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暗潮涌动(二)迷情
孔姨走了之后没多久, 肖玉卿便不约而至,那时苏蔷和吴蓬正在她房中用晚膳,对眼前的不速之客都甚为惊讶。
即便在大理寺终审时她都未曾露面,此时却突然出现在了门口, 自然让她们有些疑惑。
她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丫鬟,一个空着双手,一个捧着一个不大的锦盒, 亦如她们的主子一般面容严肃。
瞟了一眼放满盘子的桌子, 肖玉卿一言不发地一抬手,也不管她们还在用膳, 只见那空着双手的小丫鬟便上前麻利地收拾了盘子放在一旁的地上,而另外一个便将锦盒放在了腾出来的桌子上。
待那两个小丫鬟都退了出去关了门, 也不等她们发问, 肖玉卿便伸手打开了锦盒。
烛光之下, 锦盒里被铺得满满的珍珠散发着温润而不刺眼的光泽, 让见者无不惊叹。
虽对珠宝并无钻研, 但苏蔷也知道这些只怕是无价之宝, 愣了半天才与吴蓬对视一眼, 对不仅很淡定而且近乎冷漠的肖玉卿道:“肖姑姑这是什么意思?”
她不答, 只冷静道:“我听说, 逸王也给你们送来了打赏。”
孔姨走之前的确提到逸王差人送来了赏银, 因着她们还在休息所以便代收了,等逸王走了之后就会给她们送过来,但赏银毕竟只是赏银。
有些讶异地, 苏蔷问道:“这是他派人给你送过去的?”
见肖玉卿阴沉着神色点了点头,苏蔷终于明白了她此行的目的。
借着赏赐的由头,逸王送给了她这么多价值连城的珍珠,其实在暗表心意。
想到逸王便在前院,苏蔷试探着问道:“你打算怎么做,是要还给他吗?”
“本来是有这个打算,但现在,”肖玉卿沉默了片刻,抬眼看向她,“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肖侯府向来与逸王亲厚,而她几乎是在违逆着所有族人的意愿与来与逸王保持距离,但纵然再不情愿,她还是无法理所当然地去得罪他,毕竟天子与臣民之间几乎没有情义,而永固的唯有利益。倘若她在冲动之下将这些价值连城的赏赐退回逸王府,就算向他表明了自己心意未变,但终究还是会对他的皇子之威有所冒犯,也许于未来的肖家而言便是致命一击。但她更不愿因此而留下这些珠宝,如此只会玷污她一直以来的坚持,更会让他误以为可以得寸进尺。
苏蔷明白她的顾虑,思量了许久。
既要将东西退还回去,又要保住逸王的颜面,只怕目前只有一个办法了。
“倘若我们都不将这些赏赐留下,逸王便不能责怪你一人,但如果捐给明镜局入库,她们收受如此巨额后必定会生出风言风语,到时你仍脱不了干系。”她想了想,道:“我记得几个月前岭南有叛军作乱,弄得民不聊生,倒不如以逸王之名将这些财物捐献过去,以求百姓少受颠沛流离之苦,你们觉得呢?”
吴蓬眼睛一亮,点头赞同道:“好主意。”
虽面色不动,但眸中的不安显然退去了大半,肖玉卿松了松口气,点了点头。
趁着逸王还未离开,三人到了前院去答谢赏赐。
正堂之中,洛长策位于主座正与云宣说些什么,谈笑风生时偶尔朗声大笑,眸底的笑意却淡漠而薄寡,但余光扫到肖玉卿的身影时却蓦地多了几分欢喜与惊讶。
待苏蔷说明来意,他这才将目光从肖玉卿的身上掠到她们身后跟着的丫鬟手中所捧着的锦盒,霎时间明白了她的婉拒之意,面上笑意渐冷,毫不掩饰眸中的微愠,看了一眼身边的随身侍卫元歆。
元歆会意,冷冷地对苏蔷道:“你们要以逸王的名义向岭南捐献财物,可是在责怪逸王殿下没有将天下百姓之苦放在眼里?”
一时语噎之后,苏蔷连忙解释道:“殿下误会了,只是我们长居深宫……”
元歆冷然打断她的话道:“你们如何用是你们自己的事,殿下赏赐,岂是能轻易易主的?”
洛长策适时开口,语气虽温和,却带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决意:“好了,三位姑娘有此心意也实属难得,只是这岭南的人祸自有朝廷收拾,你们大可不必挂心……”
“殿下所言极是,这人祸自然比不得天灾,岭南的百姓想来不久后便可安稳度日,只是这河西这个月连日大雨,前日刚刚冲垮了永河大堤,大水决堤后害得河西百姓流离失所,”一直沉默不言的云宣突然接了洛长策的话端,惋惜道,“但无奈灾情突然,户部一时间排不出足够的赈灾银钱来,虽然明日一早便有第一批物资送往河西,只怕也是杯水车薪罢了……”
他的叹息之后,正堂中有刹那间的沉默,直到苏蔷反应过来,略带惊诧地对洛长策恭敬道:“殿下恕罪,奴婢不知原来河西的灾情竟如此严重,还望殿下宽恕奴婢不知轻重之过,准许我们将殿下赏赐捐献给河西百姓,以谢殿下的体恤之恩。”
洛长策神色微沉,正要开口,却听云宣先行道:“三位姑娘虽深居后宫,但毕竟也是大周子民,能有如此胸怀,想来逸王殿下定然不会反对。只是,殿下的赏赐已到,如何处置便是你们的自由,倘若以殿下之名捐献怕是不妥。依我之见,你们毕竟是明镜局的人,还是以明镜局的名义向河西捐赠更为妥帖,殿下以为如何?”
皱着眉斜眼看了看一直假装糊涂的云宣,元歆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洛长策的微一抬手拦了下来。
有些失落地看着一直垂眸的肖玉卿,洛长策的心情似是萧索了许多,声音亦失了平日里大半的英朗,无奈道:“云都统所言不错,那就照着她们的意思来吧。”
云宣微然一笑,声音依然郎朗有力:“既然殿下也应允了,那不如早些将这次银钱送到户部,好与明日的物资一同运往河西,不过如此一来便不能先将这些银钱过往明镜局的账目了。”
苏蔷心领神会,忙建议道:“我们出宫前司镜曾经交代说若有急事可循权宜之计,赈灾不可误,既然暂时不回宫,那这件事可能要先劳烦云将军代为处理,待我们回宫后再向司镜如实禀明。”
见他们一唱一和地将事态定下,洛长策虽满心不悦,却也无法反对,只能在无声轻叹之后兴致寡淡地道:“既然云都统有要事在身,那本王也不便再继续叨扰,这就告辞了。”
见他在临走前还颇有不舍地看了看肖玉卿,似是欲言又止,却终究还是一言不发地走了,苏蔷却是对他生出了几分恻隐之心,能做到不以天家之尊来胁迫心上人屈服于自己,于一向以手段强势闻名朝野的逸王来说应该就算是真心相待了吧。
吴蓬去送肖玉卿,张庆领命将逸王赏赐送至户部,堂中只剩了他们两人。
苏蔷明白方才他出手相帮是得罪了逸王,有些内疚地道谢:“谢云将军成全,只怕我们又连累了将军一次。”
脸色露出疲倦之意,云宣无奈一笑,略有忧心道:“平日里我得罪逸王的机会已然不少,再多一次也无妨。只是,逸王与肖小姐之间的恩怨,只怕不是你我能解决的。而且你身在宫城,又无武艺防身,这些显然会激怒逸王的事情最好不要轻易出手。”
“这次的确是我唐突了,没想到逸王竟会如此坚持,虽然初衷是想帮肖姑姑摆脱困境,却不仅险些无功而返,还拖累了将军,”她有些懊恼,平静反省道,“我以为不过是件小事,虽然会让逸王不悦,但毕竟也不是什么大事,现在看来的确是我轻敌了,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必定会再三思量以求万全之策……”
她说得很认真,但话尚未说完,云宣却似笑非笑地看着她,透着让人捉摸不透的深意,让她不得不停了下来,有些疑惑问道:“我说的不对吗?”
“错而改之,自然没什么不对,只是你当真将我方才的话听进去了吗?”云宣轻轻摇摇头,神色微肃,提醒她道,“这件事的根源不是你思虑不全,而是应该尽量回避。”
“将军也认为逸王会伤害与肖姑姑走得太近的人,比如之前的海姑娘?”似是对他的这番话有些失望,她微微蹙眉,道,“莫说那只是传言,就算是真的,肖姑姑是明镜局的人,若身处困境,我如何能袖手旁观?”
“谣言向来不可轻信,更何况逸王虽然雷厉风行,但还不至于因一己之私伤害无辜女子,”云宣耐心解释道,“肖小姐既想保住肖家与逸王的关系,又一心想从两人的纠葛中抽身而退,如此两全的事只怕难于登天。而且这感情的事,外人看起来就像雾中看花,是无论如何清醒也是瞧不清楚的,若是强行插手,恐怕求得的只是一场幻象,说不清又道不明,最后伤人又害己。”
一直以为肖玉卿既然不愿,那便无人能强迫她,一经云宣点拨,苏蔷却是有些明白了。于肖玉卿而言,她与逸王的这种关系应是双面刃,虽然能守住肖家在朝堂上的无上地位,可又会牵绊她的终生幸福,一面是家族,一面是自我,都是她不愿割舍的。其实,就算她明言拒绝了逸王的心意,甚至向他表明自己的意中人乃是睿王,也许肖侯府的地位也不会被动摇分毫,她也不一定就能嫁给如意郎君一生安乐,只是因为一些不可说的理由,她不愿也不能如此。
对不明原因的事擅自干预,自然是不太妥当,更何况她与肖玉卿的关系还不至于使她能完全托付信任。
苏蔷微微一笑,甚是感激:“我明白了,多谢将军提点。”
见她已然领悟,云宣也不再多言,迟疑了片刻,正要开口说些什么,门外却传来了施伯的声音。
“公子,有位自称是苏姑娘同乡的年轻人前来拜访,说是姓欧阳,已经在院子里候着了,可是要请他进来?”
第68章 暗潮涌动(三)争执
孔姨进来送茶水的时候, 见三人正围坐在大堂偏厅的圆桌前,气氛却冷清得有些诡异。
据那年轻人说他住在北城,离这云水巷至少应该也要有半个时辰的路程,他又是步行过来的, 应该是专程来探望这苏姑娘的,自然是有许多话要与她说,不过自家公子倒是不客气, 竟没有寒暄几句后离开的打算。
云宣坐在欧阳慕的对面, 低眉玩弄着茶盏上的盖子,没有一点尴尬的意思。
欧阳慕却有些不知所措, 脸上带着几分生涩而勉强的笑意,一时间不知如何开口。
最后还是苏蔷将目光转向他, 打破沉默地微笑问道:“没想到欧阳大哥这么晚还过来, 不知你的伤势如何了?”
“只是轻伤而已, 已经不碍事了。我本来想早些过来, 但考虑到你一夜未眠, 白日里自然是要休息, 所以便晚了些。”忙将放在面前的精致小食盒递了过去, 欧阳慕眼里生笑, 温柔道, “我记得你小时候最爱吃衙门口张大娘家的凤梨酥, 这是我在北城买来的,与张大娘做的口味最为相似,所以特地带来给你尝尝。”
她一怔之后, 有些惊讶地接了过来,沉甸甸地,虽然隔着盒子,却似乎依然能闻到凤梨酥那香甜的味道。
很陌生,很遥远。
那时候她曾以为唯有张大娘家的凤梨酥才是这世上最诱人的美味,每日必不可缺,若是阿爹没买给她便觉得那一天都虚度了,没有拿过去与欧阳慕分享更是最不能接受的,但时过境迁,再固执的坚持,也不过成了可笑的回忆。
有些感慨地打开了食盒,看着里面端放着的凤梨酥,她默然良久后才合上了盖子,抬头望向欧阳慕,眸光里有欣喜有苦涩,但声音却是平淡而温和:“多谢欧阳大哥还记得,自从离开许城后,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凤梨酥了。”
欧阳慕欲言又止,似是有话要说,但终究还是顾及有旁人在场而收了回去,只含笑道:“小时候的事我自然都记得。”
已然沉默了许久的云宣适时地淡然开口问道:“看来欧阳公子也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可是中了去年的科举后被调入到大理寺的?”
欧阳慕谦逊道:“正是,正如云都统所言,在下是在年后不久才进京的,如今也不过是大理寺的一个执笔少丞而已。”
他沉吟片刻,若有深意地道:“大理寺选拔人才向来严苛,一般不用任用刚刚入仕的年轻人,看来欧阳公子定然有过人的才能,所以才会被破格选入大理寺。”
他虽并无质疑的意思,但目光却明显在等着他的辩解。
面上红了一红,欧阳慕显然有些尴尬,局促地看了一眼苏蔷,还是迟疑地解释道:“不瞒云都统,在下并无过人之处,只不过是因为家父在许城破案如神,向来有青天之名,所以颇受刘大人赏识。而刘大人误以为在下也有家父贤能,这才将在下招录进了大理寺。”
纵然他的语气诚恳,亦不骄不躁,但却有些发虚,似是没有底气一般,甚至在有意避开她的目光。
苏蔷心底一颤,神色蓦地一沉,听到他说出“破案如神,向来有青天之名”时险些拍案而起,但终究还是忍住了。
虽然第一次相遇时他们都刻意避开谈论他的父亲,但毕竟是躲也躲不掉的。她坚信阿爹的无辜,但他又何尝会怀疑自己的父亲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就算与他理论也不过是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没有证据的争辩不过是强词夺理罢了。
这么多年来,似乎也只有欧阳慕才是自己与过去的联系了。虽然他父亲罪恶滔天,但他毕竟是无辜的,曾经少年时的美好虽已经烟消云散,但毕竟真实地存在过。
气氛一时间又重新凝重起来,即便对他们之间的往事一无所知,但云宣还是觉察到了什么,略一沉吟后,有些刻意地笑道:“欧阳公子也算是阿蔷在京城中遇到的第一位故人,倒是有缘,只可惜我们两日后就要回宫了,否则你倒是可以经常来家里与她聚聚。不过虽然阿蔷她出宫不易,但若是欧阳公子有事要与她联系,倒是可以直接来云水巷找我代为传达。”
心事重重的苏蔷突然听他提及自己,却是换了一种称呼,不由得一怔,但他倒是唤的顺口,连她也一时间有些恍惚,好像一直以来她都是他口中的阿蔷,而非苏姑娘。
欧阳慕终究还是经事太,笑意很淡,有些意外地看了苏蔷一眼,将对他的感激很勉强地挂在了脸上:“如此便要多谢云都统了。”
彼此又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各自都不说话,唯有云宣随意地饮着茶。
门外传来一阵喧闹,施伯的声音很快又在门口响起:“公子,睿王殿下来了。”
几不可察地微微蹙了蹙了眉,似乎并不意外,云宣淡然应了一声,让施伯先带睿王去了书房后,看着欧阳慕不说话。
欧阳慕忙站起身道:“既然云都统有要事在身,便不必……”
云宣也淡定地站了起来,甚是随意地截了他的话端客气道:“时候也不早了,听说欧阳公子住在北城,还是早些回去吧,毕竟是公职人员,被发现闯了宵禁就不好了。”
原本还打算与苏蔷单独说说话的欧阳慕只好尴尬地点了点头,默然瞬间后有些不舍地对她道:“既然你过两日才回宫,那明日我陪你去京城里走走吧,顺便去我家里瞧瞧……”
还不待苏蔷开口,云宣便平静道:“只怕要让欧阳公子失望了,后天是我义父生辰,阿蔷明日要陪我去挑选给义父的生辰礼,所以没时间与欧阳公子闲逛。”
“原来如此……”有些失望地,欧阳慕迟疑地问道,“那,不知小蔷回宫之前可有时间?”
他倒是识趣,这句话却是直接问的云宣。
云宣不答,将目光投向苏蔷,无声询问她的意思。
想了想,苏蔷微笑道:“回宫之前我去大理寺找你,正好明镜局应该还有些文件要大理寺签署确认。”
眸中的欢喜溢然而出,欧阳慕道:“如此甚好,那我就在大理寺等你。”
待孔姨将他带了出去后,云宣才将目光收了回来,侧头问苏蔷道:“你与这位欧阳公子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苏蔷迟疑刹那,道:“已经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若是有时间再说与将军听吧,现在不是睿王已经来了吗?”
云宣也不再多问,嘱咐她去休息,自己去了书房见洛长念。
正站在窗前遥望大门口的洛长念听到身后的动静,转过了身来,神色并不好。
已经猜到他的来意,云宣将门关上后,直截了当地道:“殿下这么晚过来,可是对我今天的折子有什么不满?”
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洛长念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声音平缓:“刘洪品胆大包天,竟敢陷害驸马,我已经安排好了人去谏请父皇诛其九族以儆效尤,但你为何要瞒着我去为刘尚求情?”
云宣早有准备,解释道:“我并未打算瞒着殿下,只是认为刘洪品固然该死,但也不至于要诛杀他九族,毕竟刘尚任职大理寺期间也能将大部分案子审理得当,而且还以身作则地改善了大理寺的许多不良作风,也着实有可取之处……”
纵然眸中已经有了不虞之色,但洛长念却还算得镇定,语气不似是苛责,而更像是在与他探讨:“刘家在朝中虽比不上四大世家,但毕竟刘尚为官几十年也有些根基,这些年为二皇兄做了不少事,此次是除去他们的大好时机,若不斩草除根只怕他早晚会卷土重来,就算他不情愿,二皇兄也会推波助澜,到时候就会无端又多了一重麻烦,你在沙场运筹帷幄多年,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经此一案,莫说刘家,连沈公都会对逸王失望而趋于中立,我们又何必再赶尽杀绝?”云宣态度坚决,一字一句道,“在战场上我杀的是意欲侵犯我大周的敌军,而非本该一脉相承的大周子民。”
双目相对,纵然近在咫尺,却似是隔着天南地北的距离。