冷的地方那就是昼短夜长,夜里温度低,还上哪儿溜达呢?
  各回各家。
  各找各妈。
  低头。
  看看脚下的路。
  只是普通的黄土地,被踩的踏踏实实,走起来带着泥沙,若是有马儿跑过,那半条街可能都染了颜色。
  纵使如此,路是真的好走。
  走哪儿都方便。
  像是一个个“口”字,一个套了一个,那就成了“回”字。
  再拓展开。
  变成了“井”字。
  李砚跟她说道:“从梁州到敦煌,步行,只需七日,乘车三日不到,即可达到。”
  “那么快?”
  “从梁州去大岭,关山,也要不了几日。”
  “交通那么便利?”
  “梁州附近的路,早在二十多年前,梁州县令亲自带头修缮。”
  “哟?现在可还是那位县令?”
  “正是。”
  “怎么……没升迁啊?”
  “梁州县令是郭家的人。”
  “富阳郭家?”
  “你也知道?”
  “听说过,只是听说。”
  四大家族的事儿,就别翻出来说了。
  谁知道李砚实际上是哪一头的。
  有些话,不能说。
  “梁州一带的任命,朝廷的指令并不好使,好在,这位洋县令,倒是一位有真本事的。”
  “县令姓什么?”
  “洋。”
  李砚在手掌里给她写了个字。
  她硬是愣了半天:“还有这个姓的?”
  “你可知钏先生的钏字,如何书写?”
  李砚又写给她看。
  “在下……孤陋寡闻。”
  “那你那么多诗句,哪里学来的?”
  “主要是诗词作者们鲜少见过那些姓氏。”
  朝廷掌控起梁州来,难度系数不小,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管不着谁是县令,只要他们能安稳过些日子就成。
  在压梁州的大路时,碰见个米铺子在搞活动——大折。
  掌柜的今年屯了一批新米。
  新米到了,去年陈米还没有清仓,此时正在贱卖。
  看了看价钱。
  的确便宜。
  可她要买了,等着运送回去,那不知得花多少倍的路费。
  不自觉想起了镖局。
  唉。
  任重而道远。
  逛了逛午市,就准备往回走了。
  一拐弯,碰见几个小伙子,一溜儿,蹲在街边巷子。
  第303章 耐力
  几人挤在夹巷中,像是怕耽误别人过路,稍微有人走近了,他们自动让出路来。
  脸上灰扑扑的。
  身上脏兮兮的。
  此时几人都是同一个表情——馋。
  一双眼直勾勾盯着对对面的飞烙摊子。
  有人不断做着吞咽动作,有人脚下有几滴深色的印记。
  那几人黑黢黢的花脸,她不自觉想起了董杏林。
  其中有个瘦瘦小小的男孩,让她联想起了孙小猴。
  于是乎。
  掏了钱,买上一大包飞烙,朝着几人走去。
  “饿了吗?”
  几人盯着她,却没人上前。
  “要不要,来一张飞烙?”
  她将手中的饼子往前送。
  当即,那个瘦瘦小小的孩子,起身去拿饼子。
  一旁一个小伙子,却是啪一下,打了那孩子的手,孩子嘟着嘴,看了看饼子,又看了看小伙子,满眼怨恨的蹲了回去。
  李砚走到她身边,他跟他们说了一句。
  用她听不懂的语言。
  随后,李砚接过饼子,放在了他们面前的地上,几人纷纷起身向她做了个什么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